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我們時代的神經(jīng)癥人格》小結(jié)
神經(jīng)癥是一種由恐懼(焦慮),由對抗這些恐懼(焦慮)的防御措施和為了緩和內(nèi)在沖突而尋求解方案決的種種努力所導致的心理紊亂悔雹。這里的恐懼和焦慮可以互換复哆。作者同樣認為,神經(jīng)癥的共同因素腌零,就是焦慮梯找,以及為對抗焦慮而建立起來的錯誤防御機制。
神經(jīng)癥者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益涧,無法接受現(xiàn)實的自己锈锤,因此內(nèi)心充滿了矛盾和沖突,總是在和自己進行一場永遠不可能贏得勝利的戰(zhàn)斗闲询。神經(jīng)癥者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久免,對安全感的渴望無限“貪婪”,過分索取的結(jié)果是耗盡自己的精神和肉體的力量嘹裂,從而導致安全感和歸屬感更加缺失妄壶,循環(huán)往復的惡性循環(huán)。
神經(jīng)癥者都是某種程度的完美主義者寄狼。他無法接受現(xiàn)實中那個有缺點的自己丁寄,無法與自己和平相處,他把自己當成敵人和對手泊愧,總是處于戰(zhàn)斗狀態(tài)伊磺。他的思維方式是非此即彼的,全或無删咱,他想找到一種方法屑埋,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卻永遠也找不到痰滋。他不允許自己犯錯誤摘能,不能容忍一種有缺陷有遺憾的生活和人生续崖。他的自我是分裂的,既自負又自卑团搞。他覺得自己無能為力严望,但與此同時又不停地試圖說服自己可以達到設定的目標。
?
神經(jīng)癥者內(nèi)心有許多“不合理信念”逻恐∠裎牵“我一定要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只是其中之一。他的目標高遠复隆,但現(xiàn)實的腳步卻跟不上拨匆。他本來是有某種潛力和天賦的,但由于他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與內(nèi)心的交戰(zhàn)上挽拂,這就嚴重限制和磨損了他的才能的發(fā)揮惭每,也就限制了他的成就。但他對自己的期待實在太高轻局,缺乏行動和成就的支撐洪鸭,因此他永遠無法找到自信。
神經(jīng)癥患者有哪些明顯可被觀察到的態(tài)度仑扑?
1. 特別依賴他人的關愛和稱贊览爵,卻往往缺乏對他人關懷和體諒的能力。
2. 由內(nèi)心不安全感引發(fā)的自卑感和不足感镇饮。自卑感表現(xiàn)為自我貶低蜓竹,不足感表現(xiàn)為一種對別人認同感的過分強烈的需求。
3. 對自我肯定的抑制储藐。抑制自己的正當欲望追求和個人立場俱济,優(yōu)柔寡斷,缺乏主見钙勃。
作者認為上面這些因素所導致的狀況蛛碌,或者由類似的種種因素所形成的狀況,是一種在內(nèi)心中不斷增長的辖源、到處蔓延滲透的孤獨感蔚携,以及置身于一個敵對世界中無能為力的絕望感。對個人環(huán)境因素所作出的這種尖銳的個人反應克饶,會凝固酝蜒、具體化為一種性格態(tài)度——焦慮。
焦慮意味著情感的隔離和孤獨矾湃,同時往往伴隨著自我的內(nèi)在軟弱感亡脑,表現(xiàn)為一方面希望依賴他人,另一方面,由于敵意和不信任的存在霉咨,又不可能依賴他人蛙紫。這種內(nèi)心沖突造成的不可避免的結(jié)局就是:不得不花費絕大部分精力來尋求安全保障。而且焦慮越是難以忍受躯护,保護手段就越是需要十分徹底(非常難以實現(xiàn))惊来。
一丽涩、焦慮
焦慮是本書的核心出發(fā)點棺滞,作者認為人不是受所謂快樂原則統(tǒng)治的,而是受安全的需要所支配的矢渊。個人生來的主要動機就是尋求安全继准,避免威脅和恐懼。由于人一生下來往往處在一個看不見的充滿敵意的世界里矮男。所以他充滿著不安全的恐懼,這種不安全感又直接導致焦慮。這樣杀捻,尋求安全博助、解除焦慮就成了人主要的無意識沖動,成了人的行為的主要內(nèi)驅(qū)力猪瞬。
而這種追求安全感所產(chǎn)生的焦慮憎瘸,往往來源于自我和外部世界反復對比和對自己的目標的無意識的不停地抬高,從而無可避免地陷入一種病態(tài)的競爭的陈瘦,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1.? ?與泛化(整個社會)的對象競爭幌甘,而不是基于個人現(xiàn)狀和基礎的合理目標,追求贏的結(jié)果而不是慢慢完善自己的內(nèi)容和過程痊项。
2.? ? 脆弱敏感的期望或者說野心锅风。
如果不能及時修正這種病態(tài)的競爭心理,最后往往會形成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
焦慮鞍泉、受傷的自尊心 —— 對財富皱埠,權利,名譽或者其他類似事物的追求 —— 不安全感和焦慮的增加 —— 逃避競爭的傾向(伴隨著自我貶低的傾向) —— 由此而導致的現(xiàn)狀和期望之間的巨大心理落差—— 產(chǎn)生更大的試圖彌補落差的緊迫感 —— 不斷增多的對好運的幻想 —— 越來越敏感和焦慮(伴隨著逃避傾向)—— 越來越多的不安全感和焦慮 —— 最終會在精神上和肉體讓人不堪重負而崩潰咖驮。
?
