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市面上的書種類雖然繁多傀缩,但是稍一歸類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無非分為四種:成功學、故事會农猬、工具書和方法論赡艰。具體到每一本書來說當然會有高下之分,但是就這四種類別而言斤葱,實在難說誰好誰壞瞄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求而已。目前這四類書我都在閱讀苦掘,我的閱讀策略是“成功學'有病'的時候看换帜、故事會有節(jié)制地看、工具書用到的時候再看鹤啡、方法論要邊做邊看”惯驼。
《學會學習》就是我最近在看的一本方法論書籍。閱讀方法論書籍的時候要注意兩點:第一递瑰,方法論書籍必須要邊做邊看祟牲,無論是學習方法、時間管理還是投資理財抖部,看完書必須要進行實踐才會發(fā)生效用说贝,否則永遠只是紙上談兵;第二慎颗,書中的方法論必須要針對自身實際情況進行調整乡恕,完全的拿來主義往往是行不通的。
并不是所有的方法論書籍都符合以上兩點要求俯萎。有的書籍給出的方法論根本不具備可操作性傲宜,無法付諸實踐也就無法檢驗方法的有效性,這樣的書就是耍流氓夫啊;有的書籍提供的方法過于死板函卒,無法針對自身進行靈活調整,這樣的書就是雞肋撇眯。我一直特別推崇日本的方法論書籍报嵌,受日本實用主義的影響,日本此類書籍往往實用性高熊榛、接地氣锚国、操作性好,有那種老師傅手把手傳授来候,唯恐你聽不懂的感覺跷叉,《學會學習》就是這類日本書籍的典型代表逸雹,作者齋藤孝原本就是日本國內的暢銷書作者营搅。
在《學會學習》中云挟,作者提出要想掌握學習法,必須做到以下三點:明確自己的目的转质、找到適合自己性格特點的方法园欣、掌握“決勝球”,即首先弄明白為什么要學(why)休蟹,其次了解如何學習(how)沸枯,最后掌握學習的關鍵點(what),這就是著名的黃金圈理論赂弓。
我們通常只會去關注學什么绑榴,但實際上搞清楚為何去學,如何去學更為關鍵盈魁,沒有目標地盲目學習翔怎,是絕對學不好的,你的目標必須明確杨耙。你要確認自己學習的目的到底是需求還是純粹的喜歡赤套,比如說你考某個從業(yè)資格證是為了需要,你學習吉他是純粹的喜歡珊膜,最糟糕的就是你既不需要也不喜歡容握。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從認知自我到高效學習”,所以這本書的一個核心觀點就是我們必須在了解自我的基礎上才能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车柠。你使用的方法是否適合自己的性格剔氏,是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在指定具體的學習計劃時竹祷,一定要考慮自己的性格特征介蛉,冷靜地判斷該方法是否適合自己。比如請努力回憶一下自己的學習習慣溶褪、行動模式以及思維傾向币旧,你在什么時候最有干勁,你在什么地方學習注意力更加集中猿妈?
黃金圈理論給我最大的啟發(fā)就是要關注為什么學習和如何學習吹菱,特別是為什么學習這一部分是很多人都會忽視的,因此我在制訂一份學習計劃的時候彭则,首先我要說服自己“我為什么要學習這個鳍刷?”“我為什么能學習這個?”第一個是必要性俯抖,第二個是可能性输瓜。其次我們要注意目標的可行性,將任務分解成具體可操作的步驟,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尤揣。
這本書的第二部分集中介紹了16種不同的學習方法搔啊,這些都是作者通過閱讀大量材料總結出來的名人大家的學習方法,這對我來說是個意外的驚喜北戏。我平時喜歡閱讀傳記负芋,傳記中涉及到的學習方法也是我學習的重點,但是這些工作現(xiàn)在都由作者替我完成了嗜愈,而且比我自己總結得更加系統(tǒng)完善旧蛾。
無論你是什么類型的人,這16種學習方法中總有一款適合你蠕嫁。如果你是個注意力不集中锨天,容易受干擾的人,那么斯蒂芬金的“外界屏蔽法”一定適合你:選定一個能徹底屏蔽外界的地點與時間段剃毒,做到徹底投入绍绘、心無旁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迟赃,專心致志地學習陪拘,不完成每天的任務決不罷休,這樣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高密度的學習纤壁。如果你是個什么都想嘗試左刽,想走捷徑的人,那么你可以嘗試一下歌德的“限定法”:專注于一件事酌媒,斷絕其他干擾欠痴,眼觀六路,行為專一秒咨,行動的時候要學會限定一個方向喇辽,讓自己在這條路上與眾不同。
如果你很努力卻看不到成果雨席,那么就試試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法”菩咨;如果你想擺脫學歷自卑,試試本田宗一郎的“不請自來學習法”陡厘;如果你做事總愛找借口抽米,試試福澤諭吉的“切磋學習法”……這些方法的偉大之處在于很有針對性,沒有人是完美的糙置,我們總會有這樣那樣的缺點云茸,但這些學習方法正視了人類的弱點,讓你在克服自身弱點的同時進步前行谤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