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張問:“十世(1)可知也扯饶?”子曰:殷因(2)于夏禮恒削,所損益(3)可知也池颈;周因于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钓丰。其或繼周者躯砰,雖百世,可知也携丁∽列”
【注釋】
(1)世:古時稱30年為一世。也有的把“世”解釋為朝代梦鉴。
(2)因:因襲:沿用李茫、繼承。
(3)損益:減少和增加肥橙,即優(yōu)化魄宏、變動之義。
感悟:子張問孔子:“今后十世(的禮儀制度)可以預(yù)先知道嗎存筏?”孔子回答說:“商朝繼承了夏朝的禮儀制度宠互,所減少和所增加的內(nèi)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繼承商朝的禮儀制度方篮,所廢除的和所增加的內(nèi)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名秀。將來有繼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況藕溅,也是可以預(yù)先知道的匕得。”
時代再變巾表,基本的做人道理不變汁掠。損也罷、益也好集币,基本要義不變考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