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如何提問》尼爾·布朗,斯圖爾特·基利
完成日期:8月20日-
作者為何寫這本書:傳授批判性提問技能鸳惯,引導公眾在適當時機提出”恰當問題“,尋找”關鍵問題“答案
章節(jié):共12章
關鍵詞:批判性思維、關鍵問題
我是一名應屆大學畢業(yè)生,專業(yè)新聞學迂卢,目前在一家紙媒做實習記者
大學時期的專業(yè)并未對我的職業(yè)有任何推動作用,似乎任何職業(yè)都能做好這一行
跑過大大小小的新聞通告状答、專題策劃冷守、人物專訪……
而令我最害怕的是提問
每次需要提問的采訪刀崖,我跟在老記者后面惊科,快速記錄下他們的提問的答案
輪到自己時,我總是很怯場亮钦,哪怕手里握著已經(jīng)準備好的提問小紙條
在一次單獨采訪中馆截,我犯了許多錯誤,第一個問題出口蜂莉,受訪者就問我你真的是記者嗎蜡娶?
之后的提問與回答,都是在選擇回答是不是這樣映穗,我們似乎無話可談窖张,受訪者盡力找一些點給我提供提問時機
這個過程很痛苦,也令人很自責
我發(fā)現(xiàn)成熟記者的提問具備以下幾個特征:
一是提問很細蚁滋,任何細節(jié)都會耐心問道宿接,并一遍一遍重復確認
二是提問不局限,問題不會讓你做定向或不定項選擇辕录,而是一個定向的開放性話題睦霎,采訪者可以有話和你聊
三是尊重采訪者,什么該問什么不該問走诞,問的東西與采訪是否緊扣主題
”應該如何提問才可以繼續(xù)交談下去“是我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同時副女,在迎來里約奧運的時刻,我也關注到了混合采訪區(qū)的體育記者們
他們頻頻登上微博熱搜的原因蚣旱,不是講一篇人物采訪寫得多么好碑幅,而是因為不會提問
“早上是不是有點緊張?”
沒有沒有塞绿,就是這個狀態(tài)枕赵。
“是不是到這邊,還不太適應位隶?”
沒有沒有拷窜,適應的挺好的。
“之前胃疼,現(xiàn)在是不是不舒服篮昧?”
沒有沒有赋荆,狀態(tài)挺好的。
這種不會提問表現(xiàn)在吃瓜群眾看到視頻采訪的尷尬
從前的劉翔腦殘粉記者冬日娜懊昨,如今游泳混合采訪區(qū)一昧為寧澤濤找借口開脫的劉京京
哪怕是登上央視平臺的記者窄潭,因為不會提問,也會被網(wǎng)民吐槽討伐聲一片
這是一種尷尬酵颁、職業(yè)失敗
因此我接觸到《如何提問》這本書嫉你,書本沒讀完情況下,談一些停留在記憶中的所思所想
如何提出一個好問題躏惋?
首先幽污,我們應具備兩種思維方式,一是海綿式思維簿姨,二是淘金式思維
海綿式思維為我們的思考提供廣泛的參考素材距误,淘金式思維因重視獲取知識過程中與知識展開積極互動,成為一種重要的提問應具備思維方式
其次扁位,我們還應該具備批判性思維准潭,它是追求提出好問題的意識、具備提出好問題的能力域仇,以及積極利用好問題的愿望
批判性思維有兩種方式刑然,一是為捍衛(wèi)自己現(xiàn)有立場而存在的弱勢批判性思維,二是評估辯證性看待所有觀點的強勢批判性思維
其中暇务,淘金式思維和強勢批判性思維是利用”關鍵問題“質(zhì)疑一切看法泼掠,辯證性看待自己最初觀點
如何提出”關鍵問題“呢?(針對寧澤濤100米自由泳半決賽般卑,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武鲁,提問前弄清這個問題與我何干? ? ——Q:我為什么要采訪這個人蝠检? A:他備受關注卻比賽失利沐鼠,人們渴望了解他
2,它的論題和結論是叹谁?論據(jù)是饲梭? ? ? ? —— ?論題:寧澤濤進入100米自由泳半決賽淘汰 論據(jù)——因為身體原因影響成績 結論——他盡力了
3. 它的論據(jù)是否有說服力? ——從寧澤濤一次次否認采訪記者找出的理由表面不具備
4. 能夠得出的合理結論是焰檩?——作為運動員他盡力了
5憔涉, 我之前的結論是否有錯誤?——我覺得記者的提問很傻析苫,沒錯
在采訪過程中兜叨,記者的任務是尋找讓對話進行下去的方式穿扳,而不是以是不是的提問讓被采訪者做定向選擇
“早上是不是有點緊張?”
“是不是到這邊国旷,還不太適應矛物?”
“之前胃疼,現(xiàn)在是不是不舒服跪但?”
如何在采訪中尋找讓對話進行下去的方式呢履羞?
1.應表達出對受訪者言論的理解——寧澤濤一再表示比賽自己已經(jīng)盡力,是最好狀態(tài)時屡久,表示他辛苦了忆首,沒關系,真的很棒
2. 詢問對方是否有論據(jù)能改變他的觀點——使寧澤濤承認因身體原因比賽為發(fā)揮不好水平
3. 詢問對方你的哪些觀點不能支持你的觀點——寧澤濤身體不好只是記者聽說被环,并未切實體會或經(jīng)歷訓練過程
4. 尋找對方能接受的新觀點——如何看待比賽失利糙及、日后的準備(還沒想到比較恰當?shù)膯栴}啊哈哈)
5. 保持好奇心與謙恭—— 我就是想了解寧澤濤,他雖然比賽淘汰但是他的付出值得我們尊敬
通過對寧澤濤案例的反思蛤售,我體會到要使自己的提問有價值丁鹉,應該明確采訪目標妒潭,目的悴能,理性提問,
”關鍵問題“的生命力在于雳灾,它的邏輯關聯(lián)漠酿,話題延續(xù)性
同時,記者應具備隨機應變調(diào)整提問能力谎亩,被采訪者有自己的思維炒嘲,不可能與你的預期相同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