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回老家,從鄉(xiāng)下帶來了不少竹筍脚猾,也分了一些給我們葱峡。鄉(xiāng)下的綠色食品果然是不一樣,味道可比街上賣的好得多了龙助。鮮甜砰奕,脆嫩,有一股自然的清香味道提鸟。吃起來仿佛讓人回到了那些在故鄉(xiāng)度過的美好歲月军援。
故鄉(xiāng)的竹子一年四季都是翠綠的,無論何時何地称勋,都是一片動人的風景胸哥。從小我就是喜歡竹子的,雖然那時還不懂得竹子的風骨赡鲜,不知道它所蘊含的雅致空厌,只是覺得竹子是那么地優(yōu)美,竹林里是那么地清爽干凈银酬,就連風吹竹葉沙沙響那聲音都是非常地美妙動人嘲更。
故鄉(xiāng)的竹子有好幾個種類。人們種在村子旁邊的多數是麻竹和丹竹揩瞪,山上野生的有簕竹和一種我叫不出名字的姑且稱之為野竹吧赋朦!不同的竹子形態(tài)不一樣,作用也是各不相同的李破。
麻竹是最壯的一種竹子宠哄,大的有成人的胳膊腿那么大。長得也高喷屋,能有好幾層樓高呢琳拨,不過正因為太大太高,它一般很少挺得直腰屯曹,總是弓著背狱庇,竹梢彎彎的惊畏,隨著風一搖一擺。它就像一個負擔過重的中年人密任,肩上的擔子很沉很沉颜启,但是它絕對沒有那么輕易被壓垮。
麻竹的竹筍是非常受歡迎的浪讳。和書上說的春筍不太一樣缰盏,故鄉(xiāng)的麻竹筍是屬于夏天的。尤其是在每一年的暑假淹遵,大大小小的麻竹筍在幾場大雨后口猜,就冷不丁地從地里冒出來迅速長高,大約長到五六十厘米高的時候透揣,就得把它砍下來了济炎,要不就得長老了,啃不動辐真,只好任由它繼續(xù)長到十幾米高變成一根大竹子了须尚。
砍下來的麻竹筍不是全部都可以吃的。得先把它的外殼一層層剝掉侍咱,直到露出包裹在竹殼里白白的肉耐床。竹筍的上半截一般比較嫩,可以切成片或者絲放在鍋里焯一遍水楔脯,再用清水泡上一夜撩轰,去掉苦味,就可以用來炒肉了昧廷。蘇東坡曾說竹筍炒肉是讓人既不會俗也不會瘦的美味钧敞,確實如此。
竹筍的下半截一般比較老一點麸粮,直接炒著吃并不是很美味。但是用來腌制酸筍卻是極好不過镜廉。手巧的女人們用干凈的刀把竹筍切片或者切絲弄诲,用清水泡上一夜去掉苦味,再把竹筍放進壇子里娇唯,加上一點點鹽齐遵,把壇子密封,大約過個十天半個月塔插,壇子里的竹筍就變酸了梗摇。這個過程最重要的是千萬不能沾上一點點油,要不竹筍就會腐爛想许,酸筍就做不成了伶授。做成了的酸筍不沾油的話断序,吃上一年也不會變壞。平時煮湯煮粉燜肉糜烹,放上一點酸筍违诗,味道太鮮美了,而且還開胃疮蹦。大人小孩都愛诸迟。當然胃酸過多或者體質虛弱的人不宜多吃。
麻竹除了給我們貢獻它的鮮嫩的竹筍愕乎,其實全身都是寶阵苇。記得小的時候,故鄉(xiāng)家家戶戶的人幾乎都會做編織感论,不管是藤編還是竹編绅项,竹子都是必不可少的。鄉(xiāng)下人日常用的簸箕笛粘,籮筐趁怔,扁擔,哪一樣不是竹子做的薪前?
記得爺爺的手特別地巧润努,他不僅會編織大大的籮筐裝谷子裝豆子用,還會編各種各樣小的物件示括,形態(tài)各異铺浇,有方形的,有圓形的垛膝,橢圓形的鳍侣,甚至有六角形的。我們小時候裝玩具(這些玩具可能就是一些木頭吼拥、釘子之類的東西倚聚,不是真正的玩具。)的筐子凿可,還有睡覺的搖籃惑折,都是爺爺純手工制作的。甚至我們去買鹽枯跑,也是裝在一個竹編的小籃子里惨驶。只可惜,爺爺去世多年敛助,我們也搬了幾回家粗卜,他當年編織的東西竟然一樣也沒留下了。隨便哪一樣不是一件工藝品澳苫鳌续扔!
