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放棄過很多習慣铆铆,其中感到尤其后悔的是寫作。
倒不是寫得好傀顾,相反襟铭,我寫的東西都局限在個人很有限的認知和粗淺的感受中。大約三個月回頭看短曾,可能都讓自己感到幼稚得發(fā)笑寒砖。寫的東西也從不示人,只是當時的所思所感有種記錄的本能嫉拐,可能來源于初中在老師引導下記日記和周記的習慣哩都。
什么時候這種習慣就丟了呢?大約是在大學椭岩,那會準備考研茅逮,全心全意進入閉關(guān)修煉的模式。每天的生活很單一判哥,面對書本的知識考點献雅,實在沒有太多讓我感觸的東西。那時候塌计,沒有記錄也無不可挺身,畢竟考試在即。后來考上了研锌仅,節(jié)奏也慢下來了章钾,不知為何進入漸漸失語的狀態(tài),對越來越多的事物热芹,無話可說贱傀。回想起來伊脓,開始是失望的感受居多府寒,然后漸漸無力,無感,最后覺得這些都無關(guān)緊要株搔。到現(xiàn)在剖淀,我在讀博的海洋里嗆水了四年,身心疲憊纤房,對發(fā)生的事物的感知也同時自動屏蔽了這么久纵隔。這樣的潛移默化,對我來說似乎有著日漸顯著的危害炮姨。我不清楚自己的感受捌刮,更懈怠于表達,讓自己日漸失感剑令,心陷混沌糊啡。
我開始反思以前寫作這一習慣的意義。
這些文字的記錄吁津,有時是隨感棚蓄,有時是自省,有時微妙不可告人碍脏,有時宣泄或大發(fā)議論梭依。在這些記錄中,每次提筆相比之前會越來越順典尾,我的認知和感想會越來越具象役拴,是了解自己的一種方式。另外钾埂,感受這個東西河闰,在腦海中盤旋與在紙筆間流出有時并不完全一致,提筆之間似乎多了幾秒的沉淀褥紫,寫出來更符合本意姜性。寫得多了,回頭查閱的時候發(fā)現(xiàn)很有趣的:哦髓考,這個愚蠢不自知的人是我安磕睢?我曾經(jīng)有過這樣的感受鞍惫健儡炼?以前的我這么篤定,有方向有追求呢查蓉?有的時候也會因筆尖的描述乌询,記起一段模糊的舊時光,或者在當前的迷失中找到的原來方向豌研。
這個習慣的丟失是讓我后悔的妹田,寫作竣灌,重新喚起對事物的感知力,記錄生活秆麸,提點自己,請努力吧及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