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個學生5歲,他媽媽跟我提到了問題疆股,跟你這邊的情況幾乎一樣费坊。
所以,這是一些實操之后的建議旬痹。
1.正確認識網絡資源和Ipad等工具附井。
二者都是好東西,好比“火種”和“取火器”一樣两残。
關鍵在于訓練這群10后正確地看待和使用火種永毅,避免玩火自焚。這應該是我們這代父母的必修課之一人弓。
2.解決“哭”的問題沼死。
其實問題的根源不在于ipad,底層邏輯還是在于孩子通過哭對家長進行要挾崔赌。
因此意蛀,問題可以換成“孩子不肯停止看電視“,”孩子不肯吃飯”峰鄙,“孩子非要買玩具”浸间,最終都以哭鬧的方式來跟家長PK。
所以吟榴,此處的關鍵點在于家長的態(tài)度魁蒜。
作為一個老師和家長,我自己一直以來的態(tài)度都是明確的 “I am the Boss, not you.” 讓孩子知道哭鬧無效吩翻,這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兜看。
3.跟孩子立界限。
接下去的問題就好辦了狭瞎,孩子知道哭鬧無效之后细移,他就會去自己尋找下一個有效的“得逞途徑”。
這個時候熊锭,“規(guī)則”就可以起到作用了弧轧。事先跟孩子制定規(guī)則雪侥,讓他記住這個重要原則:“規(guī)則”說了算,不是你說了算精绎,也不是爸爸媽媽說了算速缨。
規(guī)矩可以是這些:
設置規(guī)定的時間,比如每次課后可以玩20分鐘代乃,結束之后就收起來旬牲,可以使用鬧鈴協(xié)助。
結合課堂表現(xiàn)獎懲搁吓,比如網課上的好原茅,獎勵10分鐘,表現(xiàn)不好堕仔,減掉10分鐘擂橘。
一定要做到量化,比如課堂表現(xiàn)要用得分來評價好或者不好贮预,獎勵和懲罰一定要明確時長贝室,嚴格執(zhí)行契讲。
貴在堅持仿吞,其實就是回到第二點,父母的態(tài)度決定了成敗捡偏。只要堅持3-5次唤冈,一定就會有效果。
4.上述方法其實不止適用于Ipad使用银伟,很多學習習慣都可以通過上述原則訓練你虹。
目前,我自己的孩子快要3歲了彤避,每周兩次Ipad時間傅物,每次40分鐘(如果當周表現(xiàn)得好,會在額外獎勵一次琉预,反之則減掉一次)董饰。
小愛同學鬧鈴響起都會自己主動收起Ipad,告訴爸爸圆米,小愛同學說時間到了卒暂。而且這個方法,也在我的幾個學生家長的實操中得到檢驗娄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