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又名:《湖畔殺人事件》)作為一本東野圭吾的非代表作悴晰,讀完之后真的是沒有其他的作品過癮,但是還是覺得有一些問題逐工,仿佛又一次到達腦海中铡溪。另下文含部分劇透,未看者慎入钻弄。
替他選擇佃却?
幾個家庭的父母為孩子在別墅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期待他們考上私立高中窘俺。家長們坐在一起的討論饲帅,應(yīng)該是代表了最為主要的看法。其實不管在日本還是其他國家瘤泪,或許持有相反意見的人誰也說服不了誰灶泵。
不是孩子親生父親的俊介與其他的父母意見不同:“……我只是單純的懷疑,讓孩子接受嚴格的入學考試对途,到那種學校就讀有什么意義赦邻。如果是孩子本人有強烈的意愿也就罷了;由父母擅自幫他們決定未來的出路实檀,對孩子們來說真的是件好事嗎惶洲?”
當然,反對的父母說:“ …… 難道你認為十一二歲的小孩會考慮未來而自己說要讀私立中學嗎膳犹?哪個小孩不討厭讀書呢恬吕?”
………………
小說開篇所展現(xiàn)的是一個多么陳舊的話題啊须床!但是它仿佛永遠無定論一樣铐料。
恰好在看這本書的那天中午時候和一位朋友聊天。我的言語透露出對于一些高中名校的崇拜豺旬,而她卻給我講了自己在其中的一所學校钠惩,在重點班被老師邊緣化的尷尬處境,老師非常明顯的態(tài)度讓我有些難以置信族阅。班上是有那么多考上清北的學生篓跛,但是大家好像也早已沒有什么聯(lián)系。
那樣的學校坦刀,比我所待的地方壓力自然大很多举塔。而她講完自己的經(jīng)歷后绑警,特意加了一句,以后絕對不會強迫自己的孩子考這些高中央渣,讓他自由發(fā)展计盒。
不知怎的,我第一個念頭是不信芽丹。有不少父母北启,還是傾向?qū)⒆约簺]有完成的理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的。
此時拔第,真心實意的覺得自己所經(jīng)歷的壓力不會施加到孩子身上咕村,當?shù)搅四且惶欤赡鼙黄鹊倪€是選擇了“驅(qū)趕前行”蚊俺。這樣的故事在某乎上見過懈涛,在北京等地好不容易站穩(wěn)腳跟的外地父母,怎么能眼睜睜看著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唉泳猬,其實已經(jīng)輸了)批钠。
腦海里還聯(lián)想到許多相似的事情。每一次的諾言或者誓言得封,都是真心埋心,而每一次的違背,也都是真心忙上,真的覺得無法做到拷呆。比如情侶之間真誠的海誓山盟和后來真心的背叛;又或者是歷史上那些權(quán)臣發(fā)誓不操控朝堂的挂咧啵……腦洞開太大了茬斧。
這種事情,可能真的無所謂對錯梗逮,因為人性如此啥供。父母如果選擇了讓孩子自由發(fā)展,面對的是一個成績不怎么優(yōu)秀的局面库糠,或許會懊悔不已,自己怎么如此心軟不好好督促涮毫,給他報輔導班瞬欧,考不上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大學可怎么辦(當然這是最普遍的世俗觀念罢防,不一定就是正確的認識)艘虎。
如果選擇了強加管理,補習班不斷咒吐,學習幾乎占據(jù)童年的全部野建,結(jié)果后來考上了好的學校卻出現(xiàn)心理問題属划,或者因為父母過度的管控而斷絕關(guān)系(前段時間有一個類似的新聞,某年的理科狀元)又或者出現(xiàn)其他的問題候生。
列舉的極端情況無非想說同眯,這樣的事情上,真的是沒有辦法去假設(shè)唯鸭,因為人會本能的放大沒有經(jīng)歷和選擇的那一項所表現(xiàn)出來的好處须蜗。
父母的角色
在這個各行各業(yè)都要考試拿證的時代,有人說目溉,為人父母竟然不需要學習和考試明肮,多可怕的一件事啊缭付!
