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到妆艘,在打開Instagram泞遗、Airbnb、Apple Music倔监、Twitter直砂、Dropbox這些app的時候,有一種“這些設計是否來自同個設計師”的錯覺:帶有圓潤邊緣浩习、現(xiàn)代感極強的非襯線字體大標題静暂,極簡的黑白色調(diào)為主的界面,大量的留白谱秽,少量的提亮色甚至沒有提亮
無一例外洽蛀,這些產(chǎn)品都出自大公司,是最受歡迎也受眾最廣的產(chǎn)品疟赊,他們都有著一個最大的共性“幾乎沒被設計過”
Instagram 的深藍的頁頭怎么變了郊供?Lyft 中經(jīng)典的亮粉色元素怎么不見了?這些有著深厚底蘊的品牌是否已經(jīng)放棄了標識性的設計近哟?
就連Google似乎也有類似的傾向驮审,比如Gmail 中標志性的紅色大幅度減少,白色的背景,白色的交互按鈕疯淫,白色的輸入框地来,其他的Ui控件都很精準到位地保持了這種簡約而一致的風格
大企業(yè)之間在設計方面,借鑒學習是很常見的事熙掺,但是至少都有保持一定的差異化靠抑。像如今這樣的高度趨同的趨勢,讓整個事情看起來非常反直覺
到底是怎么回事适掰?
好吧,我們認為產(chǎn)品設計的一致性是好事情荠列,這里有幾個值得注意的原因
讓用戶更加關注內(nèi)容和結(jié)果
對于大量APP 的視覺和信息疲勞是誰都無法忽略的真實存在类浪,絕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厭倦了在太多應用之間來回切換,每一次下載新的應用都要花費大量的時間來重新了解界面的設計
調(diào)研表明肌似,超過四分之一的應用费就,在首次下載之后,用戶只用過一次就卸載了川队。絕大多數(shù)人日常使用的APP 其實是非常固定的力细,它們中絕大部分,核心在于幫助人們節(jié)省時間和金錢(或者兼而有之)固额,讓生活更輕松眠蚂。
對,讓生活更輕松斗躏。而這需要數(shù)字產(chǎn)品具備良好的一致性逝慧,而設計師也越來越多地將注意力投注在這一個點上。
正如同我們熟知的UX設計專家唐納德·諾曼所說的:很多用戶界面所存在的真正的問題啄糙,在于它僅僅只是用戶界面笛臣。很多用戶界面的設計阻礙了功能。我想努力達成某個目標隧饼,而不是將精力耗費在界面上
更一致意味著更好的可用性
所有的電商網(wǎng)站基本上都遵循著類似的交互邏輯和視覺元素沈堡,你不會搞錯購物車的圖標,也不會錯過任何環(huán)節(jié)燕雁。這些約定俗成的慣例诞丽,意味著用戶不再需要重新學習在某個新的平臺上購物,降低學習成本
絕大多數(shù)約定俗成的規(guī)則和流程都被用戶不自覺地印刻在大腦中拐格,成為一種自然的習慣率拒,而獨特的設計,截然不同的規(guī)則禁荒,則常常會成為習慣以外的東西猬膨,引起混亂,讓初次上手的用戶感到受挫和沮喪
以 Snapchat 為例,今年早些時候曾經(jīng)發(fā)布過一個版本勃痴,其中包含有一些比較有爭議的設計谒所。這個版本當中,被重新修改過的導航和幾乎隨意堆砌的功能模塊沛申,讓用戶活躍度幾乎立刻下降了73%劣领,甚至直接導致了用戶流失和股票下跌。
正如同 Snapchat 所證明的那樣铁材,新穎的設計是有風險的尖淘。一致的設計,確實有一定的機率降低用戶在面對新興事物時候的不安感
設計不應止步于視覺
明白用戶的需求和意圖著觉,在不斷探索解決方案的過程中村生,才能真正創(chuàng)造出偉大的用戶體驗。相比于獨特的外觀饼丘,差異化的體驗是更有價值的
當然趁桃,樣式和風格很重要,它們也確實會影響到體驗肄鸽,當人們感知到有視覺吸引力的設計的時候卫病,即使有一些混亂和無效的設計,也是可以忍受的
但是設計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典徘,用戶的也是如此蟀苛,相比于在色彩和花哨的動畫上反復嘗試,幫助用戶找到更好完成任務的方式逮诲,無疑更有價值屹逛。設計好的產(chǎn)品,最終能夠給用戶帶來價值的東西汛骂,是需要看似無限的測試和迭代罕模,來向著可用和易用的產(chǎn)品更進一步
奧巴馬、喬布斯和扎克伯格每天穿著相同的衣服帘瞭,他們的衣服和這種行為同樣出名淑掌。心理學家將這種現(xiàn)象稱之為「決策疲勞」,它們每天需要用有限的能量來做大量的決定蝶念,而為了給更重要的事情留下足夠的精力抛腕,他們穿相對固定的衣服,就可以省心很多
設計師面對的是同樣的局面媒殉。隨著界面設計的趨同化担敌,設計師可以花費更少的時間來決定用什么色彩,而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注在更為深入的設計當中廷蓉,比如更有效的布局全封,反思為什么要這樣設計,等等
趨同的設計是否會扼殺創(chuàng)造力
我想你一定在思考這種設計趨勢之下的缺點,比如這樣的設計是否會顯得缺乏創(chuàng)新刹悴,甚至會扼殺創(chuàng)造力行楞。老實說,我覺得這樣的影響是存在的
但是土匀,即使每個產(chǎn)品設計師都參與到極簡主義設計的運動當中來,仍然有大量的設計工作有待完成就轧,設計的范疇太廣泛了妒御,需要設計的東西遠超用戶界面本身
事實上携丁,界面中的趨同化在近期看來是頗為有益的梦鉴,對于長期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
首先揭保,最重要的一點秸侣,VR、AR 和人工智能的逐漸普及椭坚,用戶和數(shù)字設備之間的互動可能會變得更加隱形善茎,小屏幕同樣在普及频轿,手勢操作將會成為最基本的交互語言,我們將會越來越多地參與到無屏幕的交互當中去
即使我們在iPhone 上耕赘,人工智能加持下的 Siri 越來越好用操骡,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習慣使用類似的語音助手來創(chuàng)建待辦事項,選擇音樂当娱,發(fā)送消息,查看天氣鹦倚,簡單的功能它們已經(jīng)可以很好地完成了冀惭,復雜的功能和需求也會通過機器學習逐步習慣、越做越好
在諸如人工智能媒楼、機器學習這樣相對高深的概念背后划址,是軟硬件正在更好地幫助人類完成任務限府,做對事情胁勺。設計師的角色需要更進一步署穗,更深入地參與到產(chǎn)品當中
如果設計師要改進 Siri 的設計,那么要做的工作遠不止設計界面封恰,已經(jīng)有很多相關領域的專家討論過這個問題了褐啡,設計師所需要了解、掌控的維度越來越多混萝,設計正在變得更加深入和復雜萍恕。更通俗的講允粤,設計師需要考慮新的方式,更加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策略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司光,甚至要深入到情感和感知當中去,而不是單純的視覺
如果我們僅僅將優(yōu)秀的設計局限于我們在屏幕上看到的內(nèi)容残家,未來更多的可能性榆俺,可能就止步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