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顧逢《西湖書院重建三賢堂》
三賢堂廢西湖上馒过,文廟重營氣宇新臭脓。
若得雪江相配享,方知創(chuàng)立是何人腹忽。
-2-
孔廟/文廟
孔廟,即孔子廟窘奏,又稱作文廟嘹锁,是紀念孔子的祠廟建筑,在中國各地都有着裹,在歷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稱作文廟领猾、夫子廟、至圣廟骇扇、先師廟摔竿、先圣廟、文宣王廟少孝,尤以文廟之名更為普遍继低。
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 至清末封建王朝崩潰稍走,儒家思想雖偶有波折袁翁,但總體上不斷上 升冷溃、鞏固,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流 梦裂〖孔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載體與象征,因此亦隨著歷朝歷代的尊以至清末全孔從家廟發(fā)展到國廟再到遍地開花离唬,以致清末全國共有孔廟1560 多座梯轻。
——田志馥《近二十年孔廟研究成果綜述》
如今,中國尚存的孔廟則極為稀少了:
(孔祥林說)現(xiàn)在(情況)不妙冗恨,比較好的大概有100多座答憔,還有200多座基本完整的,以及300多個建筑遺存的掀抹,一共有600多個虐拓。
——《光明日報 》:《孔廟:傳統(tǒng)文化的載體與象征——專訪孔子第75代嫡孫、中國孔廟保護協(xié)會名譽會長孔祥林》
【注】孔祥林是孔子研究院研究館員傲武,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世界孔子廟研究》(項目批準號為04BGJ022)蓉驹,最終成果為專著《世界的孔子廟》。
-3-
說圖
昆明官渡古城的妙湛寺內(nèi)揪利,竟然有一座孔廟态兴。
奇怪吧?儒禪雖然在思想流方面有合一的趨勢疟位,但在外在形式上仍然表現(xiàn)得涇渭分明瞻润,更別說放在一處合祠了。
不過云南自古佛教盛行甜刻。元朝的行巡使郭松年在《大理行記》中曾描述道:
此邦之人西近天竺绍撞,其俗多尚浮屠法。家無貧富得院,皆有佛堂傻铣,人不以老壯,手不釋數(shù)珠尿招。
而在從云南回深圳的高鐵上矾柜,陡然看到一處簡介:大理國實行“以佛治國”,各級官員都從有文化的僧人中選拔就谜,標準就是“通釋習儒”怪蔑。
這怕是妙湛寺內(nèi)儒、佛合祠的原因之一吧丧荐?
-4-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