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前幾天帶孩子去公園玩旁理,路過一個空地碰到一個奶奶帶著她孫女,奶奶很熱情我磁,招呼我們一起玩孽文,兒子看到有個“小姐姐”驻襟,也很樂意停下來玩,可是很快我就不敢讓兒子和她們一起玩了芋哭。
? ? ? 兒子特別喜歡玩沙沉衣,剛好空地上有少許的沙子,于是他開始忙碌起來减牺,左手抓一把豌习、右手抓一把,小姐姐見狀也連忙加入到挖沙的行列拔疚,因為沒有帶玩沙工具肥隆,我就琢磨著用樹葉做兩個“勺子”給他們挖沙,還沒做好稚失,奶奶就開始制止小姐姐“別玩了別玩了栋艳,你看看你褲子都臟了”,小姐姐一臉不情愿地站在一旁句各。
? ? ? 這個季節(jié)嘱巾,樹上結(jié)的一粒粒小果子掉得滿地都是,兒子好奇地撿起來诫钓,撿完我鼓勵他朝遠處扔旬昭,看誰扔的遠,兒子樂得哈哈笑菌湃,小姐姐正想學(xué)著去撿问拘,一旁的奶奶立馬呵斥“不要撿,撿那個干什么”惧所。不僅什么都不讓她玩骤坐,還摘下樹上的枝條假裝要打她,只因為她“不聽話”下愈。我想我是他們“不聽話”的幫兇纽绍,我也無力改變奶奶的想法,趕緊找借口離開……
? ? ?什么是“不聽話”势似?什么是“聽話”拌夏?因為沙子臟,不玩沙就是聽話履因,玩了就是不聽話障簿?因為扔果子扔石子,大人覺得無聊栅迄,孩子干了就是不聽話站故?像大人那樣靜靜地坐著發(fā)呆才是聽話?可是他們是孩子呀毅舆,他們才剛剛接觸這個世界西篓,對世間萬物都是好奇的愈腾,他們用手、腳岂津、眼睛顶滩、嘴巴、耳朵寸爆、鼻子探索這個世界礁鲁,樹上掉下的葉子、地上的花草赁豆、淙淙的流水仅醇,就連小狗留下的糞便,都是他們探索的對象魔种,他們不知危險析二、不懼骯臟。而成年人在經(jīng)歷了幾十年的生存后节预,對這一切早已司空見怪叶摄,當(dāng)然什么都覺得“沒好玩的”,我們不應(yīng)該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衡量能玩和不能玩安拟,聽話和不聽話蛤吓。試問站在孩子的角度你“聽話”了嗎?
? ? ? 哲學(xué)家弗洛姆說過一句話糠赦,值得我們?nèi)ニ伎迹航逃膶α⒚媸遣倏v会傲,它出于對孩子之潛能的生長缺乏信心,認為只有成年人去指導(dǎo)孩子該做哪些事拙泽,不該做哪些事淌山,孩子才會獲得正常的發(fā)展。然而這樣的操縱是錯誤的顾瞻。
? ? ? ? 很多所謂的“不聽話”泼疑,就是因為孩子不接受成年人的“操縱”,例如我們經(jīng)常對孩子說“不要那樣玩”“媽媽說過…”“你要這樣”……可孩子是個有思想有血有肉獨立的生命體荷荤,需要我們真正尊重他的想法退渗,需要我們平等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