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午間毫無睡意咐低,無意間點開了一位師弟的公眾號揽思,翻著“歷史消息”一篇篇看下去,不小心看到了自己渊鞋。
師弟在文中談天談地绰更,談朋友瞧挤,究其根本锡宋,其實在談自己。喜歡文字的人大抵是喜歡聊天的特恬,胸腔里仿佛有一瓶香檳酒执俩,總在源源不斷地冒泡。這些泡泡總會不小心公諸于世癌刽,在學(xué)生時代那可能叫“才氣”役首,在社會上可能就是“傻氣”了。為了不讓自己顯得很傻显拜,大概熱衷于寫作的人衡奥,又總是孤獨的。因為一個人偷偷犯傻總比讓別人看著自己傻要好的多远荠。
就我自己而言矮固,甚覺從畢業(yè)到現(xiàn)在,真的沉默了很多譬淳,無論在生活中還是網(wǎng)絡(luò)里档址。而且,這種“沉默”還是我自己主動的邻梆。每天守伸,當(dāng)完成繁瑣的工作,回到家里浦妄,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躺倒在床上尼摹,讓腰和脖子好好休息,或者拿起手機剂娄,點開娛樂節(jié)目看個夠蠢涝。但是,保留著學(xué)生時代的習(xí)氣宜咒,我還不至于墮落到如此地步惠赫。書還是一本一本的買,一本一本的看故黑。但是儿咱,那個樂于寫作的我似乎漸漸遠(yuǎn)了庭砍。
今天,看到師弟的文字混埠,又讓我想起了曾經(jīng)的我怠缸。人群中,人們的喜怒哀樂總有相同之處钳宪,同樣作為一個北上至京求學(xué)的人揭北,我們的快樂或痛苦有相通之處,字里行間吏颖,有些微妙而綿長的共鳴搔体。但是,如果不是看到這些文字半醉,我大概永遠(yuǎn)也不會知道疚俱。
所以,我又想到別人問過我的一個問題:上研究生有用嗎缩多?我知道他們問題所指是說對找工作而言呆奕,所以一般來說,我只會回答“每個人情況不同衬吆,有沒有用讀了才知道”梁钾。但是,如果讓我嚴(yán)肅地回答這個問題逊抡,那一定是:有用姆泻。因為我遇到了一些與自己有同樣喜好的人,無論在人生追求上秦忿,甚或生活方式上麦射,他們都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不曾看見過的自己灯谣。
這段經(jīng)歷是一束溫暖的光潜秋,沉穩(wěn)地穿過明確的現(xiàn)在和不可知的未來。舉一個不恰當(dāng)?shù)睦犹バ恚谛≌f《卡羅爾》里峻呛,惶惑的年輕女孩特芮絲在與卡羅爾經(jīng)歷過公路旅行后,回到紐約辜窑,變得前所未有的勇敢和堅定钩述。讀完研后,我的心態(tài)大抵類似如此穆碎。
說回文字本身牙勘。曾經(jīng),我以矯情為恥,以“為賦新詞強說愁”為無恥之恥方面,但是很不幸放钦,年輕的底色大概就是這樣的。若非經(jīng)歷大苦痛大坎坷恭金,一個人絕不可能在年少時就飽經(jīng)滄桑操禀,幸運或不幸,我是一個平平無奇的普通人横腿,所以文字中流露出來的稚氣自然亦無可避免颓屑。
記得在上研究生的時候,有一天上課耿焊,一位教授把他十六歲小女兒的博客給我們看揪惦,言語中很是驕傲。我們看了搀别,不覺得有意思丹擎。教授看了我們的反應(yīng),笑著說“都是小女孩的心思”歇父。我雖不覺得寫的有多好,但卻在那文字中看到了自己再愈。十六歲的我榜苫,寫出來的文字不就是這樣嗎?一場雨會引發(fā)愁絲翎冲,在濃墨的夜里會失眠垂睬,看到滿天的星星會喜不自勝。筆名也起的很“中二”抗悍,現(xiàn)在都不好意思打出來驹饺。
但那就是我,對此我不接受批評缴渊。但我會自我批判赏壹。幾年前,我把QQ空間里的文章全刪了衔沼,盡管自己沒有底稿蝌借。只保留了一篇摘錄的白先勇的文章《樹猶如此》以明心志,“一切文學(xué)指蚁,余愛以血書者”菩佑,現(xiàn)在,血性和真實才是我追求的凝化,哪怕它是丑陋和不堪入目的稍坯。
從前有人說,“閱讀就是一場又一場的告別”搓劫,深以為然瞧哟。寫作亦然袜蚕。所以,我喜歡木心绢涡,喜歡毛姆牲剃,喜歡王小波,喜歡阿乙雄可。因為在他們的文字中凿傅,是元氣淋漓,是暢快自然数苫,每個字都像是自己的一小塊魂器聪舒,映射著過去,現(xiàn)在虐急,甚至未來的自己箱残。這難道不是寫作者的最大快樂嗎?
無戒365寫作訓(xùn)練營日更 Day 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