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玩攝影,就沒有不繞彎路迟郎,不多花冤枉錢的漠酿,對于新生而言,由于經(jīng)驗不多谎亩,加上預算有限炒嘲,在眾多的建議下,難免會犯一些錯誤匈庭。為了糾正大家對器材的一些誤解夫凸,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了十個誤解,相信你或多或少犯過阱持。希望大家借此機會能夠正確的認識攝影器材夭拌,并做出合適的取舍!
錯誤1:像素越高畫質(zhì)越好
? ? ? ? 很多入門用戶對器材并不了解衷咽,還有不少人以為像素越高鸽扁,畫質(zhì)越好。選機身的時候镶骗,首先關注的就是像素桶现,這類用戶第一句問的就是這個相機多少像素?其實不難理解鼎姊,因為剛買相機的用戶只知道像素這個概念骡和。實話實說,入門階段相寇,普通玩家慰于,市面上所有單反的像素對你都是夠用的。高像素并不等于高畫質(zhì)唤衫,更不等于高性能婆赠,相反會拖垮響應和處理速度。當然對有特殊需求的用戶佳励,比如商業(yè)攝影休里,高像素還是占有優(yōu)勢,不過這類用戶不會問這樣的問題植兰。
錯誤2:看到大光圈就是好鏡頭
? ? ? ? 只看像素是入門用戶份帐,但面對大光圈的誘惑,就算是玩攝影有一段時間的人也會犯楣导,他們對于鏡頭的參數(shù)也是一頭霧水废境,他們只會看光圈,認準了光圈大就是神器。這個觀點其實是很大的錯誤噩凹,老狼只舉一個例子巴元,同樣50mm焦距、F1.4最大光圈驮宴,佳能EF 50mm/F1.4 USM逮刨、適馬ART 50mm/F1.4 DG HSM、適馬50mm/F1.4 EX DG HSM堵泽、蔡司Milvus 50mm/F1.4在畫質(zhì)輸出上就不在一個層次修己。因為它們的結構完全不同,像適馬Art系列采用了8組13片鏡片迎罗,包含3片SLD和1片非球面鏡片睬愤,傳統(tǒng)系列只是6組8片結構,包含1片非球面鏡片纹安。建議大家好好研究一下MTF圖尤辱,它雖然不能代表鏡頭素質(zhì)的全部,但能夠很直觀的表述鏡頭素質(zhì)厢岂。
錯誤3:追求焦段全能
? ? ? ? 但凡追求焦段全能的光督,幾乎都玩過卡片DC,在那個年代塔粒,鏡頭光學變焦大的確方便结借,我們常用一個詞“遠近皆宜,盡收眼底”來形容窗怒∮掣可是到了單反時代,就不是這么回事了扬虚,雖然能夠買到像18-200mm這樣焦距跨度很大的變焦鏡頭,但即便是原廠貨球恤,也很難避免廣角端畸變大辜昵,長焦端畫質(zhì)軟,邊緣銳度下降的問題咽斧。只能說“拍到”堪置,但根本沒辦法做到“拍好”。攝影玩到最后张惹,你會發(fā)現(xiàn)手頭除了廣角是變焦外舀锨,剩下的都是一堆定焦鏡頭。有人做過統(tǒng)計宛逗,最常用的焦段其實是18-50mm和85-105mm坎匿。
錯誤4: 遮光罩都是裝X用的
? ? ? ? 對于遮光罩,我相信大多數(shù)人到現(xiàn)在都不會用,只知道裝上之后替蔬,相機看起來更加高大上告私,能唬人辨赐。有些原廠并沒有配遮光罩的箱歧,自己也會買個计雌。遮光罩的作用其實是阻隔從側面進入鏡頭的有害光線呜达。在順光拍攝時折晦,遮光罩其實并沒有作用改抡,但是在某些逆光情況下村怪,遮光罩卻可以明顯降低眩光的問題徽鼎,夜晚拍攝的時候剩彬,也可以減少雜光射入屯掖。然而,遮光罩也是有區(qū)別的襟衰,有些是圓筒形贴铜,有些是蓮花形,一般廣角鏡頭用的是蓮花形瀑晒,能夠“讓開”畫面四角的光線绍坝,防止出現(xiàn)暗角,不要搞錯了喲苔悦。
錯誤5:防抖鏡頭一定好過不防抖的
? ? ? ? 有些用戶非常迷信防抖技術轩褐,尤其是在廠商的夸張宣傳下,錯誤的認為只要打開防抖玖详,照片就不會模糊了把介。在這里,老狼并不是否定防抖功能的作用蟋座,目前最新的防抖技術的確可以提升4檔快門拗踢,但務請明白,防抖技術只是為了彌補手持條件下的不足向臀,在環(huán)境光線比較差的情況下巢墅,防抖功能絕對不能代替腳架,使用大光圈以及高ISO感光度效果更明顯券膀。
另外對比表明君纫,在不需要使用防抖的時候使用防抖功能,反而導致成像銳度下降芹彬。如果還不理解的話蓄髓,不妨留意觀察一下各家的大光圈定焦鏡頭(除非微距頭),很少有防抖功能的舒帮。
錯誤6:拒絕所有APS-C鏡頭
