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兩則據說很好笑的熱搜翠语,Sir實在沒笑出來。
#葛優(yōu)隨機問乘客認識他嗎#?
不認識葛優(yōu)财边,不知道他的作品肌括,其實也沒啥,畢竟也不能要求人盡皆知酣难。
但這是件很好笑的事嗎谍夭?
Sir沒get到,甚至想起了最近時不時聽到的奇談怪論憨募,什么“(和郭敬明比)陳凱歌以前都拍了啥”“(和現在流量比)周杰倫數據為啥那么差”紧索。
另一個。
#愛情公寓5預告片#
預告片拍的仿佛是參加了一場《吐(洗)槽(白)大會》菜谣,很多人看了表示好敢說珠漂,好能自黑啊。
連這樣的敏感點都敢提——
嗯尾膊,該提的都提了媳危,就是只有抄襲不提。
這就是Sir為什么說“不好笑”冈敛。
因為當沒心沒肺的嘻笑日益成為主流待笑,too young的觀眾已經開始忘記。
有一種笑聲抓谴,消失了暮蹂。
而我們寞缝,是真切聽到過的。
今天Sir必須舊事重提仰泻。
說說它“從哪來第租?”“到哪去?”“然后呢我纪?”——
情景喜劇慎宾。
30年前的11月。
北京友誼賓館浅悉,有說有笑趟据、煙霧繚繞的客房中擠著八位壯漢。
鄭曉龍牽頭术健,迎來了兩位關鍵角色:王朔&馮小剛汹碱。
一件事,攢劇本荞估。
鄭曉龍開宗明義:“之前拍的那部劇咳促,是讓人哭的,這回咱們這個是讓人笑的勘伺」蚋梗”
前者,哭得蕩氣回腸飞醉。
是在不久之后上映冲茸,火遍全國萬人空巷的《渴望》。
而后者缅帘,笑到了今天轴术。
是葛優(yōu)表情包來源之一的《編輯部的故事》。
當時情景喜勄瘴蕖(sitcom)概念尚未引入中國逗栽,《編輯部的故事》有一個近似的定義:室內劇。
在攝影棚里完成80%的拍攝失暂,室外戲僅作過場彼宠。
為什么非要在室內稽物?
沒啥不好意思說的盐欺,就是窮。
室外環(huán)境復雜、雜音大宣肚,在當時的拍攝環(huán)境下同期錄音成了最大難題,保持拍攝進度也不容易悠栓。
鄭曉龍說:“室內劇是個新品種霉涨,多機切換按价,現場錄音,成熟了3天就出一集戲笙瑟,投資小見效快楼镐,觀眾愛看,關鍵是要有好故事往枷】虿”
作為室內喜劇,沒有宏大背景當噱頭错洁,也沒有跌宕起伏的角色命運留懸念秉宿,看上去的確簡單。
而能使出勁的地方屯碴,就在那桿筆上——
靠貼近社會的故事拿人描睦。
靠風趣幽默的語言取勝。
△ 馮小剛
草長鶯飛的八十年代末导而,九十年代初忱叭。
從晚會相聲到電影銀幕,所有喜劇類型都背負上了同一個使命:諷刺今艺。
《編輯部的故事》也不含糊韵丑。
一本地攤雜志,偏取名《人間指南》虚缎。
六位編輯“有意人間指南埂息,無奈人各東西”。
好漢全憑一張嘴遥巴,知心大姐李冬寶(葛優(yōu) 飾)千康;
思想開放有腔調,心高氣傲的戈玲(呂麗萍 飾)铲掐;
窩囊駛得萬年船拾弃,一絲不茍劉書友(張瞳 飾);
馬列思想不滑坡摆霉,名譽政委牛大姐(童正維 飾)豪椿;
有錢能使他推磨,八面玲瓏于得利(侯耀華 飾)携栋;
還有身居主編搭盾,審時度勢,給這幫人精兜底的老陳(呂齊 飾)婉支。
或許年輕的觀眾會想鸯隅,這情景喜劇的“頭啖湯”為何讓一幫編輯部耍筆桿的窮酸文人給喝了。
該劇誕生于1991年,恰逢文學最吃香蝌以,也最受關注的年頭炕舵。
詩人海子去世兩年,留下:面朝大海跟畅,春暖花開咽筋。金庸盜版小說盛行,惹得王朔都要battle徊件。
開個玩笑奸攻,當時相個親都要說自己會寫詩,愛讀書虱痕。
編輯部看似高端精英舞箍,其實市井流氣。
比嘻哈仔更real皆疹,比《奇葩說》更敢說疏橄。
以至于在劇集開播前的審片會,直接引起了有關方面的“特別重視”略就,甚至被判為“精心炮制的一部毒草”捎迫。
消息不脛而走,馬上引起有關方面的很大不快表牢。有些居然認為這是藝術中心精心炮制的一部毒草窄绒。一些人甚至給張永經老局長寫信,說他糊涂崔兴,不注意晚節(jié)彰导;一時間《編輯部的故事》陷入了被封殺禁播,甚至要追查創(chuàng)作動機的險境敲茄。
馮小剛《我把青春獻給你》
第一集位谋。
編輯部人心渙散,主編老陳計上心頭堰燎,假戲真做來了一場“換屆選舉”掏父。
“頑固派”捷足先登,圍著領導猛拍馬屁秆剪,左右圣意赊淑。
“改革派”糧草先行,直接曉以利弊仅讽,強壯隊伍陶缺。
這里面的話,影射了多少事情洁灵?
