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行政劃分
州:長官稱州牧或者刺史绿聘,并非東漢一級行政劃分嗽上。在東漢早中期,州牧并沒有實權(quán)熄攘,只負責監(jiān)察兽愤。東漢晚期,漢靈帝為了鎮(zhèn)壓各地黃巾軍挪圾,賦予刺史或者州牧軍權(quán)浅萧,掌管一州軍政大權(quán)。
郡:郡長官稱太守哲思。東漢實行郡國并行制惯殊,郡、國(承西漢舊制也殖,為王子封地土思,由相治理)為一級行政區(qū)域。
縣:縣長官稱縣令忆嗜,第二級行政區(qū)劃己儒。
董卓本就是并州州牧,擁兵自重捆毫。
三公
太尉:掌管軍事
丞相:掌管政治
御史大夫:掌管監(jiān)察百官
八校尉
兩漢官職闪湾,以戍衛(wèi)京師為主要職責,多由宗室任職绩卤,其下兵多精良途样,優(yōu)于由犯人填充的部隊。
曹操便是八校尉中的典軍校尉濒憋,袁紹是中軍校尉何暇,當時的是上軍校尉是宦官蹇碩。
門閥VS軍閥
門閥:世代顯貴的家族凛驮。門裆站,門望(名聲),門第(貴賤等級);閥黔夭,閥閱(功績閱歷宏胯,古代仕宦人家的大門外有兩根柱子,左邊的柱子寫“閥”——功績本姥,右邊的柱子寫“閱”——經(jīng)歷)肩袍。
軍閥:擁兵自重的集團。
階層
東漢有三個階層:貴族(皇親國戚侯爵)婚惫、士族(望族氛赐,世代為官的讀書人)魂爪、庶族(漢族,讀書勸沒有為官)
于是讀書的世代讀書鹰祸,也世代做官甫窟。官越做越大密浑,書越讀越多蛙婴,如果還人丁興旺,再加上門生故吏遍天下尔破,就會形成特殊的家族和勢力集團街图,甚至壟斷仕途。
貴族懒构、士族餐济、庶族,是地主階級的三個階層胆剧。
問題是絮姆,這種區(qū)分有什么意義呢?意義就在于代表中華帝國的三個歷史階段秩霍。
不同于羅馬帝國從城邦起家篙悯,中華帝國系由邦國演變而來。邦國時代的天子铃绒、諸侯鸽照、大夫都是領(lǐng)主,帝國時代管理國家的卻是既無領(lǐng)地也不世襲的官僚颠悬。所以矮燎,邦國的統(tǒng)治階級是領(lǐng)主階級,帝國的統(tǒng)治階級是地主階級赔癌。這是第一點诞外。
第二,同為地主階級灾票,也有不同類型浅乔。最適合帝國制度的是庶族地主。因為庶族地主既無高貴血統(tǒng)铝条,又無顯赫門第靖苇,只能通過科舉考試進入政權(quán),反倒更能保證帝國的中央集權(quán)班缰、倫理治國和官員代理贤壁。最接近邦國時代的則是貴族地主,因為從貴族領(lǐng)主到貴族地主埠忘,原本只有一步之遙脾拆。所以馒索,邦國變成帝國,貴族領(lǐng)主就會變成貴族地主名船;而統(tǒng)治階級最終由貴族地主轉(zhuǎn)變?yōu)槭宓刂鞔律希瑒t是歷史的必然。
然而轉(zhuǎn)變需要過程渠驼,承前啟后的則是士族蜈块。士族看重門第像貴族,讀書做官像庶族迷扇,正好用來過渡百揭。所以,秦漢是貴族地主時代蜓席,隋唐和隋唐以后是庶族地主時代器一,二者之間的魏晉南北朝則是士族地主的時代。
袁紹代表的厨内,就是這個趨勢祈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