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期
總編輯:任凱曄 總監(jiān)制:王俊
執(zhí)行主編:趙新發(fā) 編輯:伊一 沫沫
采編:景昭君 王穎
"大荔棗農——趙海"
農業(yè),在渭南這片土地上木羹,是一個亙古不衰的話題,從遠古時代開始触趴,在跨越了幾千年的時空中终畅,渭南作為一座農業(yè)城市,歷來在各朝各代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坦辟。這片位于黃河刊侯、渭河、洛河三流交匯的沃土锉走,在經歷著歷史長河滄桑巨變的同時,也孕育了一方勤勞藕届、聰慧挪蹭、樸實、果敢的渭南人休偶。
趙海(老趙)今年52歲梁厉,是大荔縣羌白鎮(zhèn)一位普通的棗農,爽朗耿直的個性,熱情又好客词顾。當我們驅車40多分鐘趕到他家里的時候八秃,他們夫妻二人早已等候多時。因為事先已經有過溝通肉盹,老趙的兒子作為聯(lián)絡人為我們的拍攝工作做了很好的鋪墊昔驱。他的妻子看到我們,也熱情地招呼著上忍,雖然只是初次見面骤肛,卻沒有半點陌生的感覺。
此時才是上午七點窍蓝,如果是平時可能我們還在夢鄉(xiāng)里優(yōu)哉優(yōu)哉地酣睡腋颠,而平日里老趙夫婦都會在太陽升起的前后,趁著天氣還算涼快多做點農活吓笙。特別是這仲夏時節(jié)淑玫,早上五點多起床干活是常有的事。
老趙有兩個兒子面睛,如今都已經長大成人絮蒿,有了自己的生活。孩子們都很爭氣侮穿,也很少讓他們老兩口操心歌径。前些年孩子要上學,夫妻二人除了打理自家的幾畝農田也做過其他的營生亲茅,開過商店回铛、做過工藝品、賣過衣服克锣。雖然也算是一個地道的農民茵肃,但在種植冬棗這件事上卻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門外漢。
大荔冬棗這幾年名聲鵲起袭祟,知名度也越來越高验残,閑不住的老趙不愿意成了孩子的負擔,和妻子一商量就干脆地種了幾畝冬棗巾乳。這雷厲風行的脾氣秉性您没,倒也符合關中漢子的性格特點,說干就干胆绊,一點不拖泥帶水氨鹏。
但冬棗的種植是一項技術要求極高的工作,那時候也沒有專業(yè)的技術指導压状。由于技術不過關仆抵、經驗不足等諸多因素,導致老趙的棗樹出現(xiàn)了很多問題。但他愣是憑著一股不服輸?shù)膭帕统螅稽c點摸索舔糖、學習、研究莺匠、總結金吗,樹死了就重新再種上,甚至學會了通過上網來查詢資料慨蛙、聽課辽聊,想盡各種方法學習冬棗的種植和管理。
功夫不負有心人期贫,在經歷了漫長的學習和積累跟匆,如今的老趙已經成了一名“資深棗農”,雖然他只有七八年種植和管理冬棗的經驗通砍,但冬棗作為一種近十年才引進的作物品種玛臂,如此豐富的經驗足以讓他自豪了。
自從兩個孩子因為上學的緣故離開家之后封孙,家里的工作便只能是他們夫妻二人通力合作來完成了迹冤。相比前些年,現(xiàn)在的日子要寬裕的多虎忌,孩子們也曾經想讓他們搬去一起住泡徙,但他們始終覺得離不開這片土地。在他們看來膜蠢,城市里的生活雖然很舒適堪藐,卻比不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來得踏實,畢竟做了大半輩子農民挑围,割舍不下農村的愜意生活礁竞,還有對街坊四鄰的情誼。
冬棗發(fā)源于山東沾化杉辙,是無刺棗樹的一個晚熟鮮食優(yōu)良品種模捂,也是公認的、品質最好的鮮食棗品種蜘矢。不過自從大荔冬棗種植成功后狂男,因為大荔縣深處內陸,背靠華山品腹,有黃洛渭三河環(huán)繞并淋,在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之下,光照時間更加充足珍昨,晝夜溫差更大,提供給冬棗成熟和糖分累積的時間更加充裕,再加上規(guī)范化管理镣典,大荔這邊的冬棗在六七月份就有極少量的棗子成熟兔毙,等到了八月份,就是大荔冬棗大量成熟的季節(jié)兄春。
在我們拍攝的時候澎剥,老趙家的冬棗還沒有進入成熟期。只是這種特別顯得矯情的果子赶舆,雖然口感極佳哑姚,卻不能任其野蠻生長。除得天獨厚的基因優(yōu)勢芜茵,冬棗的管理也是極其嚴苛和復雜叙量。冬棗上市的時間集中在八、九月份九串,但棗農卻要幾乎全年無間歇打理绞佩。
我們跟隨老趙來到他的棗園,這是一種利用鋼結構和塑料膜搭建的農業(yè)設施大棚猪钮,聽說僅這一座設施大棚的建設成本就得10多萬品山。剛到地里,老趙夫婦便打理起那些肆意生長的樹枝烤低,用繩子把樹枝的方位固定死肘交,以便讓果子獲得充分的光照,也方便日后采摘扑馁。
冬棗如今是大荔縣的名片涯呻,全縣種植面積超過30萬畝、年產量28萬噸檐蚜、產值30億元魄懂。冬棗又分為大棚棗、溫棚棗和室外棗闯第,其中品相最好的就是這種溫室大棚里種出來的冬棗市栗。溫棚棗成熟快,比大棚棗早成熟一個月咳短,價格上的差距也很大填帽。
或許大荔縣天生就是冬棗生長的絕佳區(qū)域,所產冬棗皮更薄咙好,質地更加脆甜篡腌,糖分累積的更加充足,而七八月份勾效,絕大多數(shù)地區(qū)還處在高熱時節(jié)嘹悼,因此冬棗的需求量更是供不應求叛甫,而中高端水果市場就已經讓大荔冬棗占據(jù)了一席之地。所以便有不少嘗過大荔冬棗的人調侃道:大荔讓冬棗變成了“夏棗”杨伙!
