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開展心理健康促進與教育,積極推動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服務,7月25日上午8:30,2017年第二十八屆心理學《預防和干預》應用技術培訓班在北京師范大學正式拉開帷幕。
本屆培訓班共舉辦五天全跨,至7月29日結束,由北師大鄭日昌教授教育研究室與北京輔仁淑凡軟件科技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亿遂,學員主要來自全國各地學校的心理學老師浓若、心理學工作者盒使,目的為滿足眾多心理學工作者需求,重視心理危機干預和心理援助工作七嫌,提高校級/企業(yè)級心理健康預防的信息化水平少办,加強心理咨詢工作干預有效性和實操技能。
本屆培訓班第一講是由中科院心理所心理學碩士诵原、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英妓,趙卓老師帶來的《家校“心”融合 —— 創(chuàng)建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校園心理護航計劃》講座绍赛。
▲趙卓老師講座:《家新溃“心”融合 —— 創(chuàng)建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校園心理護航計劃》
趙卓老師分別從“核心素養(yǎng)與校園心理的關系”、“如何開展校園護航工作”和“教師‘心’技能”三方面吗蚌,通過一個個真實鮮明的案例與學員們展開探討和互動腿倚。
首先,趙卓老師介紹了師生核心素養(yǎng)在整個校園心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及引領作用蚯妇。通過縱向和橫向的數據對比分析敷燎,為了解師生心理健康水平、心理輔導工作的開展箩言,提供必要的量化標準硬贯,從而達到校園心理預防的目的。其次陨收,趙卓老師帶領大家圍繞著校園暴力饭豹、師生關系、家庭教育等社會熱點展開討論务漩,并引入了輔仁淑凡家兄羲ィ“心”融合的三元結構,即“學生”饵骨、“教師”和“家星滔ぃ”,闡述了孩子的心理成長離不開家長宏悦、教師镐确、學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趙卓老師講解關于教師的“心”技能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饼煞,需要家長的陪伴和用“心”的呵護。當前很多家長對孩子實施教育的過程中诗越,采用了不當的教育方式砖瞧,導致孩子在心理層面出現了很多困惑,外顯于行為上嚷狞。因此块促,需要我們的學校及心理老師從專業(yè)的角度加以引導荣堰。
▲培訓后,學員們繼續(xù)與趙卓老師咨詢和探討關于家薪叽洌“心”融合的話題
下午13:30振坚,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趙曉月老師為大家?guī)砹恕逗诵乃仞B(yǎng)的評估原理》的講座斋扰。趙曉月老師先是通過幽默的舉例和互動小游戲形式渡八,讓大家在歡笑中認識、學習和深入了解核心素養(yǎng)評估原理的理論知識传货,然后又和大家分享了團輔報告的案例分析屎鳍。
▲趙曉月老師講座:《核心素養(yǎng)的評估原理》
▲趙曉月老師為學員們講解心理測量可以測量哪些方面
最后,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问裕,楊蕊老師和大家分享了《中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全周期評估報告》的講座逮壁。
▲楊蕊老師與學員們分享《中國學生核心素養(yǎng)全周期評估報告》
7月26日,河北心理咨詢師協會理事粮宛、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窥淆、沙盤游戲治療師,張瑋老師給學員們帶來《干預之心理沙盤技術》的講座巍杈。
▲張瑋老師講座:《干預之心理沙盤技術》
張老師先是分別從“沙盤游戲的起源和理論基礎”祖乳、“沙盤游戲作用機制和范圍內涵”、“認識沙盤游戲”和“沙盤游戲的分類”四方面向大家介紹了沙盤游戲的理論知識秉氧,然后列舉了幾個個案與學員們共同探討和互動眷昆。
▲正在認真聽課的學員們
沙盤游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紀初,其最初創(chuàng)意來源于1911年Wells的“地板游戲”;1929年,Lowenfeld在此基礎上發(fā)明了“游戲王國技術”;1966,Kalff將“游戲王國技術”與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相結合,同時借鑒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創(chuàng)造出一種更為成熟的心理治療的技術,并最終以“沙盤游戲”來命名汁咏。
此后亚斋,經過近40年來的發(fā)展,沙盤游戲的治療對象已不再局限于兒童攘滩,而是廣泛應用于成人心理治療中帅刊,一些臨床家也將該方法應用于非臨床人群。如:在學校漂问、家庭赖瞒、企業(yè)和團隊的組織和管理中的應用,整合了格式塔蚤假、催眠栏饮、角色扮演等方法。還有一些治療師在阿德勒自我心理學磷仰、家庭系統治療理論的背景下使用沙盤,使之越來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袍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