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出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安全保護條例》對病毒的定義是: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
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shù)據(jù),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
者程序代碼。
計算機病毒具有如下特點:
(1)可執(zhí)行性
計算機病毒可以直接或間接地運行,可以隱藏在可執(zhí)行程序和數(shù)據(jù)文件中運行而不易被察覺。
(2)傳染性
這是病毒的基本特征,是判斷一個程序是否為計算機病毒的最重要的特征,一旦病毒被復制,其傳染速
度之快令人難以想象。
(3)破壞性
任何計算機病毒感染了系統(tǒng)后,都會對系統(tǒng)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影響。發(fā)作時輕則占用系統(tǒng)資源,影響計
算機運行速度,降低計算機工作效率;則破壞用戶計算機的數(shù)據(jù),甚至破壞計算機硬件,給用戶帶來巨大
的損失式散。
(4)潛伏性
系統(tǒng)感染病毒程序后一般不會立即發(fā)作,而是在系統(tǒng)中潛伏一段時間,在滿足特定條件時就被觸發(fā),用
戶不易察覺。
(5)針對性
病毒所攻擊的目標都是有針對性的,都是針對某一漏洞或者某一程序進行感染例如,有傳染PC機
的,有傳染.com文件的,有傳染.docx文件的。
(6)衍生性
某些病毒可以在傳播過程中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從而衍生出不同原版病毒的新病毒,這種新病毒稱為病
毒變種,就是計算機病毒的衍生性镣衡。
(7)抗反病毒軟件性
有些病毒具有抗反病毒軟件的功能,這種病毒的變種可以使檢測、消除該變種源病毒的反病毒軟件失
去效能档悠。
病毒的傳播途徑
①通過計算機網(wǎng)絡進行傳播廊鸥。網(wǎng)絡是目前病毒傳播的首要途徑,從網(wǎng)上下載文件、瀏覽網(wǎng)頁辖所、收看電子
等,都有可能會中毒惰说。
②通過不可移動的計算機硬件設備進行傳播,這些設備通常有計算機的專用ASIC芯片和硬盤等。這中病毒
③通過移動存儲設備來進行傳播,這些設備包括優(yōu)盤缘回、移動硬盤等吆视。光盤使用不當,也會成為計算機病
毒傳播和寄生的“溫床”
④通過點對點通信系統(tǒng)和無線通道傳播典挑。比QQ連發(fā)器病毒能通過QQ這種點對點的聊天程序進行傳播。
病毒的類型:
①按照計算機病毒存在的媒體進行分類,可以劃分為網(wǎng)絡病毒啦吧、文件病毒和引導型病毒您觉。
②按照計算機病毒傳染的方法進行分類可以劃分為駐留型病毒和非駐留型病毒。
③按照計算機病毒的破壞能力進行分類,可以劃分為無害型丰滑、無危險型顾犹、危險型、非常危險型褒墨。
④按照計算機病毒特有的算法進分類,可以劃分為伴隨型病毒炫刷、蠕蟲型病毒、寄生型病毒郁妈。
時代在進步浑玛,計算機病毒只會更加猛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