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協(xié)會所設立的國際博物館日捡需。作為一個游蕩于京津地區(qū)办桨、又熱衷參觀(或云參觀)博物館的準本科畢業(yè)生,我覺得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近幾年參觀過的幾個主要的博物館站辉。
天津博物館
作為一個天津人呢撞,我覺得有必要把它放在第一個的位置上(雖然它并沒后面的幾個地位高)。
它的外形是一個呈黃色的方形建筑物(請原諒我的詞匯量匱乏和色盲饰剥,描述僅供參考殊霞,以實物為準)。
館內(nèi)有兩組基本的固定陳列——“天津人文的由來”和“中華百年看天津”汰蓉,這兩組陳列分別介紹了天津的古代史和近現(xiàn)代史绷蹲。
除了陳列,文史類博物館的另一個看點就是館藏文物顾孽,天博在館藏文物上的特色就是歷代藝術品祝钢。
館內(nèi)設有精品館藏、瓷器若厚、玉石拦英、書畫等專門展廳,這些是最吸引文物愛好者的地方测秸。
我比較感興趣的地方并不是上述的這些(因為我已經(jīng)看過很多次了)疤估,而是天津博物館舉辦的特展系列。這些特展主題豐富霎冯,有國內(nèi)的也有國外的铃拇,比如燕國文化展、茶馬古道展沈撞、海上絲綢展锚贱、龐貝展、古埃及展等等关串,給人們提供了一個在家門口就能見識到海內(nèi)外各地歷史文化的機會拧廊。
天津自然博物館监徘、北疆博物院和北京自然博物館
天津自然博物館是我參觀過的第一個自然類博物館。
那個時候我還在上小學(本世紀初)吧碾,當時還在舊館區(qū)凰盔,它的陳列還是非常傳統(tǒng)的方式,等它搬到貝殼形狀的新館區(qū)后則是采取了一種主題單元化倦春、全景探索式的陳列方式户敬。
它有兩個主要的基本陳列——“生命家園”和“生態(tài)家園”。前者展現(xiàn)生物進化歷程睁本,后者則展現(xiàn)了澳洲尿庐、美洲、非洲呢堰、歐亞大陸各個生態(tài)系統(tǒng)抄瑟。
提到天津自然博物館,就不得不提它的前身——北疆博物院枉疼。它是中國北方第一個自然史博物館皮假,由法國科學家桑志華創(chuàng)建,桑志華在中國考察期間搜集的化石骂维、標本均收藏于此惹资。博物館的一樓所陳列的多為冰河時期的動物、古人類化石航闺,二樓陳列著現(xiàn)生動植物標本褪测,館內(nèi)面積不大,但是內(nèi)容豐富潦刃,陳列也簡單明晰侮措。
北京自然博物館是新中國成立后建立的第一個自然史博物館,位于天橋附近福铅,德云社劇場的對面。
它里面的陳列方式很簡單项阴,就像我小學時看到的天津自然博物館的樣子滑黔。盡管如此,但人家的標本化石館藏非常豐富环揽,有各門類現(xiàn)生動物略荡、滅絕生物、植物等等歉胶,在展出的標本化石的數(shù)量和種類上汛兜,我認為要比天津自然博物館多和齊全。
故宮博物院通今、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把這幾個博物館放在一起講的原因很簡單粥谬,就是因為它們之間的距離比較近肛根。故宮的對面就是國家博物館,革命軍事博物館則在故宮的西邊漏策。
故宮派哲,我相信全國人民都知道它,我從小學開始就經(jīng)常去北京看故宮(主要是長城之類的離市中心比較遠)掺喻,我對它的感覺就是大芭届,特別的廢腿,人很多感耙。不過前兩年城墻貫通開放之后褂乍,對于我這個喜歡抄近道的懶人來說是個利好。午門和神武門上的特展現(xiàn)在是我去故宮的主要關注點即硼。
中國國家博物館的人也是非常的多逃片。館內(nèi)有兩個基本陳列,一個在地下谦絮,講述的中國古代史题诵;另一個在二樓,講述的是近現(xiàn)代史层皱。
古代史陳列一個有趣的特點就是有很多的“復制品”性锭,這可能是文物易損或者其他原因?qū)е碌摹?/p>
青銅器和國禮等有自己專門的展區(qū)。除了基本陳列當然也少不了特展比如歐洲畫展叫胖、馬克思展草冈、唐代文物展。在這里還是想強調(diào)一下瓮增,節(jié)假日這里人真的很多怎棱。
革命軍事博物館我只去過一次,很典型的蘇聯(lián)式建筑绷跑,里面陳列的文物都是解放軍各個時期的歷史文物拳恋,從土地戰(zhàn)爭時期到抗美援朝。只可惜我對武器不是很懂砸捏。
中國古動物館和國家動物博物館
把這兩個博物館放在一起不是因為他們地理位置上距離近谬运,而是因為他們都依托于科研院所。
中國古生物館由中科院國家動物博物館創(chuàng)建垦藏,國家動物博物館由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創(chuàng)建梆暖。
依托于科研院所的好處就是標本豐富,前者以古脊椎生物和古人類化石為主掂骏,后者以現(xiàn)存的動物為主轰驳。兩者都是十分具有科普價值的博物館。
中國地質(zhì)博物館和中國地質(zhì)大學博物館
作為地質(zhì)類博物館的兩個代表,它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么叫作“壕”级解。
真金白銀冒黑、玉石翡翠、鉆石瑪瑙蠕趁、各類五彩斑斕的寶石薛闪,當然還有一些隨處可見的石頭(這個不感興趣的可以忽略)。建議喜歡“反光物體”的朋友有機會一定要看看俺陋。
除了礦石豁延,當然還少不了古生物化石,這里要特別介紹一下中國地質(zhì)大學博物館腊状,它雖然只是一個校內(nèi)的博物館诱咏,但是古生物化石很豐富,從無脊椎動物到脊椎動物一應俱全缴挖,絲毫不亞于一些省級自然博物館袋狞。
以上是我曾經(jīng)去過的一些博物館,除此以外還有一些藝術類博物館映屋,但是因為本人美學水平有限苟鸯,就不做贅述了。借著博物館日棚点,大家不妨去探索一下博物館的魅力早处。
文字來源:蒼鰭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本期責編:艫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