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最近票房大火特火,獲得第16屆中國動漫金龍獎最佳動畫長片獎金獎、最佳動畫導演獎扇丛、最佳動畫編劇獎筒严、最佳動畫配音獎丹泉;還將代表中國內地參選2020年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原最佳外語片)。
我又刷了一遍電影鸭蛙,談談自己的感悟摹恨。(劇情就不再贅述了)
這個電影,講了兩個孩子的故事娶视,一個“熊”孩子晒哄,一個“好”孩子。
熊孩子是哪吒肪获,電影中的他有著一個“顛覆性”魔童臉譜寝凌, “面目可憎”的他有不符于年齡的神力。被結界日日困在家中孝赫,偶爾偷摸出來就鬧得天翻地覆较木,雞飛狗跳,人仰馬翻……是個令人人頭痛的混世魔王青柄,整個陳塘關的百姓都怕他伐债。偶爾做點好事预侯,也是好心辦壞事。從不服從老師管教峰锁,逃學叛逆萎馅;他還會毀滅陳塘關,帶來災難虹蒋。他是不折不扣的“熊孩子”校坑。
好孩子是敖丙,他眉目俊朗千诬,舉止優(yōu)雅歪沃,家世顯赫(龍王太子)踊东、有一個真才實學、道貌岸然的師傅(比哪吒的師傅太乙靠譜多了);身上背負著家族“望子成龍”(這個是真的成龍)的期望华弓。這明顯是個聽家長的話萨惑,聽老師的話隔心,不負大家期望的的“好孩子”掠剑。
可這個世上真的有好孩子和熊孩子的區(qū)別嗎?沒有盘榨。這個世上沒有熊孩子喻粹;即便有,也是被原來的好孩子被“熊家長”草巡、“熊老師”守呜、“熊社會”“熊”出來的。
哪吒生而為魔嗎山憨?不是查乒。他是“被魔化”的。人們對于哪吒的害怕更多是出于一種成見郁竟,是的玛迄,成見。因為他是魔丸轉世棚亩,于是就順理成章覺得他是妖怪蓖议,雖然大多數(shù)是“人云亦云”;順理成章認為他會禍害四方讥蟆,順理成章覺得應該人人得而誅之……哪怕他去捉妖了勒虾,也會被人們認為是他在撒謊,他在禍害攻询。
那从撼,一個孩子面對這樣的成見能怎么辦呢州弟?就是用自己所能的最原始的方法反抗钧栖,成為“熊孩子”低零。于是,更多的人喊他“熊孩子”了……惡性循環(huán)拯杠。一個 “熊孩子”孩子就這樣出現(xiàn)了掏婶。
注意兩個細節(jié)。
之一:小時候的哪吒偷跑出去和一個什么都不懂小屁孩玩毽子潭陪,玩的開心時被“妖魔化”雄妥,這是不是“熊孩子”的開端呢?
反思:我們社會上依溯、學校中那些被天天掛在嘴邊的“熊孩子”什么時候開始“熊”的呢老厌?是不是因為和小哪吒一樣的一件小事呢?
之二:敖丙和哪吒玩了一次毽子黎炉,被哪吒認為是唯一的朋友枝秤,他是多么渴望認同啊慷嗜?
反思:我們給過“熊孩子”們認同的機會嗎淀弹?
慶幸的是,父母沒有放棄他庆械,老師沒有放棄他薇溃,最終用愛,拯救了哪吒缭乘。哪吒成為了英雄沐序。完成了救贖。雖然有些老套堕绩,可難道不是這樣嗎薄啥?不需要這樣嗎?
套用一句更老套的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沒有愛不好的熊孩子”逛尚。
再看看敖丙垄惧。故事的最后,這個好孩子為什么會因為哪吒的一句話就放棄一切绰寞,舍卻生命到逊,舍卻龍族萬年的期冀,去幫助哪吒滤钱?很多網(wǎng)友評論說這個情節(jié)有些突兀觉壶,突兀嗎?不件缸,相當合理铜靶。探究一下青春期孩子的成長的心理歷程,看看那么多大學生們考上大學后自暴自棄的新聞——那么多“好孩子”為什么一下子就突然變成“熊孩子”了他炊?
敖丙的身上背負著家族的期望争剿,就像現(xiàn)在孩子們擔負著家長“成龍成鳳”的重壓已艰,帶著“好孩子”的面具,中規(guī)中矩的活在家長蚕苇、老師的世界哩掺,他們內心的苦悶甚至比哪吒更甚!哪個孩子不叛逆呀涩笤,叛逆是成長的必經之路嚼吞,不過,有些孩子隱藏的深些罷了蹬碧〔涨荩可以好不夸張的說:每個好孩子的心中都有做個熊孩子的夢想!“萬龍之甲”是保護恩沽,更是束縛呢蔫。所以,一旦逃離了“萬龍之甲”飒筑,那些“天之驕子”表現(xiàn)的更加極端片吊,更加不堪。
所以敖丙协屡,用生命的代價做了回“熊孩子”俏脊。敖丙幫助哪吒,固然有友情的可貴肤晓,誰說不是對規(guī)劃好的人生的逃避呢爷贫?誰說沒有“全校第一名逃課”般的竊喜呢?
?
沒有什么好孩子和熊孩子补憾,有的是“好大人”和“熊大人”漫萄;有的是“好教育”和”熊教育”。
畫蛇添足:
一些觀感:
之一:十年磨一劍盈匾,特效精美腾务,良心制作,網(wǎng)上評價削饵、幕后爆料很多岩瘦,不多言。
之二:把故事講好是好電影的基礎窿撬。只追求“大場面”启昧、“特效”是沒有生命力的,比如以前的《x極》劈伴。故事的可讀性才是生命力的基準密末。其實這樣的體裁,故事不好講;大家都熟悉的劇情严里,改動的太離譜新啼,大家不認可;照搬原著吧田炭,劇情沒有吸引力师抄;忠于原著的精神漓柑,又得講出新意教硫,“舊瓶裝新酒”不好把握;《哪吒》故事講得不錯辆布,把握住原故事哪吒性格中的“抗爭”主題重新創(chuàng)作瞬矩,看似改動很大,保證故事的新奇性和吸引力锋玲;其實哪吒還是那個“抗爭”的哪吒景用,只不過“剔骨還肉”的形式改變了而已,核心性格特征沒變惭蹂,原故事屬于哪吒的“不屈”和“反抗命運”的精神也沒變伞插。這一個熟悉又新鮮人的思路為改編名著提供了一個模例:抓主題不變,講新的故事盾碗。
之三:“封神宇宙”的開啟媚污。中國那么多的古典文學,隨便拎出來一個廷雅,比漫威的北歐神話耗美、本土漫畫、希臘神話航缀、日本動漫等大雜燴要豐富的多商架,就看怎么用了。用好“封神榜”吧芥玉。拭目以待蛇摸,但愿順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