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8點坷随,我翻開《大家的日語》,自學第15課驻龟。
21點37分温眉,我開始讀《感官回憶錄》,提升寫作敏銳度翁狐。
23點10分类溢,我坐床邊讀《逃避自由》,見縫插針思考人生露懒。
23點56分闯冷,睡前刷手機,喜歡的公號推了新書單懈词,挑了2本蛇耀,京東下單。
12點23分坎弯,睡覺纺涤。
這是我2年前下班后的生活常態(tài):用書籍、網(wǎng)課抠忘、學習APP填充生活縫隙撩炊,日子似乎緊湊充實,有種奮發(fā)向上的未來可期褐桌。
我身體力行 “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學習上”衰抑,坐地鐵看書,洗澡聽書荧嵌,周末泡書店呛踊,做夢都在參加讀書會。
這樣的生活持續(xù)了1年左右啦撮,然后我崩潰了:
明明認真看了這么多書谭网,上了這么多課,怎么感覺我沒半分長進赃春?
都說21天養(yǎng)成一個習慣愉择,為啥我不僅一點不享受,反而還厭學了?
直到我讀到了jotform創(chuàng)始人Aytekin Tank的一篇文章锥涕,終于解答了我的困惑:
問題可能就在于:“我太愛學習了衷戈!”
學習已經(jīng)成為逃避現(xiàn)實
最高尚的借口
比如我,最高理想是做策展人层坠,我買了N本又貴又厚的書殖妇,什么《策展簡史》、《美術(shù)館破花!原來如此》谦趣、《策展人手冊》等等,在家各種研究座每,結(jié)果連個策展實習都沒申請過前鹅。
我總覺得自己還沒準備好。
現(xiàn)在去實習峭梳,只能打雜舰绘、跑腿,但我又不想犧牲寶貴的周末去做被人使喚的小嘍啰延赌,也不想因為懂得少被人笑話除盏。
而瘋狂看書給了我充分的心理慰藉:看叉橱,我在打地基呢挫以,我是真的在為未來轉(zhuǎn)行做準備。
結(jié)果是我準備了2年都沒付諸行動窃祝,而且時間拖得越久掐松,越感覺沒準備好。
后來我發(fā)現(xiàn)粪小,我不是沒做好轉(zhuǎn)行的準備大磺,我是不敢放棄沉沒成本,而所謂的“自我提升”正好可以麻痹自己探膊。
實際上杠愧,信息通訊如此發(fā)達的今天,學習早就變成世界上最容易辦到的事情之一:
網(wǎng)絡中各種7*24小時的學習課程從未間斷逞壁,穿著睡衣就可以學遍全世界流济。
但學得越起勁,就越可能成為你行動遲緩的遮羞布腌闯!
學得再用力
用錯方法都是白搭
以下是牛津大學教育學研究生院的一段課堂對話:
教授:“請簡單地解釋一下什么是絕對命令绳瘟。”
學生:“絕對命令是指哲學家康德在倫理學上的……"(以下省略幾百字概念背誦)
教授:“不錯姿骏。你每天學習多長時間糖声?”
學還:“最少6小時。”
教授:“那么第二個問題蘸泻,你為什么學習琉苇?”
學生:“……”
呃,這不就是我悦施?一陣瞎學翁潘,卻不知道學習的目的為何。
生活中歼争,很多人都在無意識犯這個錯誤拜马。
瘋狂學習之后,發(fā)現(xiàn)無論如何無法提高沐绒,浪費了很多時間俩莽,又傷害了自信,然后陷入自卑覺得自己什么都學不好乔遮,惡性循環(huán)扮超。
這是因為學習的方法根本就是錯誤的。
根據(jù)美國教育界常用的“布魯姆認知體系”蹋肮,我們平常學習時的“看書出刷、記憶”等方法,屬于“低層次思維”坯辩。
當然了馁龟,不打這些基礎就沒有思維的上層建筑,但時間一長就會覺得極度枯燥而無法堅持漆魔,很多人的學習之路就斷送在了這一步坷檩。
而學習效率最高的分析、評價改抡、創(chuàng)造則屬于“高層次思維”矢炼。
國家培訓實驗室(National Training Laboratories)做過的一個學習方法效果測試也給出了支持論證:
通過閱讀能吸收的知識僅為10%,而通過討論阿纤,實踐或向人講述的方式句灌,知識吸收率高達50%,75%和90%欠拾!
我們平時所謂的學習胰锌,基本上就在底層方法上徘徊魂莫。
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看了那么多書感覺還是又蠢又無知绍坝?因為看得越多,真正吸收的卻始終有限祟牲,能不挫敗么枷邪?
