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娄琉,粵語歌曲瘋魔全國役听,在外省的K歌房里,粵語歌曲的點唱率都是超高的一铅。外省朋友不揣冒昧陕贮,不管自己的粵語發(fā)音如何,都要唱粵語歌潘飘,香港的紅歌星都是大家追捧的對象肮之。很多外省人都努力學習粵語。記得那年我在西安KTV卜录,在西安小伙伴的一致要求下戈擒,唱了一首粵語歌,當中有幾句歌詞唱錯了暴凑,但小伙伴們渾然不知峦甩,聽的如癡如醉,唱罷现喳,聽眾們紛紛表示粵語太好聽了凯傲,作為一枚老廣,我覺得挺自豪的嗦篱。
粵劇冰单,是著名的廣府文化之一。我是從小聽著粵曲長大的灸促,奶奶和爸爸都是粵劇“發(fā)燒友”诫欠。《帝女花》浴栽、《紫釵記》荒叼、《牡丹亭驚夢》、《三笑姻緣》等等名曲真是繞梁三日典鸡,余音裊裊”焕現(xiàn)在的粵劇是青黃不接,很多老一輩的粵劇名伶已經(jīng)不在了萝玷,年輕一代的人對粵劇越來越不感興趣嫁乘,粵劇發(fā)展已出現(xiàn)斷層,粵劇精髓得不到傳承球碉,此乃廣府文化的一大缺失蜓斧。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發(fā)現(xiàn),粵語正在慢慢消失睁冬!
粵語作為廣州人的母語挎春,從秦朝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1928年國民政府訂立國語搂蜓,廣州話以一票之差敗給了北京話狼荞,證明粵語是具有相當大的影響力的。但隨著國家大力推廣普通話帮碰,很多年輕一代廣州人都已經(jīng)不說粵語了。如果有一天拾积,在廣州這座城殉挽,已經(jīng)沒有人說粵語了,這里還能否稱為廣州拓巧?
曾經(jīng)紅透半邊的粵語歌曲斯碌,現(xiàn)在已不復存在。香港歌星現(xiàn)在都唱國語歌肛度。大家回憶一下傻唾,《中國好聲音》已經(jīng)辦了好幾屆了,上臺唱粵語歌的歌手有多少個承耿?在臺上唱的粵語歌又有多少首冠骄?是聽眾不再喜歡粵語歌了嗎?還是說我們的歌手對粵語歌曲都沒信心了加袋?以前嗷嗷瞎唱粵語歌的勇氣都到哪去了凛辣?可能現(xiàn)在的人都學會了隨波逐流,都跟主流走职烧,自己都沒有方向感了扁誓!
反觀粵語的衰落原因,除了一些國政原因蚀之,如:在學校蝗敢,甚至幼兒園就不讓說粵語、廣州引進大量外地移民等等因素足删,我覺得廣州本土人更應該反思自身的原因寿谴。以前的粵語歌為什么會紅?請仔細看看以前的粵語歌詞壹堰,《神雕英雄傳之鐵血丹心》拭卿、《夕陽之歌》、《似水流年》贱纠、《有誰共鳴》峻厚、《滄海一聲笑》……這些耳熟能詳、紅遍大江南北的粵語歌谆焊,歌詞意境之深遠惠桃,音樂悅耳動聽,感染力超強,即使聽不懂辜王,你都會隨著音樂不由自主哼唱起來∨現(xiàn)在的粵語歌曲,請原諒我孤陋寡聞呐馆,不懂欣賞肥缔,總覺得噪音的成分大些,聽不清歌詞汹来,歌手一味炫技续膳,飆高音,而且飆高音也不是粵語歌手所長收班,你比不過少數(shù)民族歌手坟岔,沒意思!這可能比較對現(xiàn)代年青人的胃口摔桦,但總覺得沒有走心社付。我覺得音樂是人類最好的交流工具,最容易打動人邻耕,印度歌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鸥咖,雖然不知道他在唱什么,但總會不由自主的被他的歌曲所渲染赊豌。
粵語是古漢語扛或,很多古詩要用粵語來讀才有韻味。普通話讀古詩詞分不清平仄碘饼,粵語的入聲是與生俱來的優(yōu)勢熙兔。記得有一位香港梁姓學生因朗讀古詩詞出名,好多人覺得他朗讀時表情浮夸艾恼,覺得很搞笑住涉。我也上網(wǎng)看過,撇除梁同學的表情不說钠绍,但對于他用純正的粵語朗讀的古詩詞舆声,我覺得一點問題沒有,我給100分柳爽!如果讓現(xiàn)在的廣州學生媳握,同樣用粵語讀,有多少人會讀磷脯,而且能讀準蛾找,能讀出那種獨有的古韻呢?
弘揚廣府文化赵誓,保護我們的母語——粵語打毛,讓它能夠繼續(xù)傳承下去柿赊,需要更多的人去關注,需要大家付出行動幻枉,從“我”做起碰声!
最后跟大家說一下,我后面還會發(fā)表一篇用粵語寫的小文章熬甫,我第一次嘗試用粵語寫這么多字胰挑,真不容易。雖然讀起來有點燒腦罗珍,因為大家可能已經(jīng)習慣了普通話思維洽腺,說粵語沒問題,寫是真的費勁覆旱。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的公眾號(穿粵時光機),也歡迎大家留言核无,為弘揚粵語出一份力扣唱,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