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偶然翻書,看到了一篇文章,是文言文《種樹郭橐駝傳》作者柳宗元,這篇文章早在高中時期便已經在課本中學過炒事,重讀后腦海里浮現(xiàn)卻是另一篇是現(xiàn)代文《桃花心木》。于是一場跨越千年的對話蔫慧,便開始了挠乳。
01獨釣寒江雪的老翁
唐朝中期,長安城邊上有一個以種樹為生的人名叫郭橐(tuó)駝姑躲,生卒不詳睡扬,世人只知他姓郭,因患了脊背彎曲的病黍析,脊背突起而彎腰行走卖怜,就像駱駝一樣,便稱為橐駝阐枣。久而久之人們便都忘記了他本來的姓名马靠。因為他種的樹成活率高且形態(tài)優(yōu)美,京城里的富人便爭相在他這里采購蔼两,同行的人就算模仿他的種樹的方法也達不到他的技術虑粥。
有人好奇的向他討教是否有什么種樹的絕技,郭橐駝說哪有什么絕技宪哩,我只不過是掌握了樹木生長的習性,順應他的天性罷了第晰。讓樹根舒展锁孟,培土平均再將土夯實,一旦將樹木種好后茁瘦,就不要再去擔心和憂慮他的生長品抽,讓樹木自行感受四時的變換,受到風吹雨打的考驗甜熔。
有的人種樹看上去非常勤勞圆恤,在早晨去看了,在晚上又去摸摸腔稀,已經離開了盆昙,又回頭去看看羽历。更嚴重的,甚至掐破樹皮來觀察它是死是活著淡喜,搖晃樹根來看它是否栽結實了秕磷,這樣樹木的天性就一天天遠去了。雖然說是喜愛它炼团,這實際上是害了它澎嚣。
郭橐駝是否真實存在已不可考了,但作者柳宗元卻已名留青史瘟芝。
柳宗元者易桃,“唐宋八大家”之一也。出生于唐朝中期世家名門锌俱,少有才名晤郑,早有大志,文采斐然嚼鹉,政績卓著贩汉。二十一歲便參加永貞革新,觸犯了士大夫和統(tǒng)治階級的利益后锚赤,改革失敗被貶永州匹舞、柳州。即使身處坎坷也從未忘記為官一任的職責线脚,教化百姓赐稽,維護地方。大概他的一生可借用范仲淹的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浑侥,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來總結姊舵。
這篇《種樹郭橐駝傳》大概寫在永貞革新前夕,作者借用種樹人的經驗寓落,以一個底層老百姓的角度側面反映了括丁,統(tǒng)治階級過分的發(fā)號施令后,借關心百姓的名義實則勞民傷財伶选。那些官吏喜歡不斷地發(fā)號施令史飞,好像是很憐愛百姓,但最終治民反而擾民仰税。早上催促耕地构资,中午勉勵種植,晚上督促收獲陨簇,早些煮繭抽絲吐绵,早些織你們的布,養(yǎng)育小孩,喂大家畜己单“η裕’一會兒打鼓招聚大家,一會兒鼓梆召集大家荷鼠,百姓停止勞作去慰勞那些小吏尚且不得空暇句携,又怎能使民繁衍生息,使民心安定呢允乐?既困苦又疲乏,矮嫉。
柳宗元運用“養(yǎng)樹”與“養(yǎng)人”互相映照的寫法,把種樹管樹之理引申到吏治上牍疏,細細品讀其中韻味蠢笋,也是十分有深刻。
02和時間賽跑的少年
桃花心木是一種特別的樹鳞陨,樹形優(yōu)美昨寞,高大而筆直。而種樹人的育苗并沒有規(guī)律厦滤,有時隔三天援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掏导;澆水的量也不一定享怀,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趟咆。
種樹不是種菜或種稻子添瓷,種樹是百年的基業(yè),不像青菜幾個星期就可以收成值纱。所以鳞贷,樹木自己要學會在土里找水源。我澆水只是模仿老天下雨虐唠,老天下雨是算不準的搀愧,它幾天下一次?上午或下午疆偿?一次下多少咱筛?如果無法在這種不確定中汲水生長,樹苗自然就枯萎了翁脆。但是,在不確定中找到水源鼻种、拼命扎根的樹反番,長成百年的大樹就不成問題了。”
“如果每天都來澆水罢缸,每天定時澆一定的量篙贸,樹苗就會養(yǎng)成依賴的心,根就會浮在地表上枫疆,無法深入地下爵川,一旦我停止?jié)菜瑯涿鐣菸酶嘞⑿āP叶婊畹臉涿缜薰保龅娇耧L暴雨,也會一吹就倒值依∑耘荩”
林清玄,從小就在語文課上學過他的課文愿险,他運用簡明的語言颇蜡,用平淡的語氣,像一位講故事的老者辆亏,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他對人生的解讀和認識风秤,醇厚雋永的情感,在平易中有著感人的力量扮叨。他用自己的方式以優(yōu)美的語言向世人闡釋了佛學禪宗和人生哲學缤弦。
初學《桃花心木》我尚在小學,一篇篇幅不長的短文甫匹,一個“奇怪”引出種樹之道甸鸟,一個“不確定”引發(fā)育人之理。
高中時讀到《種樹郭橐駝傳》的時候每每聽到老師的解讀兵迅,竟發(fā)現(xiàn)文章的意味如此熟悉抢韭,種樹與育人的道理結合起來,如今深深思考恍箭,也不難理解為何這篇課文是朗讀并背誦全文刻恭。
柳宗元用自己的一生闡述了中國士大夫憂國憂民的為官之道,就算處江湖之遠扯夭,仍位卑不敢忘憂國鳍贾。
大抵上在不得志的人中,總會在另一個領域有所造詣而千古流芳交洗,如李白骑科、杜甫、蘇軾构拳、陸游咆爽。與柳宗元一道被貶的還有劉禹錫梁棠,如今想來,倘若當時永貞革新沒有失敗斗埂,歷史的走向又是否會發(fā)生一個改變符糊?可以肯定是我們不用背誦《陋室銘》了。
03還是要讀點子歷史
今天的我們站在歷史的制高點呛凶,用上帝視角放眼望去歷史長河男娄,無論是“商鞅變法”、“王莽改制”“王安石變法”漾稀、“萬歷新政”還是“戊戌變法”那些失敗的成功的改革模闲,都是時代的先行者和開拓者敢于突破陳規(guī)力求變革的勇士,歷史功績我們無法以專業(yè)的角度評判县好,但沉舟側畔千帆過围橡,病樹前頭萬木春,一切自然有發(fā)展規(guī)律缕贡。
其實不只是樹翁授,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晾咪,學會把很少的養(yǎng)分轉化為巨大的能量收擦,努力生長,能經得起生活的考驗谍倦,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塞赂,順應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只要做著正確的事一定會越走越穩(wěn)昼蛀。我們躬身入局宴猾,不就是在事上磨煉嗎?
柳宗元和林清玄都以作古叼旋,奈何人終究跑不過時間仇哆,所幸留下的文字可以永遠保存。我還會記得那個獨釣寒江雪的老翁和追趕著太陽與時間賽跑的少年夫植。若干年后等到再讀《種樹郭橐駝傳》和《桃花心木》也許又會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吧讹剔!朗讀背誦全文的意義也許不是為了應付考試,把其中的涵義內化于心勝過默寫千遍详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