不要以為攻堅克難
自己就是個狠角色
曾經(jīng)我為了完成讀書計劃榛搔,跟進網(wǎng)絡班進程诺凡,加入各種打卡群、互助學習班践惑,對自己執(zhí)行軍事化管理腹泌。
我學習的原則只有一個:All in。
但漸漸我發(fā)現(xiàn)尔觉,這樣瘋狂地學習車輪戰(zhàn)并未如預期凉袱,度過瓶頸期即轉(zhuǎn)入正軌,而是越發(fā)沉重侦铜,最終放棄专甩。
波士頓學院的心理學教授Peter Gray認為,主動學習本就是人的天性钉稍,前提是你對它感興趣涤躲。
嬰兒看見父母走路,會自發(fā)嘗試贡未,跌倒無數(shù)次他們也不會沮喪种樱,而是越挫越勇直到真正習得。
因為它充滿好奇俊卤,此時學習是天性嫩挤,學會是目的,一切自然而然消恍。
直到這種天性被摧毀岂昭。
我們把孩子送到學校,然后糾結(jié)為什么他們不再主動學習了
——因為主動學習最核心的動力:好奇心哺哼,娛樂性佩抹,社會性都被剝奪了。
仔細想想取董,那些讓你反復崩潰的書和課程,有多少是你真正感興趣的无宿?
逼迫自己學習的負面體驗一旦積累過多茵汰,大腦就會抗拒合作,到后來孽鸡,即使是面對很感興趣的內(nèi)容蹂午,也提不起興致了。
所以彬碱,別覺得朋友圈打卡王都很強大豆胸,除非他真的正好學起來感到興致勃勃,否則就是在殺雞取卵巷疼,扼殺最珍貴的學習本能晚胡。
避雷,不是不學
是要巧學
當然了,這并不是鼓吹“讀書無用”估盘,只是天下“武藝”瓷患,總繞不過一個“巧”字。
以下提供一些巧學成才的好辦法:
極簡學習遣妥,“少即是多”擅编。
學習中最常見的陷阱,就是什么都想學箫踩,且希望都能徹底弄懂爱态。
結(jié)局通常是攤子越鋪越大,越挖深越無力境钟,最后傷及脆弱的自信心肢藐。
事實上大牛們都在反其道而行。
1997年喬布斯回到蘋果吱韭,上任即砍掉90%的產(chǎn)品吆豹,專注于其中1,2種;每年的百杰集思會理盆,他會問大家:
“我們下一步該做的10件事是什么痘煤?”
在大家提議、辯論猿规、確定這份列表后衷快,喬幫主會將后7件劃掉,然后宣布:
“我們只能做前3件姨俩≌喊危”
即便有顆探索全世界的心,也要明白:每一個階段只能專注于少量的幾個主題环葵。
別悶頭學调窍,去實踐,去創(chuàng)造张遭。
如果你不想變成那種“聽過很多道理邓萨,卻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的人,我建議你馬上行動菊卷。
通過討論缔恳,實踐和講述,你才能更快抓取吸收知識洁闰,而只有掌握高層次的思維技能(分析歉甚、評價、創(chuàng)造)扑眉,你才能真正體驗學習的快樂纸泄。
比如我想成為撰稿人赖钞,前2年看了很多寫作教程,練了很多筆刃滓,學得很辛苦仁烹,然而獲得的進步卻遠不及我成為領(lǐng)英作者3個月的收獲。
當然咧虎,很多時候機遇未到卓缰,你可能暫時沒機會輸出,那也可以把自己學到的講給他人聽砰诵。
參加讀書會征唬、辯論會都是比干讀書更優(yōu)質(zhì)的選擇。
畢竟理解和記憶只是基礎茁彭,實踐和輸出才是“升維攻擊”总寒。
要么選擇感興趣的,要么選擇亟待解決的理肺。
興趣是學習之母摄闸,想要事半功倍,就得“用愛發(fā)電”妹萨,此處無需贅述年枕,拿出追愛豆的勁頭,世界你都打得贏乎完。
然而生活中熏兄,并不是人人都能任性只學自己想學的,總有需向現(xiàn)實低頭的時候树姨。
那么試試這一招:不是以后找機會把學的東西用起來摩桶,而是為了用而學。
根據(jù)Situated Learning Theory(情境學習理論)帽揪,在限定時間內(nèi)解決一個“既有挑戰(zhàn)又能給你帶來成就感”的問題過程中硝清,“順便”去學習某個知識,效果是最好的台丛。
反過來講耍缴,如果一件事你真的不感興趣又必須學,不如先給自己一個很酷的任務挽霉。
比如不得不從零開始學習公文寫作,咋辦变汪?
——向領(lǐng)導要一個必須出成果的公文寫作任務侠坎。
你必然會十臉懵逼地開始,卻也絕對會躊躇滿志地完成裙盾。
為了交差或者得到認可实胸,你肯定要大顯神通去閱讀他嫡、挖掘、輸出庐完。
這是不是比你入職第一天就在辦公桌上擺N本公文寫作教程钢属,3個月過去卻只看完序言高效多了?
看到這门躯,你大概已經(jīng)明白淆党,我會感到迷茫,并不是真的因為”我太努力了”讶凉,而是我既沒找準努力方向染乌,也沒領(lǐng)會努力技巧。
人生的努力當然是永遠不嫌多的懂讯,但別人懂得坐車荷憋,而你只會跑,就是漸漸拉開差距的緣由褐望。
最后勒庄,希望大家都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適合的定位,另外給大家分享一個“新媒體學習”資料包瘫里,有興趣的點贊后私聊領(lǐng)取就可以啦实蔽。對自己的投資,才能做最大的贏家减宣,趁年輕的時候盐须,多了解多學點東西吧。掌握一個技能漆腌,等于比普通人多一份能做的事情贼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