二边器、負罪感
根本原因:自我人格和理性人格的缺失。
1.? ? 沒有客觀的游沿,不受別人影響的是非觀念
2.? ? 往往被恐懼饰抒、情緒支配行動,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诀黍。而被恐懼和情緒支配的判斷和行為失敗的概率相當高袋坑。
3.? ? 缺乏捍衛(wèi)自己意志,發(fā)出不同意見的表達能力
4.? ? 需要他人的認同來建立安全感和自尊心。
現(xiàn)實成因:
1.? ? 父母強大的權威認同枣宫,取代了理性判斷的訓練婆誓。也許你從小都是聽父母老師的話長大的,缺乏自己的思考也颤。當你本性與他們教給你的觀點相沖突時洋幻,你就會有這種自責。
2.? ? ?從小得過多的贊美或者承受過多的批評翅娶,使得安全感建立在他人的認同之上文留。
心理表現(xiàn):
任何事情都會歸結(jié)于自己的軟弱無能,無力竭沫。脆弱敏感燥翅,即使只是小事也會感到極度痛苦。如果不能處理這種情緒蜕提,就容易被熊熊燃起的愧疚感折磨得面目全非森书,內(nèi)心的聲音被淹沒在不安和空虛感中,真實的自己也被覆蓋谎势。
心理學家霍金斯在關于各類情感能量等級的分析中凛膏,把羞愧排在最低位,其次是內(nèi)疚脏榆,認為羞愧和內(nèi)疚是人對自己傷害最大的不良情緒猖毫,負面分數(shù)超過悲傷,憤怒和恐懼姐霍。羞愧的能量級幾近死亡鄙麦,會嚴重摧殘身心,毀掉一個人镊折。
在成長過程中缺乏理性的自我認同胯府,沒有建立牢固的自我認知體系,所以他非澈夼撸渴望別人的認同骂因,這種對認同的渴望是強烈的、貪婪的赃泡。這導致他不自覺地尋找那些能夠認同他的人寒波。這種追尋要么會使自己脆弱敏感,要么被人利用升熊《硭福總之,他很難如愿以償?shù)孬@得他想要的那種的認同和歸屬级野。
學會獨立页屠。要做到這點,我們需要審視和糾正自己頭腦中的不合理信念:別人應該愛我,應該支持我辰企、關心我风纠、喜歡我,應該對我好牢贸。如果你這樣想竹观,你自然會處處遭到挫折,感到傷害潜索,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對你好臭增,都支持和喜歡你。
正確的信念是:我希望別人對我好帮辟,但我不知道不可能每個人都對我好速址,因此,如果有人不喜歡我或忽視我由驹,我也不會覺得“受傷”,因為別人沒有義務對我好昔园,沒有別人的喜歡蔓榄,我也一樣能夠活得很好,這沒什么默刚。學會獨立和堅強甥郑,學會依靠自己。別人沒有義務來關愛和幫助你荤西。
三澜搅、對愛的需求
?
