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近關(guān)注的一些公眾號的文章中以及從這些文章中提及到的APP的課程中,似乎重新有了一些寫東西的欲望悔雹。曾經(jīng)我是個出門包里必帶紙筆的人复哆,也曾一度認為自己會有時不時出現(xiàn)的靈感需要用到這兩樣?xùn)|西欣喧,或者又單純只是因為這兩樣物品會讓我覺得出門在外更加安心一些罷了,總而言之梯找,我曾認為自己會是個一直跟文字打交道的人唆阿,畢竟我年少時,尤其是初中那會不知道把心事寫滿了幾個日記本锈锤,也許是那段自認為灰暗的童年時期有太多需要傾訴的心聲又不能為外人道驯鳖,仿佛自己是世上最可憐的人之一,好像別人都活得輕松自在久免,除了學習的苦再沒有別的需要憂愁的浅辙,而自己卻因為家里的處處不和諧而飽受折磨,當然指的是心靈上的阎姥。最親的人除了在一遍一遍的跟我抱怨生活是如何不如意之后再告訴我不要管大人的事,好好念書就行呼巴,我們再無任何心靈交流泽腮,因此,我們除了是血緣上關(guān)系最親密的人之外衣赶,實際上彼此根本不了解诊赊。所有的心聲只能訴諸于紙筆。大了才知道府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是真的碧磅,很多從小開始聽說的道理也是真的,因為都親身經(jīng)歷過摘能,只有有過相同的經(jīng)歷了续崖,也才真的能懂“感同身受”的含義。
其實我從前對自己寫的東西要求還挺高的团搞,所以若是我覺得寫不出自己想表達的感覺严望,我寧愿不寫,這也應(yīng)該是我后來不常寫字的原因了逻恐,也因為沒那么容易靜下心來了像吻,干擾太多了,可能煲劇去了复隆,可能刷微博去了拨匆,我寫這個時候由于一封郵件我拿起了手機,繼而不小心又游覽了一下各路APP挽拂,太多簡單的事情可以做惭每,這種需要費心思的腦力輸出便慢慢被舍棄掉了。可能是大環(huán)境導(dǎo)致的吧台腥,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宏赘,網(wǎng)絡(luò)帶來的便利,不僅是生活上的黎侈,也包括精神層面的察署,不知道這能不能說是便利,畢竟有了社交APP之后峻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成了即時性的贴汪,想私密可以私聊,不想私聊尷尬可以在狀態(tài)下評論休吠。記得初中那會兒我們還流行教筆友扳埂,同在一個班有什么話不能當面說呢,但是我們很花心思的到精品店買了漂亮的信紙蛛碌,虔誠的寫下那些覺得不便當面說的心事聂喇,署上考慮很久之后取得筆名辖源,認認真真的折成小方塊蔚携,偷偷地塞到她的手上,或夾到書本里遞給他克饶,整個過程在當時看來是件很神圣的事酝蜒。當學業(yè)的壓力越來越大,再到智能手機開始普及進而泛濫的大學時代再到現(xiàn)如今矾湃,寫作基本上被我放棄了亡脑,我再也寫不出曾讓語文老師當成范文在全班朗讀的文章了,寫文章于我而言是一件值得敬畏的事邀跃,若是我寫不好霉咨,我真的就不愿意再寫。
我為什么從最近又開始有了想寫的欲望了呢拍屑,前面我說過途戒,最近瀏覽的一些公眾號的文章以及關(guān)注的一些老師的課里說,不管寫的好不好僵驰,寫就對了喷斋,有輸入就要有輸出。也是蒜茴,那些作家星爪,大文學家們,難道一開始就寫出了膾炙人口的文章嗎粉私?不都是筆耕不輟顽腾,鐘情翰墨嗎?如此一想诺核,寫下來的欲望就強烈了抄肖。
寫作歷來就是溝通的媒介之一秒赤,好困,下次再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