大棚冬棗很難管理其监,由于棗皮太薄、易破限匣,在摘棗的時候必須戴手套抖苦。雖說大棚棗也需要水分,可是如果溫度過大又會造成棗子開裂米死。既要保證溫度锌历,又要保持濕度,通風便成了必不可少的條件峦筒。所以究西,冬棗特別矯情,容不得半點疏忽勘天。
經過幾年的積累怔揩,如今老趙在冬棗的管理上頗有心得。從春天上棚開始脯丝,摘芯商膊、開甲、疏果宠进、摘果晕拆,果子賣完又要施肥、澆水材蹬、剪枝……冬棗天生的富貴命实幕,自然也少不了棗農盡心盡力地打理。也正是因為這樣堤器,才成就了大荔冬棗的優(yōu)良品質昆庇。
臨近中午,氣溫開始越來越高闸溃,大棚里已經熱得像蒸籠一樣整吆。棚外都炎熱難耐,棚內的情形可想而知辉川。老趙像是已經習慣了這樣的溫度表蝙,碩大的汗珠從額頭一顆顆往下掉,但他還是堅持完成了計劃中的工作才從像桑拿房一樣的大棚里走出來乓旗。在接近40度高溫的天氣里府蛇,棚外顯然比棚內涼快得多。
像這樣的高溫天氣屿愚,中午是沒有辦法作業(yè)的汇跨,通常老趙會在上午盡可能多地工作一會务荆,中午或是在家里休息,或是去親戚街坊家走動走動扰法。一直到下午天氣開始轉涼蛹含,我們又跟著老趙去了村子西邊的另一片棗園。大概是在城里待久的緣故塞颁,這里的蚊子像是家里來了客戶一樣,熱情地一擁而上吸耿,很快我們身上裸露的地方便留下了它們熱情的印記祠锣。
而老趙和他的妻子,不知是不是見慣了這種場面咽安,絲毫沒有半點異動伴网,而是雷打不動地做著自己的工作。跟拍了一天妆棒,我是帶著一陣好奇和狂喜而來澡腾,卻并沒有太多讓我欣喜的事情發(fā)生。如果用三個詞語形容棗農一天的生活糕珊,我會選擇用辛苦动分、單調、乏味來形容红选。
大概有很多和我同樣想法的人吧澜公!在離開了農村很多年之后,幾乎很少再有機會回到田間喇肋,去感受那種最純粹的生活坟乾。我們已經習慣了周末的慵懶和舒適的空調,并做著各種將來要在城市中定居的設想蝶防。而農村甚侣,這個貫穿在中華文明幾千年歷史中不可磨滅的符號,卻在和我們漸行漸遠间学。
臨行時殷费,老趙送了我們很遠,我們也聊了很多菱鸥。我突然想起我的父輩宗兼,雖然如今的農村早已翻天覆地,現(xiàn)代化農業(yè)的進程也正在加快氮采,可也正是因為如此殷绍,那鐫刻在心底的記憶,卻突然清晰起來鹊漠!謝謝你主到,老趙茶行!
*《渭南人的一天》是渭南首家以影像的方式紀錄渭南人和事的紀實類、原創(chuàng)型自媒體平臺登钥。我們計劃每年至少完成100篇與渭南人有關的專題報道畔师,欄目以全面展現(xiàn)渭南人自信、自強牧牢、堅韌看锉、樂觀的人文精神為己任,弘揚正能量塔鳍,力爭為構建和諧渭南貢獻一份力量伯铣。《渭南人的一天》獨樹一幟轮纫,每一段文字腔寡、每一張圖片、每一段視頻都堅持原創(chuàng)掌唾,并根據(jù)欄目發(fā)展的需要放前,不斷自我調整和完善,力爭將其打造成渭南新媒體領域的新生力量糯彬。
(如需轉載請在后臺留言獲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