愛與對愛的病態(tài)需要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就在于在真正的愛中,愛的感受是最主要的邪锌;而在病態(tài)的愛中勉躺,最主要的感受乃是安全感的需要,愛的錯覺不過是次要的感受罷了觅丰。換句話說饵溅,若是一段感情只是為了追求安全感,那么這份感情本身恐怕就沒有多少愛情在其中妇萄。
這種現(xiàn)象現(xiàn)今頗為正常蜕企,求偶關系中女方對于男方的物質(zhì)要求同樣也是一種安全感的保障。在缺乏感情基礎的關系中冠句,一旦安全需求得不到滿足轻掩,感情隨時可能發(fā)生劇變。不過對于這種安全感的定義懦底,不論哪個時代都頗為適用唇牧。
神經(jīng)癥病人對愛的追求就存在一種誤解,常常把個人需要誤認為是愛。他們眼中的這種愛奋构,可能就是一種表面的壳影、脆弱的安全感或幸福感。
另一方面弥臼,神經(jīng)癥病人也會表現(xiàn)得永不知足宴咧,不愿意與別人分享,而且還要求對方無條件的愛径缅。這種無條件的愛表現(xiàn)為:
愛我而不計較我的任何激怒人的行為掺栅。
希望被人愛卻不給人以任何回報。深感自己無力愛纳猪,無力給予愛氧卧。
希望自己被愛,希望對方為自己犧牲氏堤。
對無條件的愛的要求沙绝, 反映出神經(jīng)癥病人的冷漠無情,不會為他人著想的心態(tài)鼠锈。這種心態(tài)后面闪檬,隱藏著一種內(nèi)在的敵意:
意識不到自己不合理的內(nèi)在要求。
能意識到购笆,但深信自己無能無力粗悯,必須依賴別人。
其實同欠,就我們普通人而言样傍,或多或少都會顯露出這些神經(jīng)癥癥狀,只是輕重程度不一铺遂。若較輕衫哥,完全能自我調(diào)節(jié);若較重娃循,則難以自我修正炕檩。所以此書也為我們?nèi)粘I钪锌创诵奶峁┝艘粋€非常好的角度。畢竟人心和人性都屬于那種復雜捌斧、不分性別的東西笛质,這類話題聊上一個世紀也不過時。
四捞蚂、怎么辦妇押?
?
《我們時代的神經(jīng)癥人格》作者本人就是神經(jīng)癥患者,他并沒有給出如何消除這些心理問題的答案姓迅,但客觀地認識和是正確的對待這些問題敲霍,將會有助于我們減輕和逐漸擺脫這些問題對個人心理的困擾俊马。
第一個建議就是:
學會接受自己,無條件地接納自我肩杈。不再把自我的價值建立在“表現(xiàn)”和“成就”的基礎上柴我。他總覺得:我表現(xiàn)不好,所以我沒有價值扩然;我不夠優(yōu)秀艘儒,所以我沒有價值。必須糾正這些信念夫偶。為什么要因為“有缺點界睁、沒成就、表現(xiàn)不好兵拢、不夠優(yōu)秀”就拒絕接受自己呢翻斟?
在接受自己的基礎上來改善自己、超越自己说铃。接受自己访惜,不等于安于現(xiàn)狀,從此不必再努力截汪。接受自己疾牲,是承認和接受事實,客觀地評價和認識自己衙解,不回避不幻想,不用一個完美的幻象來代替現(xiàn)實中的自己焰枢;接受自己蚓峦,是從根本上重新定義自己的價值,不再把自我價值和自信建立在那些易變济锄、脆弱的外界事物上暑椰。
接受自己,你會活得坦然和自信荐绝,不再為自己的表現(xiàn)而焦慮一汽,因為你的表現(xiàn)與你的價值無關。在這種心平氣和的狀態(tài)下低滩,你的潛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發(fā)揮召夹,你的時間和精力可以更多地花在自己的目標上,而不是與內(nèi)心的戰(zhàn)斗上恕沫,于是你更容易取得進步和成就监憎。
接受自己,就是拯救自己婶溯。
第二個建議是:
合理地期待自己鲸阔,找到“理想自我”和“現(xiàn)實自我”之間的平衡點偷霉。自我實現(xiàn)是人類的正常需要,因此想取得成就甚至想成為“不平凡”的人褐筛,都是正常的想法类少, 社會的規(guī)則是在競爭中自然形成的,很多人的成功是時代渔扎、才華硫狞、機遇,背景資源等因素機緣巧合的結(jié)果赞警,并非單靠個人努力可以實現(xiàn)妓忍,更不是靠強烈的、偏執(zhí)的動機和期待就會變成現(xiàn)實愧旦。
什么樣的理想和期待才是合適的呢世剖?馬斯洛對人類最高層次的需要“自我實現(xiàn)”是這樣定義的:人傾向于充分地發(fā)揮他的潛能,不斷地成為他能夠成為的那個人笤虫。注意這里的用詞:“能夠成為的那個人旁瘫,而不是“想要成為的那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