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能感到在誠實面對自己卷胯、真實地表達自己與不給別人帶來困擾之間有張力存在,也一直想努力尋求平衡威酒,既不至于壓抑自己窑睁,也不至于煩擾他人(伴侶、朋友葵孤、家人)担钮。但真的很難。
在情緒與關系之外尤仍,純粹沙盤推演的時候箫津,我也覺得人人都喜歡與溫和靠譜、情緒穩(wěn)定、心智成熟苏遥、最好還風趣體貼的人相處送挑,也會覺得有些問題就不該去問對方啊有什么意義,有些事情就不該去做啊損人不利己暖眼,有些話就不該說啊既不解決問題也不有助于提升關系惕耕。
但真實的情況往往是,人無法在受到情緒刺激后還像平時一樣理性诫肠,尤其是在親密關系里司澎,那和你在工作中處理一些人際進行一些對話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這時候如果你的朋友栋豫、家人挤安、伴侶指責你不成熟、情緒不穩(wěn)定丧鸯、不能get your shits together的時候蛤铜,你很容易既自責又委屈,一方面覺得他們的指責是對的丛肢,一方面覺得自己的感受也是真的围肥。
但我后來覺得,人還是不要有“偶像包袱”蜂怎。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理想的自我形象穆刻,這個自我形象可能是自發(fā)的近范,但多半也是被周圍的信息和聲音塑造出來的醇坝,比如我要做獨立瀟灑理性成熟的新女性,但新女性不是機器人或粮,不代表就不能委屈不能脆弱不能吵架幽歼,如果要壓抑自我才能把自己套進這件不合體的漂亮衣服里朵锣,那我寧肯扔掉這份不符合真實自我需求的“理想自我”。
也不僅僅是選擇朋友與伴侶的問題甸私,更重要的是自己先意識到诚些,我可以不這么做,我可以不給自己設限颠蕴,我可以嚴肅地告訴對方泣刹,你的指責對我是有傷害的,也是忽視個體差異和我的感情的犀被。意識到自己可以這樣去說,可以不活在對方的期待里外冀,可以承受對方可能的失望寡键,對我來說是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