雖是玩笑話柿估,卻也道出了幾分現(xiàn)實。這可能是需要一個全方位才能的“職業(yè)”陷猫,難度著實很大秫舌。
《湖畔》中的父母,不少人是“瘋子”烙丛。瘋狂的用金錢和女性的肉體去進行交易舅巷,現(xiàn)實中荒誕至此的肯定極為罕見,而這樣放大版的父母對于孩子的“犧牲”河咽,其實是對父母培育下一代中作出犧牲的極端化钠右。
有一些犧牲可能是無法避免的,這也就彰顯了父母之愛的偉大忘蟹。但是有一些飒房,確實帶有不合理色彩。
當然媚值,一般新聞所展現(xiàn)的狠毯,多是母親用個人的犧牲培養(yǎng)孩子。記得看到過一個新聞褥芒,大概是17年的時候嚼松,上海某中學的一名女生考上了復旦大學,她的母親在學校介紹教育經(jīng)驗锰扶。具體的內(nèi)容已經(jīng)記不是很清了献酗,但是大致是諸如母親和孩子多少年(好像是六七年吧)沒有看過電視、玩過電腦坷牛、每天陪寫作業(yè)罕偎,總結(jié)起來就是媽媽的個人生活幾乎為零。
網(wǎng)友們的評論也是千奇百怪京闰,有說自己要是被這么培養(yǎng)到高中畢業(yè)颜及,估計想自殺甩苛。有說她媽媽這樣完全沒有個人生活是很可怕的啊。還有說俏站,女孩犧牲這么大才考了個復旦讯蒲,唉,以為最次也是清北呢乾翔,那個學校里重點班都都出國上世界頂尖大學……
這真的是犧牲過了火爱葵。母親只是一個角色,人的價值是在不同的角色里反浓,還記得初三的時候萌丈,有一個學習很好的鄰班同學,媽媽專門辭職在外面租房子陪讀雷则,給她做飯照顧她辆雾,這無形中已經(jīng)是很大的壓力了,結(jié)果還給她說:她要是考不上xx中學月劈,自己的辛苦就白費了度迂,云云。后來那個女生統(tǒng)招線是真的差了一些猜揪,中考后再未見到惭墓,也沒有認識的人打聽,只記得一起上晚課的時候而姐,她的英語真的很棒腊凶,我很崇拜。
于孩子而言拴念,真的是巨大的壓力钧萍,這種不能辜負父母為自己的付出、犧牲政鼠、期待比自己的追求风瘦、理想、目標更容易讓人難受公般、心靈窒息万搔。
于父母而言,努力的做好父母的角色當然是沒有錯官帘,但是首先你是一個人瞬雹,一個獨立的個體,應(yīng)該有自己的生活遏佣,夸張一點說,不能變成孩子的“附庸”揽浙,一切圍著孩子轉(zhuǎn)状婶,這種情況下意敛,通俗的說,孩子滿足了你的期待倒也罷了膛虫,如果與期待有差距草姻,帶來的將會是極大的失落感和迷失感。不會有人樂意接受稍刀,自己犧牲一切撩独,投入大量時間、精力账月、犧牲了自己的工作和事業(yè)综膀、犧牲了自己許多娛樂活動,培養(yǎng)出的孩子卻是如此“不爭氣”局齿。(當然爭不爭氣也只是父母主觀的判斷)
教育與考試
小說中的父母已經(jīng)給幾個孩子找了專門用來補習的私家別墅和輔導老師剧劝,但是,為了孩子們能夠考上私立高中抓歼,通過種種關(guān)系讥此,給入學考試出題的相關(guān)人員送金錢。當俊介知道后谣妻,又和這些“瘋狂”的父母有了很有代表性的對話萄喳。
“萬一要是落榜了,所有的努力不都白費了嗎蹋半?那樣子他們不是太可憐了嗎他巨?”
俊介說:“但學到的知識并不會毫無用處∨惹希”另一位爸爸一聲冷笑闻蛀,“為了考試所讀的書只能用來考試而已,這是常識啊您市!”
對話就像是兩個響亮的耳光觉痛,不言自明。
只能說茵休,不公平是絕對的薪棒,公平是相對的。沒有權(quán)錢交易的考試在一定程度上被人接受榕莺,因為還沒有找到一個更好的判斷方法俐芯。
但是小說中用金錢、女性的肉體而進行試題的提前獲取钉鸯,因為被抓到把柄吧史,而下手殺人的某個孩子,因為要保護孩子唠雕,而聯(lián)合起來毀尸滅跡的一群家長贸营。果然是一群瘋子吨述。
故事很短,看多了套路的人自然覺得毫無期待感钞脂,結(jié)尾的意猶未盡揣云,可能一方面是覺得和其他作品相比情節(jié)架構(gòu)上的簡化,另一方面冰啃,大概是犯罪者沒有受到法律的制裁而已經(jīng)顯示“全書結(jié)束”邓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