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開家長會后稼跳,總有一些家長不愿馬上離去夜焦,圍著老師問一些問題,有的是詢問孩子在校表現岂贩,有的是需要一些幫助,有的是提出一些建議巷波,還有的是表達一些感謝……教師此時的心態(tài)萎津、表情、語言抹镊、動作锉屈、行為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深深地影響著他們,也間接的影響著孩子垮耳【痹ǎ可以這樣說,老師應對這種場面终佛,是一種彰顯個人形象的“公關活動”俊嗽,處理好了可以拉近和家長之間的距離,贏得理解和信任铃彰,處理不當就容易形成隔閡和誤解绍豁,影響家校配合。那么怎樣快速理解家長意圖牙捉,進行有效的溝通竹揍,拿出專業(yè)的對策呢?下面來淺談一二敬飒。
1.詢問孩子在校表現
不同的家長老師詢問孩子在校表現的目的是不同的,基本上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來告狀的芬位,他們想通過老師的回答來印證孩子在家的一些不良表現无拗。老師如果回答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都很好,則有可能讓家長認為老師沒有觀察或重視孩子昧碉。我們須知英染,一些孩子,特別是小學階段的孩子因為向師性等因素在學校和在家的表現是大不一樣的晌纫。另一種情況是問題意識過強税迷,焦慮心理過重。他們總是對孩子不放心锹漱,感覺還有許多問題自己沒有發(fā)現箭养,害怕縱容一些小缺點會釀成大禍,所以來刨根問底哥牍。
對待這樣的家長毕泌,首先要弄清楚他們的意圖,知己知彼才能游刃有余的處理問題嗅辣。所以撼泛,最好的方法是以問題來回答問題,先問問孩子在家表現怎么樣澡谭,再根據家長的回答來針對性解決愿题。
如果家長說孩子在家里基本沒什么大問題,我們就應該將談話的重點放在撫慰家長的焦慮心理和問題意識上蛙奖,比如告訴他:“您的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很好潘酗,只是您對孩子太不放心了,以后要多多鼓勵孩子雁仲,將目光放在孩子身上的閃光點仔夺,傳遞正能量,盡量不要草木皆兵攒砖,這樣自己會活得很累缸兔,還可能造到孩子的反對〈低В”
如果家長認為孩子在家表現不好惰蜜,到老師這里是來告狀的,希望老師幫忙整治孩子則另當別論掐暮。
這類家長過于迷信學校教育蝎抽,認為只要老師一出馬,孩子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他們對自己的教育完全沒有信心樟结,以為只有老師才懂教育养交。
我們如果只是幫助他們出點子或直接出面教育孩子,那么效果不會長久瓢宦,因為問題的根源在于家庭教育碎连,一味的想用學校教育來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只會治標而不治本。首先驮履,我們要幫助他們樹立信念——教育孩子要靠自己鱼辙。為此,一二年級開家長會時玫镐,我給家長們推薦的是《一二年級塑造孩子一生的關鍵》這本深入淺出的書倒戏,到了三年級針對孩子出現的普遍問題,我將一些好的文章打印出來恐似,比如《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的一些經典文章杜跷,分發(fā)給每位家長,希望他們能認清家庭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矫夷。其次是幫助家長找到學生問題和家庭教育的內在聯系葛闷,我們可以出點具體的建議,并根據家長的反饋隨時調整想法和行動双藕,摸索出一條正確的路淑趾。這種個案診療需要多次指導,跟蹤指導忧陪,不是一句話或幾句話就能解決的扣泊,所以遇到這類家長可以先將問題放一放,抽出其他的時間來討論解決嘶摊。
2.希望老師嚴格要求孩子
他們對孩子期望值過高旷赖,總是對孩子不滿意,渴望老師更加嚴格的要求孩子更卒。他們一般經常拿自己孩子的不足和其他孩子的優(yōu)點相比,并且越比越沒信心稚照。
對待這種家長蹂空,我們首先要明確的告訴他并不是孩子不好,而是你的期望值太高了果录,孩子不可能完美上枕,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來比去,這不公平弱恒。其次辨萍,我們的態(tài)度應該是平和的,不要過多的稱贊孩子,也不要輕易的說孩子的缺點锈玉,要幫助家長認識到這種“過猶不及”的教育方式的局限性爪飘。遇到這種家長,我一般會推薦他去讀一讀張文亮的《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拉背。
3.提出獨立見解
他們對老師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不同意見师崎,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遇到這類家長椅棺,我們要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犁罩,采納正確的意見。如果有誤會两疚,要耐心解釋床估。
4.想和老師搞關系
他們想和老師搞好關系,以便老師多多“照顧”自己家的孩子诱渤。這類家長丐巫,對他們客客氣氣、正正經經就行了源哩。
美國心理學家哈里森說:“幫助兒童的最佳方法是幫助父母……當今世界上許許多多包括兒童精神病學家和兒童心理學家在內的兒童教育專家鞋吉,他們進行著各種各樣的測驗和試驗,得出的結論是除非父母同時再造励烦,否則多數這類的努力都是無濟于事的谓着。”孩子的許多問題坛掠,根源都在于家庭赊锚。可是這種孩子的家長往往并不知道自己究竟犯了什么錯誤屉栓,導致孩子成了這個樣子舷蒲,更不知道如何改正,他們還在指望著老師把他們的孩子調教過來呢友多!所以應對家長的提問牲平,老師的角色應該是家庭教育的指導者,將目光聚焦在家庭教育上域滥,才能更好地解決問題纵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