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與朋友聊天譬胎, 朋友說很想知道我的求學之路差牛, 沒來得及與朋友細聊命锄, 卻讓我好好思考了一番。
其實我的求學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偏化, 盡管自小就是學霸脐恩, 學習從沒讓父母操過心,總是自主自覺的學侦讨。? 但是從來沒有得到過媽媽的贊賞被盈,媽媽還常不為意的說些打擊的認為女兒不夠好的話, 大大地影響我自信的建立搭伤。? 當時父母還有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思想, 認為女生不需要讀太多的書袜瞬, 甚至覺得大學都不需要讀怜俐,? 我差點聽從父母的建議錯過大學, 留學的機會當然也是后來自己花了不少努力說服父母爭取他們的支持得到的邓尤。
我的求學之路就是在不斷的追尋和被打擊中走過來的拍鲤, 走了不少彎路,碰到不少挫折汞扎, 但正是這些彎路季稳, 挫折, 讓我去尋找自己的出路澈魄, 特別是通過閱讀人物傳記景鼠,看別人是怎么成就自己的人生, 讓我一點一點的意識到自己想要什么痹扇。
現在也明白铛漓,并不是媽媽真的有多不喜歡我這個女兒, 而是由那個年代媽媽的認知局限讓她這樣處理兒女關系的鲫构。 但是有一點讓我特別地意識到浓恶, 當時十幾歲是沒有主見的,是真的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结笨,要什么樣的人生包晰, 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這是我們的教育的缺失炕吸。 從自己走過的路來看伐憾, 如果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有主見算途, 自己是會去一步一步地做的塞耕, 不管多么頑固的父母, 都會被你的堅持打動的嘴瓤。
我后來在工作上也沒有過一帆風順扫外, 金融危機時碰到過裁員莉钙, 碰到過公司撤資, 可正是這些經歷讓我去不斷學習筛谚,不管是專業(yè)上還是人生智慧上的磁玉, 不斷思考和改變思維, 不斷接受改變驾讲, 不斷開發(fā)自己的多種可能性蚊伞, 在環(huán)境改變前自己先改變, 從而練就了現在的從容不驚吮铭。
正如蔣勛老師在講“美的初始“里講雕刻時說到:一個雕像是要經過雕塑家從一塊石頭或木頭等材料中一點一點的去掉材料的一部分时迫, 雕刻出他們心中的形象,再一點一點地修正谓晌,最終達到雕刻家想要的雕刻作品掠拳。 人生也一樣, 在整個成長過程纸肉,整個人生過程溺欧, 需要一點一點地修正,大膽地去嘗試柏肪,不要怕試錯姐刁, 才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 所以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雕塑家烦味。
蔣勛老師還講了他自己的一個例子聂使。 他年輕時就是一個不斷修正自己的過程, 嘗試過很多事情谬俄, 很多他父母不能理解或反對的事岩遗。 比如有一次他到寺廟里去修行,成為居士凤瘦, 當時他媽媽聽說了就哭了起來宿礁, 因為他媽媽以為他成為居士就是出家了。
蔣勛的這番話蔬芥, 給我很大的感觸和啟示梆靖。 如我們常說的“你吃什么就會成為什么”, “你讀什么就會成為什么”笔诵, “你種什么就收獲什么”返吻。
我想在我的后半生, 我需要如何繼續(xù)雕塑自己的人生乎婿。 而作為長輩测僵, 對自己的后輩要如何反省父輩的認知局限, 讓后輩能更自信地雕塑他們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