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知道小柯之后看的都是她寫的影評艾船。在我自己看來葵腹,影評是個很專業(yè)的東西,那些很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屿岂,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寫出來的践宴。就是沒有很專業(yè)的基礎,也要有N年的觀影經(jīng)驗才行爷怀。拿到這本《流浪者的鄉(xiāng)愁》時阻肩,卻有一種不同的感覺,小柯還是那個小柯霉撵,只是寫字的方式有所不同磺浙,這本書的文字里蘊含了另一種樣貌的情感洪囤。文字之間,總覺得有顆飽含深情的心臟撕氧,咚咚咚跳著瘤缩,呼之欲出霸褒。
從新奧爾良到舊金山香伴,再到澳洲的三個城市望忆,悉尼坪稽、墨爾本和帕斯,還有停駐在這四個城市時流連過的其他地方渣刷,紐約也好煎饼,芝加哥也好位岔。這都是我未曾到過的地方防楷,作為一枚地道的土鱉牺丙,我至今到過的最遠的城市就是香港。2007年跟學院的老師同學一起在香港過了四天三夜复局。不是為了游玩冲簿,而是參觀和交流∫诨瑁回到學校之后我才發(fā)現(xiàn)峦剔,嘖,真是連過客都不算角钩。直到現(xiàn)在吝沫,我都不相信自己去過那個繁華的國際都市,盡管我也在那里的商店流連過递礼,在搖搖晃晃的船上試圖用相機捕捉周圍亮閃閃的燈火惨险。
“流浪者的鄉(xiāng)愁”,說到“流浪者”宰衙,我想小柯是合格的吧平道。在異國他鄉(xiāng),遠離家人供炼,遠離故土,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窘疮,從一種生活到另一種生活袋哼。在我自己看來,流浪者身上都應該有深深的矛盾:一邊是熟悉和親切的家鄉(xiāng)闸衫,一邊是未知與遙遠的別處涛贯,怎么才能這中間找到一種平衡呢?又或者說,流浪者怎么才能面對心底無從消散的鄉(xiāng)愁呢?
一開始蔚出,我是抱著好奇翻開這本書的弟翘,那種期待找到答案的鄉(xiāng)愁虫腋。
然而,一路看下去稀余,我只是看到一個個或者瑰麗悦冀、或者神秘,或者細小睛琳、或者雄壯盒蟆,或者熱鬧、或者寂靜师骗,或者狼狽历等、或者幸運……的人和風景。
跟她一起體味梵高的心思辟癌,“我從他的身邊走過寒屯。我伸手去握他的手∈蛏伲”
跟她一起扛過新奧爾良的風災洪水浩螺,“然而隔年二月,新奧爾良的狂歡節(jié)照辦仍侥,舞跳得比往年還歡……”
跟她一起感受舊金山的海要出,“你得親自聽海說,你得自己告訴海农渊』减澹”
跟她一起度過紐約的夜,“只要這向心力存在砸紊,紐約的詩意就不會消亡传于,對紐約的永恒向往便也不會消失∽硗纾”
跟她一起行走在芝加哥沼溜,“我在風城最明媚的夏天走過,這城市的面孔卻越看越神秘游添∠挡荩”
跟她一起看悉尼的鳥,“它直視著我的雙眼唆涝,目光一舉穿透了我的心找都。”
跟她一起關注墨爾本的體育和咖啡廊酣,“我不知道自己還會在墨爾本住多久能耻,是停靠還是落腳,但這城市有情晓猛《龇”
跟她一起欣賞帕斯的云,“我常常會在路上走著走著突然就停下來戒职,抬頭栗恩,望天,發(fā)呆帕涌∩惴玻”
……
這些各種各樣的人和故事,精彩紛呈蚓曼,占了一本書的大半亲澡,還有一些漂亮的圖片為證。
然而纫版,對異國他鄉(xiāng)的景致和人情大飽眼福之后床绪,我卻知道,自己還惦記著這本書后面那薄薄的部分其弊。
對了癞己,就是鄉(xiāng)愁。
流浪者帶著心里的愁緒梭伐,在一個一個城市之間輾轉痹雅,并不確定自己所待的地方是不是就是最后一站。那這個鄉(xiāng)愁糊识,到底是什么滋味呢?
