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記得以前在公號里也推薦過《鈍感力》這本書,大家反映還不錯田藐。而最近荔烧,老婆種的豌豆成熟了,放朋友圈后汽久,很多人都聊到了豌豆公主的故事鹤竭,而有不少人表示沒有聽過這個故事。那么接下來景醇,就在這篇文章里談談關于敏感度的認知臀稚。
下面是一個最新版本的《豌豆公主》的故事。
從前有個王子三痰,立志要娶一位真正的公主吧寺,可他又不知道真正的公主到底是怎樣的窜管,于是王子就向一個女巫請教。女巫提出說稚机,判斷真正的公主的標準有三個幕帆。第一,她對所有人都保持禮貌赖条;第二失乾,她對富人和窮人都有關愛之心,第三纬乍,她必須有非常敏感的皮膚碱茁。
非常敏感的皮膚如何測試呢?
在二十層床墊下面放一粒豌豆仿贬,真正的公主如果睡在床上纽竣,都能感覺到豌豆的存在!
王子根據(jù)這些標準诅蝶,見了很多公主退个,但都沒有一個公主能通過三個測試募壕,尤其很多人都沒通過豌豆測試调炬。最后結(jié)果是是一名女仆通過了三個測試,女仆因為機緣巧合之下在測試的床上睡了一晚舱馅,但由于豌豆的存在導致沒睡好缰泡。而最后王子就娶了女仆,兩人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代嗤。
這個故事改編自安徒生童話《豌豆公主》棘钞,而原文的結(jié)果是最后是一位公主通過了測試,而上面這個改編后的版本明顯是為了迎合現(xiàn)代思想而改掉的干毅。
有意思的是宜猜,為什么安徒生當年寫這個故事,非得要求公主有如此敏感的皮膚呢硝逢?
其實簡單思考一下就能看出姨拥,女巫提出的前兩個標準,其實只要是善良的好人就能做到渠鸽;
但是第三個標準叫乌,就必須要那些從小就富養(yǎng)、
對生活享受比較敏感的才有可能做到徽缚。
因此憨奸,改編版的初衷是好的,但是邏輯上有問題凿试。
第三條標準就是為了把不符合標準的給淘汰掉的排宰。
而安徒生想表達的或許是敏感度可以拿來判斷人似芝。
當然,敏感不光是皮膚敏感额各,也不一定是享受方面国觉,還包括各種感覺的敏感。有的人能體察到細微的東西虾啦,而有的人不能麻诀。
可能大家在日常中會發(fā)現(xiàn)到,有的人總是get不到重點傲醉。這其實上就是敏感度不行蝇闭。
一個人如果在人際交往中缺乏敏感度的話,那么做事就很難有分寸硬毕,說話就會不注意輕重呻引,或者理解別人的暗示,甚至說些高級點的暗喻或者笑話都聽不懂吐咳。
雖然這些人都很好逻悠,或是有很厲害的專業(yè)技能,但本質(zhì)上還是個粗人韭脊,也就很難理解一些高級的事情童谒。那也就直接導致很難做好一些工作,比如說當主人的工作一一就像是公主身份該做的事沪羔。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舊時代饥伊,已經(jīng)沒有公主和女仆之分了。身份似乎變得越來越不重要蔫饰,而有些“女仆”就是顯得比某些“公主"高級琅豆。這或許就是改編的初衷。
尤瓦爾·赫拉利曾提出過一個公式:知識=體驗×敏感度篓吁。意思就是說茫因,你要從經(jīng)歷中獲得體驗,再用體驗來改造自己杖剪,而敏感度是放大這些體驗的能力冻押。
通過不斷的體驗就能對世界產(chǎn)生更深的理解,最終學到更多的知識摘盆,成為一個更好的人翼雀。
敏感度,其實就是一種自我修養(yǎng)孩擂。
敏感度是可以學習的狼渊。
比如說一些電視節(jié)目,舞臺似乎布置的很窨華,但會感覺很土狈邑。這究竟為什么呢城须?
因為,顏色飽和度越高米苹,高級感就會越弱糕伐。
在很多節(jié)目中都喜歡用大紅大綠這種高飽和度的顏色,因此會讓人感覺土蘸嘶!
生活中其他事情也是如此良瞧。
一旦你做錯一件事,體會到嚴重后果之后训唱,最好還能用一個印象深刻的概念或者詞語來概括這個事情褥蚯,等到下次再遇到類似的局面,就會變得比較敏感况增,也會懂得做事的分寸赞庶。
而“刻意練習"就要求練習者必須對錯誤非常敏感,隨時知道哪里錯了澳骤,最好還能感到精神上的疼痛歧强!
但是敏感度高也不一定是好事,之前介紹《鈍感力》的時候有說過为肮,有些人就是特別敏感摊册,別人隨便一句話,會被誤會是什么暗示弥锄,別人隨便開的玩笑丧靡,也可能會生氣蟆沫。
因此籽暇,有些不重要的信息最好忽略,沒必要去過度解讀饭庞。
而有的人擁有的是這種敏感的話戒悠,那可能還不如不敏感的人過的開心。流行的話來說叫做“玻璃心”舟山,
因此绸狐,我們在提升敏感度的同時還必須學習另一頂技能:選擇性忽略。
有些看到的累盗,感覺到了寒矿,但假裝沒看到,這種是被動的忽略若债。而如果根本不往那個方面去看或者想符相,這種就是主動的選擇性忽略。
而人要達到這樣的水平,就必須得知道什么重要啊终,什么不重要镜豹。每個人應該只在重要的事情上保持敏感度,在不重要的事情上選擇性忽略蓝牲。也就才能達到'難得糊涂”的境界趟脂。
那到底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的事呢例衍?
有些人一輩子就把精力放到察言觀色上去了昔期。
這或許就是孔子比較反感的“鄉(xiāng)愿”吧,也就是那些看似忠厚實際沒有道德原則佛玄,只知道媚俗趨時的人镇眷。
當然,作為人生活在社會中翎嫡,必須要注意和周圍的關系和氛圍欠动。
在日語里,對那些不注意整體氣氛的人惑申。
有一句概括的話:空気が読めない人簡稱 KY具伍。
因為日本民族注重和,在意整體氣氛圈驼,同時又崇尚不說為妙的心領神會人芽,因此這就要求人們具備揣度,想象和推測的能力绩脆。而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敏感度才能做到萤厅。
但那些真正厲害的大牛,有時候就是直來直去靴迫,從來都是要別人去適應他們惕味,而不是反過來。
他們只不過是把敏感度用在了那些更高級的地方玉锌,比方說去研究新思想名挥。
“上層的頭腦討論想法,中層的頭腦討論事件,底層的頭腦沒有什么可以討論的”
其實就是以下這三種人
1、使事情發(fā)生的人
2主守、看著事情發(fā)生的人
3禀倔、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的人
一個人得先有想法,才能使一件事情發(fā)生参淫。
而上層的人就愛談論想法救湖,戰(zhàn)略。
而中層的人比較被動涎才,多數(shù)情況下只能作為一個看客鞋既,具體做事情,并在事情發(fā)生以后議論一番。
底層的人則根本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涛救,只忙著去為前兩種人提供服務而已畏邢。
結(jié)語
聽到一些負面消息就對世界產(chǎn)生絕望,那只是因為自身的無知检吆。
對什么事情都沒興趣舒萎,那是麻木。
只有知道什么重要什么不重要蹭沛,該信什么不該信什么臂寝,平衡敏感度后才能最終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