? ? ? ? 不少玩家會在APS-C和全畫幅系統(tǒng)之間猶豫不決会喝,最常見的現(xiàn)象就是手拿著APS-C機身陡叠,卻喜歡入手全幅鏡頭。依據(jù)鏡頭的保值率較高好乐、機身相對有較高的汰換率這點上來看匾竿,對于認為自己最終會投入全幅懷抱的愛好者來說,這樣的狀況似乎成為一種“理所當然”蔚万,但老狼認為這樣“不上不下”會讓你非常不爽岭妖,就拿24-70mm焦段來說,為全幅打造反璃,囊括廣角昵慌、標準到望遠焦段,倘若裝在APS-C機身的話淮蜈,會得到35-105mm的等效焦距斋攀,幾乎就沒有廣角。攝影這個東西梧田,有時候真不能考慮太遠淳蔼,就像老狼并不建議小白一步到位上頂級機身。
錯誤7:堅決不買副廠鏡頭
? ? ? ? 副廠不如原廠的說法早在膠片時代就已經(jīng)傳開裁眯,那個時候鹉梨,幾大廠才開始制造鏡頭不久(騰龍、圖麗成立于1950年穿稳,適馬1961年成立)存皂,相對于尼康和佳能來說,只能算是小弟弟逢艘,諸如鍍膜旦袋、對焦、變焦它改、做工與原廠肯定不可同日而語疤孕,所以在成像質(zhì)量和操控性能方面存在差距。然而進入數(shù)碼時代搔课,副廠有了長足進步胰柑,尤其是最近幾年推出的新款鏡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適馬的Art系列爬泥,優(yōu)化針對性強,光學素質(zhì)接近甚至超越原廠崩瓤,機械性能刮目相看袍啡,在防抖技術上也有突破。雖然諸如掉漆却桶、跑焦等壞毛病還沒完全改掉境输,但就性價比而言蔗牡,原廠比不了。換個方式去考慮嗅剖,用原廠鏡頭一半的價格辩越,得到75%的性能,你是不是平衡多了信粮。
錯誤8:攝影包隨便買個就好了
? ? ? ? 不少攝影愛好者買鏡頭舍得花錢黔攒,但買攝影包就摳門了,要么買高仿强缘,要么用經(jīng)銷商送的山寨包督惰。當你的裝備是一機一鏡的時候,也許感覺不到旅掂,一旦添置鏡頭赏胚,出門了,就會慢慢有體會商虐。首先是細節(jié)設計的不合理觉阅,導致拿出來、放回去都很費事秘车。其次是背負系統(tǒng)不科學典勇,別說半天,就是一兩個小時鲫尊,肩膀都會酸疼痴柔。有些攝影包海綿包裹不夠,禁不起磕碰疫向,有些包裹是夠了咳蔚,但體積又太大了。老狼覺得搔驼,為一萬多元的器材谈火,配合個400-500元的包不過分。
錯誤9:一定要配UV鏡
? ? ? ? 在老狼看來舌涨,UV鏡更像是一個不用取下來的鏡頭蓋糯耍,可以為前鏡組遮風擋雨,哪怕沾到指紋和油漬囊嘉,只要拆下用水沖洗就能清除干凈温技,即便一個不小心磕到碰到,UV鏡也能作為替死鬼沖在最前面扭粱。它所帶來的副作用并不為人所知舵鳞。畢竟是一塊玻璃,裝在鏡頭前面琢蛤,如果能提升畫質(zhì)那就奇怪了蜓堕。究竟會給畫質(zhì)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呢抛虏?首先是產(chǎn)生光斑、鬼影套才、眩光迂猴。此外,UV鏡裝在廣角鏡頭上背伴,由于改變了入射光的夾角沸毁,很容易在廣角端邊緣留下暗角甚至陰影,哪怕是超薄的挂据,也無法徹底的消除以清。所以UV鏡要么別買,要買就買好一點的崎逃,至少是肯高掷倔,還要保證真品。
錯誤10:三腳架越重越穩(wěn)定
? ? ? ? 三腳架是風光和夜景愛好者必須的裝備个绍。有些影友誤以為“在拿得動的原則下勒葱,越重越好!”巴柿。其實未必凛虽,三腳架的重量增加,穩(wěn)定性不會隨著重量的增加而提高广恢,當我們對著相機按動快門后凯旋,振幅和重量并非線性相關。有趣的是:當腳架重量增加了7倍時钉迷,在成像中看到自震的振幅才減小了50%至非,這意味假如原本2公斤的腳架,換成了七倍于2公斤糠聪,即原來的14公斤超重的腳架之后荒椭,你拍攝的穩(wěn)定性才提高了50%。試問舰蟆?誰能扛著這笨重的腳架出門創(chuàng)作呢趣惠?
本文作者:空山攝影整合 ;圖片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圖片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部分文章源自網(wǎng)絡身害,每篇文章后會注明來源或原作者味悄。如有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我們塌鸯。本公眾號歡迎各位攝友投稿傍菇、薦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