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聽起來是一個飽含人情味的詞隆夯,聽著很感性钳恕,很容易令人覺得與理性無關。
要討論它與思考之間的關系蹄衷,似乎是很難立足的忧额。
也許另外一個詞聽著更明白,叫做“政治正確”愧口,或者更接地氣一點的有“三觀正”睦番。不過,這些詞在我看來對獨立思考的力度都是不足夠的耍属,唯獨“善良”是我能想到的力道最接近的詞了托嚣。
公共事件發(fā)言中的“政治正確”(注意,這個詞在各種語境下的意思會不同)厚骗,似乎是對真相常保一種中立式地懷疑示启。其暗含的預設:“吃瓜群眾很難有機會了解真相”,幾乎是顛撲不破的领舰。在這種預設下,做出與主流價值或者普世價值相匹配的發(fā)言則屬于政治正確的范疇提揍,或者煮仇,“更加政治正確”的保持沉默。
“三觀正”這個詞本身非常不正浙垫。
我們這討論的三觀指世界觀刨仑、人生觀、價值觀夹姥,這也是最常用的解釋。但這個最常用辙售,對于一些經常將“三觀”掛在嘴上的人來說,也是一時答不上來的旦部。這樣的人去談三觀正祈搜,本來就是一種自欺欺人较店。而當你對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內涵有更清晰的理解之后容燕,“正”或者“不正”這種說法究竟有多不準確也就不言自明了。沒有所謂的“三觀正”蘸秘,三觀合的確是有可能的,所以在求偶的過程中寻咒,如果你非要扯上三觀灰粮,我強烈建議你用“三觀合”取代“三觀正”這種又紅又專的詞,否則你遇到一個覺得自己凡事正確的配偶也不足為奇粘舟。公共發(fā)言也要對“正”敲警鐘,“正”不如說政治正確柑肴,許多人因為和他人三觀不合而攻擊對方,并號稱自己三觀正适秩,這種行為很低俗的,也是經不住理性考量的秽荞。而極度的政治正確就是大迂腐抚官,與獨立思考也沾不上邊。
講個雖在身邊凌节,卻不及網上熱鬧的故事。我所在的城市杭州朴上,發(fā)生了一件引發(fā)廣泛關注的慘案卒煞,一個幸福的五口之家,除了在外地的父親之外,母親與三個孩子全部葬身火海酵镜。
火災案的網絡輿論中出現(xiàn)了一次大規(guī)模的爭議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名叫“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的網民垢粮,在“采訪”綠城后靠粪,私下與一些加V賬號聯(lián)系,聲稱受害者家屬勒索綠城占键,往全是同情的輿情中投入了一枚炸彈。這件事以爆炸式的“一個孩子要求賠償一個億”開始君仆,以一地雞毛結局牲距。
對了解情況的朋友我不用多說,對不了解情況的朋友牍鞠,一言半語也講不清楚,值得注意的是难述,“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在激起大規(guī)模聲討后,仍然堅持自己的“不能只有受害方一種聲音”的立場店读。
這個立場看起來并沒有多大的問題攀芯,單拿出來說甚至能得到大多數(shù)主張言論自由的思想先進的朋友的支持。但對于這樣的情況和這樣的人敲才,我還是想勸上一句:
不要讓你的立場影響你的理性择葡。
一地雞毛過后,一個有點理想的記者寫下一篇頗具有英雄主義和隱喻的文章阻星,聲稱“你極樂世界成佛萬人敬仰,我五行山下作妖千夫所指”妥箕,聽著像一去不歸的壯士。我在里面窺見的全是煽動性和悲劇英雄附體的神秘吸引力坎吻,很難想象這是一個主張?zhí)栒俅蠹依硇园l(fā)言的人宇葱,我內心本能滋生出了一絲毫無理智來由的敬仰和同情。與此同時他把自己的人設調整鷹犬黍瞧,作為與感情泛濫者——他口中的圣母形成對照。我知道您机,這不是理性年局、理想,這是為了立場操縱人性某宪。
而我相信,一個人圈定立場的一刻兴喂,就是他思考的死亡時間。一個妖以“作妖”為不懈地堅持畏鼓,也永遠當不上英雄壶谒。
這些年多少偶像死于公共事件?撇開烏合之眾的吐沫星子淹死的和某種“莫名死因”的不說汗菜,多少人殺到最后姿態(tài)丑陋,令人懷疑人生巡揍,恐怕多年后當事人自己回顧也想上去給自己一個大嘴巴子菌瘪,丟了姿態(tài)。公共事件之所以謀殺“偶像”并非因為真相探索之艱難,而是多因為他們對個人立場的過度維護顯然已經超出理性范疇弊添,這種沖突又在表演與抵抗的過程中更加戲劇般荒誕捌木,以至于最后丟盔棄甲的把一種近似于“不善”的人類本能暴露在大眾面前,自此舊的形象死去钮莲。
那么怎么樣才能“善”于發(fā)言?
一:對自己的立場保持克制
有心理學家做過實驗极舔,認為人不可能真正的改變自己的觀點链瓦,人習慣找證據支持自己已經形成的觀點,哪怕這種觀點建立在本能或者其他一些更可笑的認知之上慈俯。在提及這條的時候,大多數(shù)人認為理性的做法是放棄說服他人卖子。恰好刑峡,很多公共發(fā)言都是為了闡明一件事情,說服的力道很足突梦,如果放棄“說服”的沖動,幾乎可以笑看人生了刊懈。所以我們還需要保持另外一種理性娃闲,就是對自己的立場時刻保持克制。要記得自己在什么情況下可能是錯的皇帮,真正的道理,一定會有一個前提來圈定其適用范疇,否則就是信仰了。
二:盡全力理解他人的立場瓢娜。
我曾經是一個叛逆的人礼预,至今仍然如此。但在許多年的實踐與體會當中托酸,我認為“試圖理解他人”可以說是一件回報率非常高的事情。
首先谷丸,當你試圖理解他人立場应结,對方會更謹慎的發(fā)言,有更高的可能會推進有效的討論鹅龄。你會驚訝你投入的理解很快換來對方的冷靜。
其次迎卤,真正的含義往往在字面之外玷坠,當你習慣分辨字面背后的意思,是一種社會化學習的成功侨糟,是謂閱人。
再次不同,理解是一種涵養(yǎng)溶耘,也就是說先“涵”后“養(yǎng)”,不僅僅理性層面會得到提升(思考的深度由反面意見推薦是很常見的)凳兵,充實與堅定的滿足感會滋潤心靈的狀態(tài)。
寫在最后:
有些東西的確具有煽動性也對你的思路有沖擊饭望,像是快樂與悲傷無法避免。
獨立思考铅辞,需要對這種沖擊即克制又理解。
克制是因為這樣的事情發(fā)生在你身上苇倡,你對自己的理性程度不能輕易給出滿分囤踩。而理解是,這樣的事情也發(fā)生在他人身上堵漱,有時候所言并非本意。如果試圖交流寥粹,盡量引導雙方進入“賢者”的模式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