1夸楣、作文:修辭立其誠——《文章自在》
2、詩歌:《采薇歌》——商 伯夷 叔齊
一子漩、學習篇
學習的方法豫喧,從知道即知曉這個道理,再到理解即自己去解釋這個道理幢泼,再到悟即在生活中去用這個道理再去思考這個道理紧显,知道不用思考即在踐行這個道理,那么這個道理已經(jīng)成為了你思想的一部分缕棵。
《文章自在》張大春節(jié)選
原文:這讓我想起來一則九百年前改文章的老故事孵班。南宋宰輔晏敦復是大詞人晏殊的曾孫,晏幾道的侄孫招驴,可見傳家文氣篙程,累世風流,有一次晏敦復為某一同朝仕宦作墓志銘别厘,作完了拿給另一位詞家朱敦儒過目虱饿,朱敦儒閱后道:“甚妙,但似欠四字,然不敢以告氮发】嗜猓”晏敦復苦苦相求,朱敦儒才指著文章里的一句:“有文集十卷”說:“此處欠折柠”瞿龋”晏敦復又問:“欠什么呢?”朱敦儒道:“欠'不行于世'四字扇售∏八”晏敦復明白了,他沒有完全依照老朋友的指示修改承冰,仍遵其意添了“藏于家”三個字华弓。
朱敦儒改晏敦復的文章,是“修辭立其誠”的用意困乒。即使死者為大寂屏,也不應當予以過當?shù)姆Q許。
重點:無論是寫文章還是說話都應誠心誠意娜搂,忌胡說八道迁霎。這是寫文章的原則之一。
(要求:需記得晏敦復和朱敦儒的名字)
二百宇、詩歌
《采薇歌》商 伯夷 叔齊
(要求:背誦詩歌)
詩歌概要:殷商末年考廉,孤竹國的兩位公子伯夷與叔齊因互讓君位,最后離開故鄉(xiāng)并投靠西周文王姬昌携御。后因文王去世昌粤,武王姬發(fā)攻打無道的商紂王。伯夷和叔齊認為父親剛去世啄刹,不去守孝卻做臣打君的事情是“不仁不忠”的行為涮坐,決定不吃周朝的糧食,最后餓死在首陽山上誓军。后人舉此例來贊頌忠君愛國的人袱讹。忠君愛國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