孩提時候玩得最多的是麻竹的竹殼攻臀。那個竹殼怎么玩呢?麻竹每長高一節(jié)测砂,就會自然脫落一片竹殼茵烈,竹殼外面有一層細細的絨毛,如果不小心摸了竹殼又去摸皮膚砌些,那可癢了呜投。我們到竹林里撿上幾個沒有被風刮破也沒有被其它東西劃破的竹殼,小心地用爛毛巾把它的絨毛擦掉存璃,就拿到隔壁的陳奶奶家仑荐。陳奶奶是個殘疾人,卻會給我們做漂亮又實用的竹殼鏟斗纵东。她把竹殼尖而小的那一邊剪掉粘招,再用剪子從小的那邊中間剪大約四五厘米,然后把它對折縫起來偎球,再把邊緣修剪一下洒扎,一個漂亮的竹殼鏟斗就做好了。
小孩子拿著竹殼鏟斗可以做什么衰絮?除了鏟沙子泥巴袍冷,最主要的是干凈的竹殼鏟斗是可以拿來幫別人的忙。那時候的孩子都很勤快猫牡,不用大人們趕著也會幫忙干活胡诗。夏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收獲的谷子淌友,花生煌恢,玉米,黃豆震庭,芝麻瑰抵,全都在街道上曬著∑髁可是六月的天孩兒的臉谍憔,剛才還艷陽高照,過了幾分鐘就可能烏云密布主籍,一場急雨過后,又是火辣辣的太陽了逛球。每年這時候千元,哪家沒有過一天收收曬曬的經歷呢?不管哪一家曬東西颤绕,在手忙腳亂地收東西的時候幸海,男女老幼都會自動幫忙的祟身。這時候,孩子們的鏟斗就能發(fā)揮作用了物独。大人們用大的竹鏟斗袜硫,孩子們用小的竹殼鏟斗,哪一次不能趕在下雨前把東西收拾好呢挡篓?
麻竹是那么地有用婉陷,和故鄉(xiāng)的生活息息相關。而丹竹官研,它的形態(tài)和它的名字一樣的美秽澳。它沒有麻竹那么高大,也沒有麻竹那么粗壯戏羽。它就像一個窈窕淑女担神,時時擺弄著它那誘人的腰肢。而且它的葉子也特別翠綠始花,顏色更加清新妄讯。綠色的竹竿上還蒙著一層淡淡的白,更加增添了它的詩意酷宵。
我對丹竹最深的印象是丹竹心亥贸,就是竹葉還沒展開的時候,像一根根細細的針蜷縮著忧吟。輕輕一拔砌函,就可以把它拔出來。記得小的時候溜族,上火了讹俊,大人們都是拔幾根丹竹心,煮水給小孩子喝煌抒,據說是可以治肺熱咳嗽的仍劈。丹竹心煮的水有一點淡淡的清香,也有一點淡淡的苦味寡壮,不過加上一點點冰糖贩疙,那味道就好多了。
至于簕竹况既,身上長滿了刺这溅,孩子們可不喜歡玩。而且大人們嚇唬小孩子總是說你不聽話棒仍,哪天我去砍一根簕竹鞭子回來悲靴,一抽一把肉。小孩子們似乎被嚇得全都變得乖乖的了莫其。所以癞尚,被用麻竹鞭子或者丹竹鞭子抽打的孩子不少耸三,用簕竹鞭子打的卻從沒聽說過。
山上長的野竹比丹竹還纖細浇揩,即使是小孩仪壮,拿著一把輕便的刀,也幾乎可以一刀把它砍斷胳徽。平時积锅,它也就可以曬干了用來燒燒火,或者圍圍園子膜廊,如果愿意用它來搭建一間小屋乏沸,也未嘗不可。
不過它的竹筍爪瓜,又是另一種美味蹬跃。據說新鮮的山竹筍是不好吃的。山上的瑤族人把它們砍下來切成一筒一筒铆铆,同樣的焯過水蝶缀,再泡水。然后用竹篾串起來薄货,一串串掛起來翁都,經過風干,經過秋霜谅猾,它的味道就不一樣了柄慰。過年的時候把它泡軟了,撕成一條條税娜,放油炒坐搔,真是美妙無比【淳兀可惜概行,現(xiàn)在的野竹越來越少,懂得吃的人越來越多弧岳。這野竹筍干的價格飆升得厲害凳忙,我已經很多年沒得吃過了。
不管是哪一種竹子禽炬,它的翠綠總是四季不變的風景涧卵。故鄉(xiāng)的竹子一節(jié)節(jié)的長高長大,就像故鄉(xiāng)的小孩一年年的長高長大腹尖。故鄉(xiāng)的竹子長高長大也不會離開故鄉(xiāng)柳恐,除非它化身為竹制的工藝品。而故鄉(xiāng)的孩子長高長大了,卻一個個張開有力的翅膀胎撤,向更高更遠的地方飛去!當他們飛越千山萬水断凶,當他們在異鄉(xiāng)看見那一抹熟悉的翠綠伤提,他們才會想起,那個叫故鄉(xiāng)的地方认烁,也有一抹翠綠肿男,而那一抹翠綠中,藏著許多溫馨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