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pixabay
迷茫這個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腻脏。從青春期鸦泳,上大學乃至到工作以后,人生很多階段永品,很長時間做鹰,很多人可能都面臨人生迷茫的問題。迷茫的體驗并不好鼎姐,甚至會讓人感到痛苦钾麸。迷茫如果長期持續(xù),會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炕桨,仿佛大海上失去方向的小船饭尝,彷徨,內心有掙扎谋作。
那么問題來了芋肠,如何解決迷茫呢?
人生迷茫與心理學中的自我同一性概念關系密切遵蚜。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帖池,體現(xiàn)了我們對自己是誰的認識,將過去吭净、現(xiàn)在和未來的自我睡汹,將社會期望的自我與我們想成為的自我,將自己的各種態(tài)度寂殉、信念等等囚巴,整合到一個自我中。根據(jù)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fā)展理論,我們在青春期需要完成的任務就是完成自我同一性的整合彤叉。獲得自我同一性庶柿,對于我們的專業(yè)、職業(yè)以及想成為的人的選擇秽浇,非常關鍵浮庐。
然而,事實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成功地在青春期獲得自我同一性,因而迷茫的問題就出現(xiàn)了母廷。根據(jù)整合和獲得的情況,自我同一性有四種狀態(tài):
- 獲得:最理想的狀態(tài)搅轿。我們通過探索,想清楚了自己是誰富玷,自己想成為怎樣的人璧坟,能夠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
- 延遲:由于缺乏鍛煉凌彬、社會實踐等沸柔,我們可能不能按時獲得同一性,會有一段時間迷茫铲敛。但這沒有關系褐澎,我們會探索,最終獲得同一性伐蒋,能夠對自己的未來做出選擇工三。
- 早閉:我們沒有進行任何探索,就決定了自己未來要成為誰先鱼。這種情況一般是俭正,我們全盤接受了父母為我們安排好的人生之路。
- 擴散/彌散:這種狀態(tài)最為糟糕焙畔,不知道自己是誰掸读、想成為誰,但也不去思考這個問題宏多,人生可能陷入混亂的狀態(tài)儿惫。
那我們如何達到獲得自我同一性呢?不管是在合適的時候獲得伸但,還是延遲獲得肾请。
- 向內了解自己的性格,特長和偏好
- 向外更胖,去實習去實踐铛铁,嘗試不同的工作隔显,找到自己愿意且可以承擔的社會角色
一些簡單的探索實例
- Dr.zhang,發(fā)現(xiàn)自己不喜歡去公司饵逐,做研究還挺有意思的括眠。而且以為做研究就可以不怎么跟人交流。于是上了研究的道倍权。
- Dr.yan哺窄,不喜歡公司,做實驗最舒服账锹。也上了研究的道。并且她強調坷襟,要把職業(yè)當興趣奸柬,而不是把興趣當職業(yè)。
關于探索婴程,我的tips:
- 探索時間不要太長廓奕,不要完美主義
- 探索有成本,每個人不可能做到嘗試每條路档叔,然后做選擇桌粉。要限定有限的探索路徑
- 借助于替代嘗試,學習別人的選擇經驗衙四,人物傳記铃肯、訪談、別人的人生故事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传蹈。向前輩請教工作經驗押逼,再好不過了。
- 更重要的是選擇之后自己怎么做惦界,不要以探索選擇之名彷徨挑格,逃避自己的責任
關于選擇做什么事情,如何成為自己沾歪,我補充一個鄧紫棋的星空演講漂彤。她用自己的故事來說明兩個觀點:
- 相信自己可以做什么,相信自己是誰灾搏,很重要挫望,甚至比你真的是誰還重要【搞得我又陷入人生迷茫之中了】
- 相信自己存在的意義。你可以從自己做的事情中得到很好的反饋确镊,這就足夠了士骤,是你堅持熱愛的理由。對鄧紫棋而言蕾域,她認為自己存在的意義是通過音樂拷肌,用生命影響生命到旦。【這太鼓舞人心了巨缘,疲于奔命的人添忘,大概早就忘記了,用生命影響生命是一件多么有意義的事情】
(看完演講若锁,我要成為小迷妹了搁骑。另外,好的音樂創(chuàng)作人又固,都是詩人和文學家仲器,像鮑勃迪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