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用了四天的時間看完了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偉)的書《江城》(446頁)候引。這是我看的何偉的第二部書澄干,上一本是《奇石》麸俘。(其中搜羅了他為《紐約客》雜志撰寫的有關(guān)中國的大量文章疾掰。)
彼得.海斯勒成長于美國密蘇里州的哥倫比亞市静檬,在普林斯頓大學(xué)主修英文和寫作拂檩,并取得牛津大學(xué)英語文學(xué)碩士學(xué)位稻励。1996年-1998年望抽,他以美國“和平隊”志愿者的身份來到中國西南的小城涪陵煤篙,在涪陵師專和另一位美國志愿者亞當從事英美文學(xué)的教學(xué)工作辑奈。
何偉曾任《紐約客》駐北京記者鸠窗,以及《國家地理》雜志等媒體的撰稿人稍计。他的中國紀實三部曲(《江城》臣嚣、《尋路中國》茧球、《甲骨文》)中抢埋,《江城》一經(jīng)推出即獲得“奇里雅瑪環(huán)太平洋圖書獎”揪垄,《甲骨文》則榮獲《時代周刊》年度最佳亞洲圖書等殊榮饥努。海斯勒本人亦被《華爾街日報》贊為“關(guān)注現(xiàn)代中國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酷愧。
《江城》這本書寫的就是一個27歲的外國人在“沒有鐵路溶浴,公路非常糟糕士败、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谅将、歷來是四川省貧困地區(qū)”的小城涪陵生活兩年的所見饥臂、所思志衣、所感念脯。
以下我引用《江城》中的一些段落,讓大家清晰感受何偉出神入化的寫作功力:
“(涪陵)沒有自行車假勿,是因為涪陵滿布石階转培;滿布石階浸须,是因為涪陵是長江删窒、烏江交匯處的山坡上密密麻麻依勢而建的一座城市肌索。狹窄的街道起于河岸诚亚,沿山勢蜿蜒而上亡电,狹窄而迂回份乒,加之太陡或辖,無法騎自行車缺谴。汽車行至急彎處湿蛔,總會遇上交通一片混亂阳啥。因此察迟,長長的石階才是涪陵真正的干道扎瓶,承載著主要的交通任務(wù)——逛商店的人拾階而下概荷,走走停停地瀏覽店鋪里陳列的各種商品乍赫;搬運工拾階而上惋增,成箱成捆的貨物壓彎了他們的腰诈皿。”
“事實上缕题,一切必需品和服務(wù)在這些石階上都可以找到烟零。有商鋪锨阿、食店墅诡,有補鞋匠、剃頭匠然磷。在一段石階的低處样屠,坐了一排道家的算命先生痪欲。另一段石階被兩三個牙醫(yī)占據(jù)著业踢,他們干活的桌面上散放著各種銹跡斑斑的器具,針筒浸泡在令人琢磨不透的液體中雇锡,被嚴重蛀壞的牙齒裝了整整一盤子——這真是一種十分原始的廣告锰提。偶爾立肘,一兩個農(nóng)民駐足攤前茧痒,經(jīng)過一番討價還價旺订,然后拔牙耸峭,這時總有一大堆人過來圍觀劳闹。一切都是公開的。理個發(fā)也會有人圍觀菩颖。每一次買賣的價格都會被剛好路過的購物者品評一番晦闰。生了病,可以在露天坐下來看中醫(yī)郎中声滥,他們通常在石階的頂頭擺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攤位落塑。攤子上一般有一只凳子,一個裝著各種瓶瓶罐罐的盒子龙考,還有一塊白布洲愤,上面用大字寫著:
幫你排憂解難柬赐!
專治:雞眼,乏力酝陈,黑痣沉帮,看耳。
手術(shù)治療——不痛不癢不出血喇勋,不影響工作川背!”
