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日不見泊愧,今天沒有知識點,只是說些閑話盛正,內(nèi)容如題删咱。
當然,我不是發(fā)問的爸媽豪筝,是其中的孩子之一痰滋。只是最近在很多的地方都見到了這個問題,連我爸媽都變相地問出了口续崖,也有很多答案出現(xiàn)敲街,總是沒有被信服。
看到這個問題的當下严望,我腦子里閃過了另外一個問題:你的孩子是一開始就什么都不告訴你多艇,還是從某個特定時刻開始出現(xiàn)的問題?
如果是第一種像吻,那可能是孩子的性格或者心理問題峻黍;而如果是第二種复隆,那問題就大可能出在你身上了。
不過姆涩,真正被問起的時候挽拂,我沒忍心把這個問題說出口。我們都已經(jīng)知道答案了啊...
之所以想寫下這段內(nèi)容骨饿,是因為我就是問題當中的那個不愿跟父母說的孩子亏栈。原因很復(fù)雜,也很簡單宏赘。
我原本非常外向,極其樂意分享生活當中的點滴察署,可是某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很難或者是說幾乎沒有從父母處得到想要的回應(yīng)镇饮。但非常有趣的在于,不光是那個時候的我箕母,還有我后來接觸到的很多孩子储藐,在這個時候想的都是:一定是我講述的方式不夠有趣,他們才不愿意跟我聊嘶是。所以后來很長一段時間的我們采用了各種各樣的方式去講得好玩钙勃,有趣,然后有的父母開始聆聽聂喇、接納辖源、認可;而大多數(shù)父母跟我的一樣一如過往希太。而“我們”慢慢也失去與“你們”分享的熱情克饶。更有趣的在于,我跟很多的孩子父母去聊這件事誊辉,他們要么完全沒有意識到過矾湃,要么仍舊選擇不意識到;而孩子的想法從“一定是我講得不夠有趣”轉(zhuǎn)變成了“那我就不跟你講好了”堕澄。
慢慢地邀跃,孩子會長大,上學(xué)蛙紫,工作拍屑,這時候的我更不愿意跟父母分享生活了】痈担可能是害怕父母擔(dān)心僵驰,也有可能是害怕收到回應(yīng),因為有些回應(yīng)真的會讓人心感到痛。
最開始接觸線上教育的時候蒜茴,因為每節(jié)課都要跟家長對話星爪,我悄悄做了一個實驗,每個家長我都問了同一個問題:您對孩子表揚得多矮男,還是批評得多啊室谚?無一例外毡鉴,除了少數(shù)幾個沉默不語,其余的全部是批評居多秒赤。
父母們慣會“打擊式關(guān)懷”猪瞬,這個詞是很久以前假期做家教的時候我跟一個姐姐討論學(xué)生問題的時候說出口的,不及“打擊式教育”來得沉重入篮,但同樣令人難過陈瘦。
對于我們的選擇和行動,父母的第一反應(yīng)會是“有什么不好”或者“還有什么沒想到的”潮售,對痊项,這是關(guān)懷沒有錯。但試想你高高興興地去告訴一個你認為重要的人你的某些想法和選擇酥诽,你以為會聽到贊許和認可鞍泉,最不濟也是微笑和點頭,可你只聽到了一些最壞的肮帐,最不想聽到的言語咖驮。任你是誰,心態(tài)多好训枢,也很難接受托修。
父母永遠無法理解,為什么我跟我的朋友有話可說恒界,回家卻只有寥寥幾句睦刃。因為他們從沒有意識到告訴他們同一件事情,其實他們和朋友的觀點明明一致十酣,我為什么更愿意聽朋友說眯勾,而不是跟他們溝通道理。
所以婆誓,在父母的眼里吃环,我們還是問題中的孩子,仍舊孤僻洋幻,不愿處理郁轻,維持關(guān)系。
所以,你們不用問這個問題好唯,我們也不再需要贊許或者認可竭沫。
所以,你們認為可以解決骑篙,且有必要解決蜕提,就去解決;不能靶端,或者沒必要谎势,我認為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