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論語》
1. “不憤不啟击吱,不悱不發(fā)”——啟發(fā)性教學原則
2. 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鞏固性原則
3. “有教無類”——擴大教育的對象
4. “學而不思則罔瘟芝,思而不學則殆”——教學過程
5. “夫子循循然善誘人易桃,博我以文,約我以禮”——疏導原則
6. “知之為知之锌俱,不知為不知颈抚,是知也”
2
《學記》
1. “道而弗牽,強而弗抑嚼鹉,開而弗達” —— 啟發(fā)教學
2. “學不躐(liè)等” “不陵節(jié)而施”——循序漸進教學原則
3. “化民成俗贩汉,其必由學”“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教育和政治的關(guān)系
4. “時教必有正業(yè)锚赤,退息必有居學”“臧息相輔”——課內(nèi)與課外相結(jié)合
5. “教學相長”——新課程師生關(guān)系
6. “時過然后學匹舞,則勤苦而難成”——關(guān)鍵期;不均衡性
7. “長善救失” ——利用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3
《孟子》
1.“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线脚,三樂也”——最早把“教”和“育”連在一起
2. “惻隱之心赐稽,仁之端也;羞惡之心浑侥,義之端也姊舵;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寓落;是非之心括丁,智之端也”——性善論
4
《說文解字》
“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yǎng)子使作善也”——對教育的解釋
5
《荀子》
1.“生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惡焉”伶选、“生而有耳目之欲史飞,有好色焉”, “從人之性仰税,順人之情构资,必出于爭奪,合于犯紛亂理而歸于暴”——性惡論
2.“化性起偽”——教育的作用
3. “蓬生麻中陨簇,不扶而直吐绵,白沙在涅,與之俱黑河绽〖旱ィ”——環(huán)境在人身心發(fā)展中的作用
6
漢?楊雄《法言.學行》
“師者,人之模范也”——教師勞動的示范性特點
7
韓愈《師說》
“師者葵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角色
8
《中庸》
“博學之荷鼠、審問之句携、慎思之榔幸、明辨之、篤行之”——教學過程
9
朱熹《朱子全書》》
“寬著期限,緊著課程”——最早把“課”“程”兩字連用削咆。
10
杜甫《春夜喜雨》
“隨風潛入夜牍疏,潤物細無聲”——陶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