你自己慢慢體會吧饱岸。
而今天我們早已習慣了有喜劇,無諷刺的事實。
淡忘了在那雞毛蒜皮伶贰、語境錯位的安全空間里蛛砰,揭不得的丑罐栈,較不得的真黍衙。
不光大膽,還要前衛(wèi)荠诬。
劇中涉及的版權問題琅翻、民間科學家、“假”人工智能......
至今還在現實中上演柑贞。
你或許還不知道方椎。
“情景喜劇”,這四個字就是由王朔從Sitcom(Situation Comedy)直譯而來钧嘶。
距離嚴格意義上的情景喜劇棠众,《編輯部》就差一步。
籌備階段有决,王朔與朋友交流了一個想法:
咱也在包袱口上加點笑聲闸拿?
這位留美歸來的朋友好言相勸:“情景喜劇既然是第一次做,就一定要真帶觀眾书幕,不能隨便加入罐頭笑聲新荤。”
因為缺乏現場操作經驗台汇,“笑聲計劃”放棄苛骨。
Sir嚴重懷疑是否是出于私心。
一年后苟呐,這位朋友就把這殺手锏用到了自己的劇中痒芝,拍出了中國第一部的情景喜劇。
沒錯牵素。
他就是英達吼野。
第一次把中國的真·觀眾,第一次請進了電視劇的攝影棚两波。
同為本劇策劃的王朔瞳步,在酒桌上起了劇名——
《我愛我家》。
最初英達覺得腰奋,這是個病句:“應該是‘我愛我的家’啊单起。”
沒想到劣坊,它竟能變成了讓中國人念叨了26年的國民Slogan嘀倒。
最初的想法也只有一個:把美式情景喜劇帶到中國。
沒想到,開始即是巔峰测蘑。
豆瓣評分9.3分灌危,國產家庭類喜劇排名第一,成就了70碳胳、80勇蝙、90后的共同回憶。
一套國產情景喜劇的“制作規(guī)范”挨约,被英達立穩(wěn)了味混。
可以容納現場觀眾的攝影棚置景,現場采集觀眾笑聲诫惭;每集結束后的NG翁锡、花絮集錦。
還有最重要的——
通過一個小故事夕土,看見社會各個橫斷面的千姿百態(tài)馆衔。
英達,攜手編劇梁左怨绣,用120集的故事包羅社會萬千角溃。
一部中國90年代的社會動態(tài)圖鑒:下海經商、氣功迷信梨熙、彩票獎券开镣、沖出亞洲走向世界......
△ 出演氣功大師的,正是那位司馬南
如果你能猜全下面這些大腕的名字咽扇。
......那確實該注意養(yǎng)生了邪财。
圓圓:媽!今天演出都誰去了质欲?全是大腕兒吧树埠?
和平:也沒什么,也就是阿敏阿玉阿英嘶伟,阿東阿歡阿慶怎憋,還有說相聲的阿昆阿鞏阿文,演小品的阿宏阿山阿丹九昧,唱大鼓最大的腕兒就數我啦绊袋!?
當然,圓圓的偶像就不用猜铸鹰。
沒錯癌别,是張國榮。
有一個不得不說的故事蹋笼。
哥哥本尊差一點就作為“飛行嘉賓”出現在劇集里展姐。
導演英達和張國榮出演《霸王別姬》相識躁垛,英達存了念想,很早就邀請對方客串圾笨。
而且時機也有教馆,張國榮剛好來北京參加某個歌唱比賽的評委。
陰差陽錯還是錯過了擂达,空余靚照土铺,讓人唏噓。
這個花絮間接證明了該劇網羅最多明星谍婉,制造最嗨娛樂效果的“野心”舒憾。
擺明了讓普通觀眾樂镀钓,還有野心穗熬?
