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太多的選擇,太多的糾結
有一位名叫布里丹的英國哲學家驾茴,養(yǎng)了一頭毛驢盼樟。每天,哲學家都會向附近的農民買一堆草料來喂這頭驢子锈至。
有一天阻塑,來送草料的農民出于對哲學家的崇拜献雅,給這頭驢多送了一堆草料。這下可好,把這頭驢給為難壞了杆煞。這兩堆草料看上去差不多,數(shù)量沼死、新鮮度劫瞳、形狀、顏色都沒太大差別砚婆,驢不知道今天該吃哪一堆草料械拍,最后被活活餓死了。
這就是著名的“布里丹毛驢效應”装盯,說的是人們在做選擇的時候坷虑,左右遲疑,搖擺不定埂奈。聽起來很極端吧迄损,誰會因為選擇多了,活活被餓死呢账磺?
毛驢的故事人人知道,雖然很多時候人不會那么蠢,但是糾結最后的選擇真的不會很好
因為選擇必然有代價,人天生短視,經常為了眼前茍且放棄詩和遠方
自己的經歷16年工作的選擇,2份工作,薪資一樣,只是一份前3月80%,但是自己喜歡的金融行業(yè)而且是自己面試進入,真本事,收到offer很是高興,如果沒有選擇多好,出現(xiàn)了一個選擇,一份新的機會,推薦的,高大上的上市公司福利待遇很好,關鍵是直播項目,屬于傳媒娛樂類,我很不喜歡,因為在一個游戲娛樂公司呆很久,發(fā)現(xiàn)自己的真好愛,學習和金融
糾結最后為了那3個月的20%選擇了傳媒娛樂,雖然有很多別的理由什么上市公司更好,更了解.....結果是失敗的,追風結果是裁員,然后找工作,因為以前工作的經歷,再次進入了娛樂直播,錯誤真的一步步
我的錯誤很多人也一樣,糾結不可怕,可怕是后悔
所以需要一個方法
“10:10:10定律”芹敌。什么意思呢共屈?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如果你做了這個選擇党窜,10分鐘后你會怎么想拗引?10個月后你會怎么想?10年后你會怎么想幌衣?
每次選擇要常用不要只考慮10分鐘一個月,考慮一年后自己還高興嗎,10年呢?明白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