我閱讀他的上一本書《奇石》的時候,就注意到他文風(fēng)的流暢洗練和無所不在的幽默和自嘲蛤袒,后者讓他的文字讀起來極有快感熄云,翻書頁的過程總伴隨著我怎么也忍不住的笑聲。
在《江城》這本書里汗盘,何偉將他的幽默皱碘、詼諧和自嘲發(fā)揮到了極致隐孽,他淋漓盡致地寫出了作為幾十年來第一個出現(xiàn)在落后小城涪陵的外國人經(jīng)常要面對幾十個甚至上百人無處不在的圍觀時那種無所適從癌椿、茫然緊張、焦慮恐懼......
何偉的場景描寫非常有功力菱阵,我最欣賞從28頁開始的一個小章節(jié)《城市》踢俄,他用仿佛工筆畫的手法對涪陵小城進行細致入微的刻畫:
“涪陵是一個腿的城市-棒棒軍青筋必現(xiàn)的腿,老人們佝僂如弓的腿晴及,年輕小姐們細如柳枝的腿都办。爬坡上坎,你得留神的是腳下的石階;低下頭琳钉,你就能看見走在前面的一雙腿势木。在涪陵,逛了一上午的商店而沒有抬眼看一眼那些建筑歌懒,不但可能啦桌,而且是件十分平常的事情。這城市全是石階和腿及皂「δ校”
何偉在其后對“棒棒軍”的描寫也讓人叫絕,我無意再大段引用書中的精彩句子验烧,單從以上浮光掠影引用的幾行文字里讀者已經(jīng)可以感受到他純熟扎實的寫作功力以及翻譯者李雪順行文的流暢和練達板驳。
譯者李雪順是作者在涪陵師專的同事,如今他已經(jīng)是該校英文系的主任碍拆,他對涪陵本土文化和語匯的了解讓他在翻譯過程中駕輕就熟若治。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文字的酣暢讓我完全感覺不到這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版本倔监。(何偉2011年出版的第一本關(guān)于中國的書《尋路中國》的翻譯者也是李雪順直砂。)
作為非虛構(gòu)寫作的大力實踐者,何偉具有細致入微的驚人觀察力浩习,在他到了涪陵半年后静暂,在克服了最初的緊張和焦慮后,“在中國有的是時間”的他平日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進城漫無目的地閑逛谱秽,和隨便什么人幾個小時地閑聊洽蛀。
何偉每天雷打不動地在公園、茶館疟赊、小面館郊供、路邊燒烤店閑逛和閑聊,對涪陵普通老百姓的市井生活一點一滴地觀察并真實記錄下來近哟。我是通過這個外國人的眼睛更真實地看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一個急劇變化的中國小城各色各樣涌動的泡沫:三峽大壩的建設(shè)驮审、三峽移民的安置問題、在大壩建設(shè)過程中對歷史文物的肆意破壞吉执、瘋狂發(fā)展過程中帶來的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疯淫、計劃生育政策、中國人對金錢的極度膜拜戳玫、中國的男女不平等熙掺、娼妓現(xiàn)象、婚外情泛濫咕宿、198x年學(xué).潮币绩、FLG練習(xí)者......
《江城》用最真實的筆觸微縮了快速建設(shè)發(fā)展的中國在歷史的巨變中所遇到的各種事件蜡秽、問題,困惑缆镣、矛盾和掙扎......無怪乎美國南卡羅來納州的查爾斯頓大學(xué)把《江城》作為學(xué)生了解中國文化和社會發(fā)展的必讀書目芽突。我倒覺得,中國人想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國家董瞻,更有必要看看《江城》這本書真實客觀的敘述诉瓦。
關(guān)于《江城》有太多可圈可點的精彩之處,我的感想太多力细,無法一一道來。希望你在看了這篇讀后感后也能去讀這本妙趣橫生又充滿深意的書固额,分享我的感動和快樂眠蚂。
(寫于2015年12月23日)
(本文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