注定它的開局,無比艱難
第一次熒幕亮相丁溅,是在香港中文衛(wèi)視(鳳凰衛(wèi)視前身)唤蔗。
北京衛(wèi)視沒播幾集,便收大量觀眾寄來的舉報信窟赏,指出:諷刺退休老干部妓柜。
于是播了6集,便草草停播:“低俗”“無聊”“不入流”涯穷。
在《成都晚報》的一項年終盤點中棍掐,《我愛我家》被評為了“年度最差電視劇”。
一方面拷况,新的形式需要時間消化作煌。
另一方面,還是它的“清醒”與“狡猾”赚瘦。
第九集粟誓,Sir至今印象深刻。
老賈一家出了件大事:鬧老鼠起意。
看到家人都治鼠不力鹰服,機關干部退休的傅老自己琢磨出了一個以鼠滅鼠法:“不光是打架,還得挑動它們自相殘殺......”
具體辦法揽咕,Sir不打出來悲酷。
看完你就明白,原來“笑里藏刀”還有這個意思——
當然亲善,喜劇是讓讓人笑的藝術设易。
笑聲過后。
值得回味的逗爹,終究是苦辣酸甜的人情冷暖:
和平織了一百多集的毛衣亡嫌;墻上的那副“老驥伏櫪嚎于,志在千里”;傅老余音繞梁的奇怪笑聲......
直到20多年后挟冠,躺遍全網的葛優(yōu)于购。
時間,像對英達開了一個玩笑知染。
它不斷證明著《我愛我家》高度肋僧,也不斷令這高度更加難以翻越。
“英氏京腔喜劇”沒有停下油門控淡,開始了戰(zhàn)略布局嫌吠。
我們的目標是讓每一個臺都有自己的情景喜劇,讓每一個觀眾在每天的任何時間掺炭,打開電視機都能找到一個情景喜劇辫诅。
英達成立公司,引進新人涧狮。
老人也不消停炕矮。
王朔在文中寫到:
……正是這種勤奮和努力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愉快,同時也損害了梁左先生的健康者冤。他用透支自己向社會付出肤视,直到生命的最后幾天他仍在工作。(2001年病故)
總之涉枫,市場讓情景喜劇進入到可持續(xù)生產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邢滑。
結合英達自身留學經驗創(chuàng)作的《中國餐館》。
從干部家庭走向百姓人家的《閑人馬大姐》愿汰。
還有講述東北后工業(yè)時代的《東北一家人》困后。
一句對白,一秒對號入座尼桶。
“哎呀操灿,小偉,你咋又不沖便所捏泵督?”
△?下崗待業(yè)游手好閑趾盐,“始祖老舅”牛小偉
2000年后。
CCTV8的情景喜劇小腊,CCTV3的小品集錦幾乎分庭抗禮——
爭搶著中國人的飯桌救鲤。
不見《我愛我家》,但“罐頭笑聲”遍地開花秩冈。
上海的《老娘舅》本缠,廣東的《外來媳婦本地郎》,陜西的《西安虎家》入问,湖南的《一家老小向前沖》......
△?《西安虎家》
終于丹锹。
中國情景喜劇稀颁,快速地在繁榮中走向泡沫。
投資者眼前是一筆明賬——
小投資楣黍、高回報匾灶、生產周期短。
創(chuàng)作者眼前是一條捷徑——
模式固定租漂,套路性強阶女,門檻難度低。
然而哩治。
立住的角色秃踩,就那么兩三個。
重復的套路业筏,卻被不斷重復著憔杨。
第一部就有180集的《馬大姐》,也被狗尾續(xù)狗尾驾孔。
管完了閑事當黨員芍秆,講完了新傳還當超人惯疙?
眼看出現頹勢翠勉,英達狠了狠心。
又吃了一回螃蟹霉颠。
以“抗日神劇+情景喜劇”的詭異組合对碌。
搞出了“中國式虎口脫險”的高級算法——《地下交通站》。
Tui蒿偎,我啐他一臉狗屎
收視成為一時黑馬朽们。
但在今天,這部別出心裁的《地下交通站》早已被同時期的另一部作品掩蓋诉位。
也是回蕩至今的一聲絕響骑脱。
沒必要賣關子。
《武林外傳》苍糠。
橫空出世叁丧,20萬人打出9.5分。
再絕塵而去岳瞭,國產情景喜劇的最后驚喜拥娄。
為無數人向往的江湖縹緲,立下了一個腳踏實地的定義——
同竿ぃ客棧六個人坐在一起稚瘾。
嗑瓜子,你損我姚炕,我損你摊欠。
大膽解構經典丢烘,諷刺隱喻現實,手有余香的人情味......
該夸的都被夸凈了些椒。
Sir就說點現實的——錢铅协。
80集《武林外傳》,總投資1000多萬元摊沉。
窮到什么水平狐史?
