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這張圖來比喻抑郁癥罪既,陽光永遠在那里铸题,就好像城市在下雨,當你坐上飛機琢感,穿過云霄丢间,陽光就在那里。因為身邊有一些朋友患有抑郁癥驹针,所以重推這篇舊文烘挫,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到你,祝安好。
本文選自坦尼沙羅尊者 答佛教雜志讀者問 [作者]坦尼沙羅尊者 [中譯]良稹
TK321問尊者: 從佛教角度看饮六,如何克服抑郁癥? 祝福您其垄。TK
答:?第一步,參與一些益己益人的活動卤橄。這樣做绿满,有助于你以一種肯定業(yè)力原則[直譯:肯定善行價值的原則]的方式,與人類重新建立起聯(lián)系窟扑。舉個好例子: 下決心每天做一件布施喇颁。找那些顯然用得上你的幫助的人作布施——不管是金錢上的捐贈,還是時間嚎货、知識上的貢獻橘霎。一次不需要做很多。一開始你可以著重幫助那些平常接觸不到的人厂抖。你還可以找一位朋友加入你的這項活動茎毁,這樣可以幫助你堅持下去克懊,直到看見自己心態(tài)開始發(fā)生好轉(zhuǎn)忱辅。
第二步,去野外停留一段時間谭溉,走出你的舊環(huán)境墙懂,從新的角度省視人生。如前所述扮念,你可以找一位同情你的益友結伴同行损搬, 使你在野外的時間里思路不致重蹈覆轍。(傳統(tǒng)上柜与,這是比丘或比丘尼們在禪修遭遇障礙時的對治法門巧勤,不過我發(fā)現(xiàn)它對在家者的多種抑郁心態(tài)也同樣有效。)
第三步弄匕,等到你的精力與心理專注力開始恢復一些颅悉,接下來要學會把抑郁癥拆成小零件,分而治之迁匠。換句話說剩瓶,不把“抑郁”作為一個沉重的大難題來對待,而是學會識別抑郁發(fā)作的具體癥狀城丧。這就要求學會觀察癥狀的顯現(xiàn)與消失延曙。一開始,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亡哄,注意什么樣的呼吸最有滋養(yǎng)感枝缔。隨著你試著維持那股滋養(yǎng)性的呼吸,將會開始注意到蚊惯,抑郁的陣發(fā)癥狀是怎么來的愿卸,又是怎么消失的拐辽,它們是怎么影響呼吸和體內(nèi)總的能量感,身體方面的癥狀接下來又怎么能夠引發(fā)一系列的心理癥狀擦酌。(我曾經(jīng)有一位患抑郁癥的弟子俱诸,在抑郁開始發(fā)作時,先是在胃部有一種特別的感覺赊舶。他竭力抵制那種感覺睁搭,想把它推出體外,然而那樣做笼平,卻使自己十分疲勞园骆。隨著身體的疲勞,心理癥狀成為主宰寓调。因為這種交戰(zhàn)極其消耗精力锌唾,結果那一天他就會臥床不起。我告訴他夺英,不要抵制那些癥狀晌涕,而是試著使呼吸保持一種舒適的節(jié)奏,同時讓這些癥狀在全身消散開去痛悯。他發(fā)現(xiàn)余黎,隨著胃部那些不適感的消散,抑郁的癥狀也緩解了载萌。藉著回避硬戰(zhàn)惧财,他沒有讓自己陷入疲勞。逐漸地扭仁,這些發(fā)作變得不那么難以應付了垮衷。)
不管怎樣,要點是乖坠,
學會如何觀察癥狀搀突,又不與之認同。抑郁癥與一切有害情緒一樣瓤帚,你與之認同描姚、指稱為我時,它便贏得力量戈次。這意味著轩勘,你不僅必須觀察癥狀的發(fā)生與消失,而且還必須觀察你在這場抑郁癥中投入了多大的自我感怯邪。
一旦你能夠看見(1)你從抑郁中得到的是什么;(2)它怎樣不值得你的付出;(3)設想出另類思維方式绊寻,質(zhì)疑以往構造自我身份的方式,改換方式,構造一個新的澄步、更善巧的自我冰蘑,也就是,成為一名觀察者村缸,既能夠與這些癥狀共存祠肥,又不為之壓倒。這里的關鍵是梯皿,不僅觀察癥狀仇箱,而且觀察給這些癥狀增添力量的那些思維假設與思維模式。這使你能夠質(zhì)疑那些假設东羹,并且設計出新的思維方式剂桥,使你對那些假設的質(zhì)疑生效。
因此這第三步當中属提,你對抑郁癥的內(nèi)在問題的對治权逗,是從兩方面進行的,既
透過身——學習新的冤议、更有滋養(yǎng)性的呼吸方式斟薇,引導體內(nèi)能量的流動; 又透過心——學習新的、更有滋養(yǎng)性的方式求类,思考與構造自我感奔垦。
也祝福你。
作者介紹:坦尼沙羅尊者(1949-)尸疆,1971年奧柏林學院畢業(yè),主修歐洲思想史惶岭。1976年隨阿姜放出家寿弱,親侍十年至師圓寂,一直隱修于羅勇府的達摩薩地寺按灶。第二位導師是阿姜蘇瓦特症革。1991年他應邀來到加州,協(xié)助阿姜蘇瓦特建立了慈林寺鸯旁,并于1993年被任命為該寺住持噪矛,自此時起擔教。他是西方籍僧伽當中的優(yōu)秀行者之一铺罢,也是當代一位巴利英譯名家艇挨。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