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閆曉雨
我有個朋友是雜志編輯,話說他某日心血來潮揮斥方遒地即興寫了篇文章殉摔,寫作時無所顧忌落筆肆意州胳,回頭看通篇時卻訕訕有憾。題材沒有很新穎逸月,文筆又略顯拙劣栓撞,估計讀者看了都會很失望吧。
懷著忐忑的心情碗硬,朋友隨手將文章保存在了豆瓣日記上瓤湘,便黯然睡去。沒有想到恩尾,當朋友第二天打開電腦時卻發(fā)現(xiàn)弛说,這篇文章竟被選為了“推薦之文”,下面還有超多的讀者不斷刷新留言說喜歡翰意。雖然也有個別讀者說出了稍加批評的不同觀點剃浇,但這效果巾兆,已經(jīng)大大超出了朋友的預期。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明明自己覺得那么糟糕虎囚,為什么還有那么多人喜歡呢角塑?朋友將這個問題反手拋擲于我,我想了想淘讥,突然有些頓悟圃伶。大家的理解和事物的真實狀態(tài)常常處于不同頻率之間,所謂的糟糕只是一個視角蒲列,而不是真相窒朋。古人說“月有陰晴圓缺”,通常只會贊譽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浪漫幽溢蝗岖,卻無視玉梯橫絕月中溝的小巧別致侥猩。眾星捧月是美,蓬勃朝然是美抵赢,暗處飄香又何嘗不是美欺劳。相對于前者一呼百應(yīng)的豐韻,有些偏差則使生命的缺角變得更加金貴铅鲤。
心理暗示具有一定的能量划提,激勵和自責的效果差異特別大。所以邢享,此刻的你需要明白鹏往,陰影是為了儲備更充足的陽光,批判是為了驅(qū)使更有力的前行骇塘。而遺憾伊履,則是為了等待一場更為聲勢浩大的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