全組最高片酬,閆妮说墨、沙溢一集2000塊骏全。
被導演尚敬要求聲音洪亮,把“排山倒耗岣”喊破嗓子的姚晨姜贡,一集只有1000。
片酬如此棺棵,剩下的能省則省楼咳。
布景、服裝烛恤、道具......甚至稱不上經濟適用性母怜。
但省料不省功。
“寫劇本還房貸”的笑談背后缚柏,是寧財神殫精竭慮的苦功苹熏。
當《武林外傳》原定40集的,被延長為80集時币喧,對兌水深惡痛絕的寧財神轨域,狠狠頂了下來。
一個個包袱杀餐,玩命磨干发。
前40集寫得特別順,到60集后史翘,體力開始跟不上枉长,最后20集是咬著牙寫出來的。
以至于恶座,寧肯不寫搀暑,也不忽悠。
最后20集跨琳,寧財神一度寫不動自点,劇組只好整整停工一個月。
出于自嘲脉让,第77集里句號扮演的捕頭桂敛,取名謝步東——“寫不動”的諧音功炮。
最終留下一句,“前八十回 完”术唬。
劇中薪伏,小郭問秀才:你長這么大,有過絕望嗎粗仓?
秀才說:那種想哭哭不出來的感覺嫁怀。
戲外的“秀才”,寧財神對當時的影視劇行業(yè)也很“絕望”:
有過那么一會借浊,我答應一個劇組寫劇本塘淑,幾十個人就等著我開工呢!他們催得越急我寫得越慢,腦子里跟八寶粥似的,咕咕嘟嘟糊里糊涂的抖甘。每寫一句話,腦子里就要跳一下捌治,后腦勺也要發(fā)蒙,那種想哭又哭不出來的感覺纽窟,真的沒法說肖油。
《武林外傳》的成功是背后創(chuàng)作者受苦捱窮,拼出來的“爆款”师倔。
對比同行构韵,同時期的情景喜劇沒有了這才華、心氣兒的“兜底”趋艘,諸多問題早已暴露得一干二凈。
集數動輒上百凶朗。
《家有兒女》兩年出四部瓷胧,一共367集。
評分從8.7棚愤,硬生生拖到了6.4搓萧。
更有甚者,一部搞出了365集的天文數字宛畦。
兌水明目張膽瘸洛。
在Sir的印象中,在CCTV8見識過在十幾分鐘的正戲過后次和,補上將近十分鐘的幕后花絮湊時長反肋。
雷同題材重復。
固定人設踏施、相似套路石蔗,類似的題材扼殺了最后的新鮮感罕邀。
光是描寫北京胡同生活的,Sir隨手一搜——《巴哥正傳》《低頭不見抬頭見》《小房東》《雞毛蒜皮沒小事》......
通通驗證失效后养距,只剩下了垂死掙扎诉探。
以前我們有的是《編輯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兒女》。
現在我們有的還是《編輯部的故事》《炊事班的故事》《家有兒女》……
下的崽子棍厌。
△ 《家有兒女初長成》《新編輯部的故事》《衛(wèi)生隊的故事》
死灰復燃肾胯。
說明是已經真的沒有了新柴。
你說它耘纱?
踩著美劇肩頭阳液,向你迎面抄來的《愛情公寓》。
Sir一次又一次地聽到過“模仿論”:
不揣炕。
模仿的階段帘皿,國產情景喜劇在《我愛我家》時已經完成了。
然而《我愛我家》又抄過誰呢畸陡?
Sir一次又一次地聽到過“情懷論”:
“無論如何鹰溜,謝謝給我?guī)磉^的笑聲《」В”
不曹动。
給你青春帶來笑聲的,是《老友記》《老爸老媽的浪漫史》《IT狂人》《生活大爆炸》……
只不過因為你的青春晚來了一步牲览,所以認錯了情懷墓陈。
《愛情公寓》真的能稱之為“國產”情景喜劇嗎?
而哪怕它再火第献,又真的能續(xù)上國產情景喜劇的薪火嗎贡必?
又或者說,當我們在網絡段子和快手抖音中樂不思蜀的時候庸毫,還會有人想要再現國產情景喜劇榮光嗎仔拟?
曾經,有過飒赃。
英達:我第一個嘗試了情景喜劇利花,就好比點了一堆篝火燒得很旺,然后我走了载佳。后來一看要滅炒事,往里面續(xù)柴火的人太少了,所以我要自己回來接著再往里續(xù)柴火蔫慧。
逐漸挠乳,無望。
而再然后?
在別樣喧鬧的笑聲中欲侮,Sir想起了那一句話崭闲。
余華在小說《許三觀賣血記》結尾寫的:
“這就叫屌毛出得比眉毛晚,長得倒比眉毛長威蕉〉蠹螅”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