書里绩社,我看到了“尷尬”,“在父輩的羽翼下向往故鄉(xiāng)以外的自由赂苗,在自由的天地里懷念故鄉(xiāng)的溫暖與純真愉耙。”
這是一種多么熟悉的“尷尬”拌滋。
高中畢業(yè)之前朴沿,我都生活在中原的一個小城里,很少離家败砂。高三的時候不夠努力赌渣,只得開始自己的復讀生涯。出人意料吠卷,復讀的生活辛苦卻充實锡垄,我甚至沒了高三時那種莫不清楚的緊張與壓力。每天按部就班早起自習祭隔、上課、聽歌、跑步疾渴、寫日記千贯、休息,甚至大課間和歷史課睡覺都很有規(guī)律搞坝。當然還有每晚回家一邊泡腳一邊看電視搔谴,然后聽著鄧麗君的歌睡著。
有種隱隱的信念總在心里支撐著自己——我也要考上好大學桩撮,考出去敦第,找自己的未來。在小城沒法實現(xiàn)的未來店量。
到底是因為不夠自信芜果,報志愿的之后放棄了北京,上了廣州的大學融师。當然右钾,我毫不后悔自己的選擇,甚至感到幸運旱爆。只是舀射,去北京卻變成了下一個信念,繼續(xù)在六年的大學生涯中潛藏在我的內心怀伦。
經(jīng)過了幾個月的實習脆烟,我在出版社找到了工作,北京的出版社房待。經(jīng)歷了找工的煎熬邢羔,廣州還真是沒有給我合適的工作,倒是遙想的北京給了我機會吴攒。
開始住進自己借父母的錢租的房子里张抄,似乎每天都充滿希望。在我向往的城市里洼怔,我要開始找尋自己的未來了署惯。
然后,三年過去了镣隶。
可能三年前的自己從不會想到极谊,如今的我,會有退縮的想法安岂,時不時的轻猖,會想:我要不要離開這個城市?
這種矛盾與尷尬,可能真是北漂才能體會域那。老家有低得多的生活成本咙边,有親愛的爸爸媽媽,卻沒有自己需要的平臺。是的败许,我們不僅需要活下去王带,還需要以能夠實現(xiàn)自己價值的方式活下去。
我的方式在北京市殷,這種方式卻包含了太多的等待與辛酸愕撰。
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在北京拼搏的兄弟姐妹那么多醋寝,不管為了什么搞挣,大家都在堅持不是嗎?
關于要不要“逃離”,討論一波又一波音羞。在價值多元的今天囱桨,沒有唯一的正確答案,就看是不是合適自己黄选。那么蝇摸,在北京堅持,是不是適合我自己的道路呢?
還真不知道办陷。
小柯的書讀完貌夕,我看到了她游走在各個城市的時候,心里的那些鄉(xiāng)愁民镜》茸ǎ可那不是答案,我更不能指望從那里找到答案制圈。
為什么遠離故鄉(xiāng)?為什么選擇了漂泊還心生惆悵?可能真要再過些年们童,我才能回答自己。
或許這種選擇本身鲸鹦,就意味著追隨自己的心慧库。外面的風景總是太有吸引力,我總記得自己年少時要離開家鄉(xiāng)的那份強烈的心思馋嗜。離開之后齐板,卻每每咀嚼著家鄉(xiāng)和媽媽的味道,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安慰自己葛菇。
還是不要忘了一路這精彩的風景甘磨,太過惆悵的時候,可能就會錯過很多本很美妙的東西眯停。
家鄉(xiāng)是永遠不會消失的济舆,她總是在那里,在需要的時候莺债,撫慰我們的心滋觉。
這就足夠了签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