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大一留學的兒子和我閑聊著导饲,突然問了句:“媽媽捞高,你想我嗎氯材?”
我哈哈大笑好奇反問:“怎么會突然想到這個問題了呢?”
原來是他的幾個同學都乘圣誕節(jié)放假回國棠枉,其中一位和我兒子吐槽說:“ 沒辦法浓体,我爸爸媽媽太想我,要我回去辈讶!”
知道答案后命浴,我又哈哈大笑反問我兒子:“你覺得呢?你希望我要怎么想你贱除?”
手機的那頭也傳來他會意的笑聲:“ 媽媽生闲,你過得很好,我們兩人這樣的模式也非常好月幌。我知道你的日子過得很舒坦碍讯,工作之余,看看書扯躺,寫寫文章捉兴,擼擼貓,和朋友喝喝下午茶录语,順便又去哪個國家晃一圈倍啥,你過得不要太幸福哦!”
我順勢調(diào)侃他:“若我過得不幸福澎埠,你能過得幸福嗎虽缕?”
“那到也是哦。蒲稳。氮趋。。江耀。剩胁。”兒子贊同祥国,隨后又閑聊一番昵观。
很多人說我過得幸福,完全不同于常人認知中唉聲嘆氣的單親媽媽系宫,更加會擔心單親媽媽培養(yǎng)的男孩索昂,是柔弱媽寶男形象。
兒子不足2歲時扩借,我?guī)еc其父親分居隨之離婚椒惨。年幼的孩子是否能幸福成長,是取決于養(yǎng)育者的幸福力潮罪。
幸福力并不是來自于一紙結(jié)婚證康谆,而是個人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领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