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寫給我的恩師,瑪麗蓮·阿特金森博士的一封致謝凛忿。
但其實澈灼,這和我們每個人相關——是誰,幫你打開了人生的可能性侄非?在開啟了這扇門之后蕉汪,你又如何堅持相信自己,相信生命逞怨?
很多人問過我一個問題:你的機緣在哪里者疤?為什么一直跟著瑪麗蓮老師呢?
“教練的藝術與科學”課程的第二期學員古典叠赦,是的驹马,就是那個古典古少俠,寫了一本書除秀,叫《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糯累。真的喜歡這個名字。
而這本書的名字册踩,也是我對上面那個問題的答案泳姐。
在2008年1月3日,“教練的藝術與科學”第一期課堂上暂吉,聽到瑪麗蓮老師開口講課時胖秒,我的世界里,如同一道閃電劃破天空慕的,出現(xiàn)了另外的許許多多可能阎肝。
她讓我看見,原來人生還可以這樣肮街。在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之外风题,在退休享受供養(yǎng)之外,在“沉默的大多數(shù)”之外嫉父,還有這樣的活法沛硅。
原來是真的,我可以不斷地成長熔号,一直到年邁稽鞭;
原來是真的,我可以單純地懷抱最好的愿望引镊,就為著讓世界更好朦蕴,而孜孜不倦;
原來是真的弟头,我可以保持內(nèi)心的柔軟吩抓,去熱愛生命;
原來是真的赴恨,我們都可以疹娶,真的告別過去的憤世嫉俗,悲觀犬儒伦连,和玩世不恭雨饺,去在乎钳垮,去努力,去相信额港,去幸福饺窿;
原來,被偉人們反反復復教導過的那些樸素的真理移斩,都是對應著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的體驗的肚医,而且我們可以去驗證。
因為她活生生地向瓷,展示出來了肠套,通過她自己的生命。由此我得知猖任,這都是真實的可能你稚。
她的生命故事,告訴我傷痛沒關系朱躺,真實面對入宦,立下誓愿,胼手胝足地努力就好室琢。而當長日將近乾闰,我們都將站在永恒面前,看到彼此曾經(jīng)受傷盈滴,也曾經(jīng)痊愈涯肩。
通過這扇門,我看到更多更多的大師巢钓,他們和瑪麗蓮老師一樣病苗,活出了更加有能量,更加覺醒的生命症汹,沉實硫朦、清澈、寧靜背镇、自由咬展,而又充滿愛和慈悲。
這也是許許多多走在探詢道路上的你瞒斩,共同的感受吧破婆?無論你第一個遇到的是哪個老師。我們的內(nèi)心受到震動胸囱,開始蘇醒祷舀,開始敢去展望另外的種種可能——開始敢去做夢。
【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而通過這扇門裳扯,可能你也會發(fā)現(xiàn)抛丽,這并不容易。越成長饰豺,挑戰(zhàn)就越大铺纽;越有領悟,自我就越大哟忍;越想要放下,執(zhí)著就越大……有時候甚至還要面臨這樣的落差:我在心靈的道路上體驗到美好陷寝,體驗到夢想的純粹锅很,卻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的世界還是一模一樣沒有改變凤跑。而我們曾經(jīng)滄海爆安,卻再難以用以前的目光去看待世界了,于是更加失望——這也是你曾經(jīng)體驗過的嗎仔引?
這時候扔仓,我們就走到了十字路口:到底是回到過去的思維模式中,還是堅持走這一條更艱難的道路呢咖耘?
要知道翘簇,西西弗斯是每天推著大石頭上山哦,而下山多么容易儿倒!要知道版保,如果選擇了這一條路,就意味著夫否,要完完全全對自己負責彻犁。
我們大可選擇不相信,選擇把目光放在那些不可能上凰慈,用種種借口告訴自己為什么不可以——我沒有好爹汞幢,我沒有資源,我沒有能力微谓,我沒有……然后很快森篷,一生就過完了。
我不灌雞湯豺型,尤其對于底層人士疾宏,雞湯更加有毒——每天只做白日夢,不付出心血和汗水触创,沒有相應的才能和機緣坎藐,親,夢想是達不成的。
但我一直在問自己:我如何選擇岩馍?如果當下我這么選了碉咆,十年以后呢?二十年以后呢蛀恩?
看到了另外的可能性疫铜,去做出改變,哪怕一點點双谆,也比以前的模式要困難許多壳咕,這時候,變還是不變顽馋?
你嘗試了新的方式谓厘,但是效果不太好,是繼續(xù)精進修煉自己的能力寸谜,還是直接放棄竟稳?
重新發(fā)現(xiàn)了自己遺忘已久的價值觀,內(nèi)心又變得柔軟熊痴,但周圍的人還是一樣待你他爸,你伸出的手,被冷落果善,被忽略诊笤,甚至被譏諷被抗拒,你是尋找另外的方法繼續(xù)嘗試巾陕,還是干脆就這樣算了盏混?
每個人都是平等的,那為什么我要先做出改變惜论,我要先讓步许赃?就因為我學習了一些新的東西嗎?你心里有沒有這么衡量過呢馆类?
……你如何選擇混聊?
有時候我堅持,有時候我放棄乾巧,然而幸好句喜,我在這環(huán)境中浸泡,不斷回來沟于,不斷重新相信咳胃。然而,又有多少人旷太,了解了真理的一鱗半爪展懈,就在挑戰(zhàn)面前销睁,放棄了呢?
放棄還是前行存崖,這選擇并不容易冻记。
當這扇門打開,你看到曼妙的風景来惧,但走出去冗栗,堅持走下去,會發(fā)現(xiàn)風景中無處不在的荊棘供搀。
生命給我們無限的愛中隅居,也包括了愛的鞭撻和慈悲的打磨呢。
如果受得住葛虐,直到輕盈的夢想胎源,被沉實的努力,帶到地面上挡闰。其間歷經(jīng)無數(shù)考驗,生命會從泥胚掰盘,化為美玉摄悯。
看似軟弱的人類意志,正因這反復放棄愧捕,又回歸堅持的過程,成為永恒。
原發(fā)于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塑煎,歡迎動動手指關注我吧刽酱!
【在探詢中】微信公眾號是楊蘭Rebecca Yang的個人微信公眾號。主要發(fā)布與個人成長和專業(yè)教練相關的原創(chuàng)文章邮偎。歡迎轉(zhuǎn)發(fā)管跺,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征得許可并請署名。
To be in inquiry. 有次聽到一位老師講到這句話禾进,大為震動豁跑。就在探詢之中,在問出問題的狀態(tài)里泻云,就坐在問題之上艇拍,看看會發(fā)生什么。答案或許會慢慢浮現(xiàn)宠纯?又或許卸夕,會有更多問題問出來?不管怎樣婆瓜,就安在探詢的狀態(tài)中快集,或許,總會有一條路,在一步一步的問題之后碍讨,走出來治力。
世界上的答案,誰對了勃黍,誰又錯了呢宵统?或許,更重要的覆获,是問對那個問題马澈。
在這里,有我對成長的思索弄息,有經(jīng)常的困惑痊班,有偶爾的收獲。我會分享原創(chuàng)摹量,碰撞觀點涤伐,共同探詢。
楊蘭Rebecca Yang
加拿大埃里克森學院Erickson College認證專業(yè)教練
ICF持證教練
找我做教練:請聯(lián)系yanglanyouxiang@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