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和父親的同事一起吃飯,當時那位叔叔說了幾句夸獎我的話百揭,我有些害羞也不愿承認自己配得上這樣的夸獎存和,后來那位叔叔跟我講奕剃,“有時候過度的謙虛是一種自負【柰龋”那是我人生第一次聽到類似的話纵朋,而也是從那以后這樣的話在我的生活中不斷地出現(xiàn)。
前段時間茄袖,我和一個要好的朋友走在大街上操软,那陣子我被生活和學習上的瑣事圍繞著,整個人的情緒不是很好宪祥,說了些帶點負面情緒的話聂薪,然后我的那位朋友說,“你不要總是說自己這也不好那也不好品山,你這樣讓我感覺到自己有被壓力到胆建,我很討厭你現(xiàn)在和我說話的樣子≈饨唬”思來想去笆载,我覺得自己有兩點不好,一方面總是會習慣性地貶低自己涯呻,由此從朋友那里獲得他們的肯定來填補自己的焦慮凉驻,另一方面是習慣從心里去評價一個人,然后把這個觀點同自己熟悉的朋友講出來复罐,并且這個過程是絮絮叨叨涝登、婆婆媽媽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效诅,評價一個人胀滚,不論他是好是壞趟济,都是一種站在制高點上居高臨下式的道德審判,而自己的朋友本可以不知道這些想法咽笼,但是在聽了我的話后就難免對所評價的那個人起一些不必要的看法顷编,人都說看人不能戴有色眼鏡看,要一視同仁剑刑,但我想任何人內心或多或少都存在著一些陳見媳纬,想要完全不受外界環(huán)境的干擾看待人事是不太可能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施掏,總是和朋友講自己對某些人和事的看法并不是件好事钮惠,說得再不好聽一點,這是對朋友的一種價值觀的扭曲七芭,是一種潛移默化的道德綁架素挽,不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這件事都不好狸驳。
除此以外毁菱,我不想但是又不得不承認的一點在于,我是一個非承坷看重別人對自己看法的人,雖然知道了這個看法不一定會改峦筒,但是多少會在心里激起一陣漣漪究西。辯證來看,這件事有好有壞物喷,好處是可以根據(jù)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作出改正卤材,壞處是可能會因此喪失掉一些個性,盡管我已經根據(jù)自己的判斷力對于各種各樣的評價做出來較為理性的反應峦失,但是這個過程難免是有疏漏的扇丛,可能作出的改正讓自己失去了一些原本善良美好的品質,也可能忽略的那部分言論中又有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尉辑,這都很難說清帆精。
我覺得要對我自己作出一個中肯的評價,那可能就是智商一般隧魄,情商則處于時而在線時而離線的狀態(tài)卓练。
說智商一般,那是因為我學東西很慢购啄,從小到大不止一次的因為理解能力比別人慢半拍而被老師批評襟企,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理科方面,當然學到后面這種差距就漸漸看不出來了狮含,不過對于學習的初期而言顽悼,這種自己郁悶還要被老師明里暗里戳脊梁骨的感覺是十分不好受的曼振,當然,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這樣的事實蔚龙,對于這樣不太友善的批評也就有了所謂的“鈍感力”冰评,只要最后結果說得過去,中間發(fā)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也就無所謂了府蛇。
至于情商集索,這個東西本身就很難客觀去講,只能是對一個人某一階段某些行為所產生的一些結果的好壞汇跨,形成的一種帶有很強主觀性質的評價务荆。可能今天說錯了一句話穷遂,搞得人家不高興函匕,背后就會被人吐槽情商低,也可能今天一句話說到人家心坎里了蚪黑,人家就覺得你這個人不錯盅惜,這種發(fā)揮是很不穩(wěn)定的,也很難有一個準則就能保證你說的每一句話都能天衣無縫忌穿。我覺得自己在別人眼里是個很不一樣的人抒寂,至于這個不一樣是好是壞,那完全取決于兩個人是否能夠有些許的共鳴掠剑,總之就是不好評價的一個人屈芜,甚至有時候得到的評價會比較極端主義,就是得不到一個偏大眾化和中性的概括朴译。
導師和我說井佑,“人,要么孤獨眠寿,要么庸俗躬翁。”
可是在我這樣一個年紀盯拱,無論如何都是想要在孤獨和庸俗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盒发。一個有著極強個人價值觀的人,想要在最大程度保護其思想不被世俗文化侵蝕的前提下狡逢,盡可能的融入到當前所處的環(huán)境當中去迹辐,吸收其對自己有用的價值,是我對自己最高的要求甚侣,當然這樣一種境界也是很難達到的明吩。追根究底,那種平衡是一定要在自己有足夠閱歷之后殷费,建立在對自己價值觀的高度肯定基礎之上才能找到的一個模糊區(qū)間印荔,從而允許自己在這個區(qū)間內自如的移動低葫。不動,那是固步自封仍律、閉關鎖國嘿悬,總動,那是缺乏邊界和底線水泉,想起來這真的是一件十分玄妙而具有魅力的事善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