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推而廣之,我思故世界在养晋,也就是說我的世界是我所思及的世界衬吆。
洛克和休姆則說,我感受故世界在绳泉,離開我的感受就沒有世界逊抡。而且還得是人類感官最直接的感受,若進一步加工就是頭腦進行了強行的剪貼拼湊零酪,就變成了虛構而非真實的內容冒嫡。
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爭論一直在進行著。
康德的學說很好的彌合了這對矛盾四苇。
我們不妨從他墓碑上的銘文說起孝凌,因為這段話幾乎可以涵蓋康德基本的思想:
“有兩件事物我愈是思考愈覺神奇,心中也愈充滿敬畏月腋,那就是我頭頂上的星空與我內心的道德準則蟀架。它們向我印證:上帝在我頭頂,亦在我心中榆骚∑模”
這句話中有兩個關鍵詞:星空,道德準則妓肢。
這里的“星空”是一種借代捌省,代指萬事萬物。它之所以神奇碉钠,是因為我們無法真正把握和理解它們(這一點休姆說得很明白)纲缓,這就是康德的“物自身”:事物本身和我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樣的。我們永遠無法確知事物本來的面貌放钦。我們所知道的只是我們眼中看到的事物色徘。
康德認為,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是由人自身的特質決定操禀,通過時間褂策、空間和因果律等規(guī)范和認定事物。這只是人類的經驗颓屑,我們不能進入事物本身來體驗事物斤寂,所以必然著上人類自身理解能力的顏色。雖然我們大家都用這種認知方式來認知來交流揪惦,彼此都懂遍搞,以至形成人類的共識,但不代表事物本身就是我們認為的這樣器腋。
再說人心中的“道德準則”溪猿。這確實也是很奇怪的钩杰,為什么人心里必然有這樣內容的道德準則(也就是善)呢?為什么不是相反的內容(惡)呢诊县?雖然中國的孔孟等都論說過人內在的善是內蘊的讲弄,但問題是為什么這樣,無解依痊。
如果人都能認真遵守這兩條規(guī)則避除,對世間萬物充滿敬畏,嚴格執(zhí)行內心的道德律胸嘁,那就是一位有主體性的自由人瓶摆。自由不是在欲望的控制下為所欲為,那是被動的性宏,是物的特點群井,只有緣著人內在的“道德準則”行動,才能成就主體衔沼,自由只能是人這一主體的自由蝌借。
“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指蚁。若為自由故菩佑,二者皆可拋∧”裴多菲的這首詩若從哲學的角度來解釋稍坯,那就是揭示了自由才是人的本質,生命搓劫、愛情等雖然可貴瞧哟,但不是人本身的特質。
人的認知受自己內在認知方式決定枪向,人的行為(道德)雖然受欲望的牽制勤揩,但本質上受內在的道德規(guī)范決定,這樣人不但規(guī)定了世界秘蛔,也規(guī)定了自己陨亡,人心為世界立法。
康德的生活極為規(guī)律深员,據說當地的人們都按照康德教授出來散步的時間校對鐘表负蠕。這貌似死板的習慣背后,恰恰是人的自由倦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