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學屑迹“月亮”主題匯演掺冠,米粒班表演的是百家姓,今早起來码党,小朋友希望我教他寫百家姓的字德崭。由于我教學“嚴苛”,要求小朋友按照我寫的筆順來揖盘,米粒童鞋哭著鼻子對爸爸尋求安慰眉厨,表示不愿按照我的方式來寫字,他只想用自己的方式來寫兽狭。
換爸爸一起寫字憾股,爸爸每寫一個姓會尋找身邊的家人或朋友的姓氏鹿蜀,寫到“曹”時,想到他今年離開的奶奶服球,突然捧臉不語默默流淚茴恰。米粒看著爸爸難過轉(zhuǎn)而看我的表情也有些難過斩熊,問我是不是也要哭了往枣。我說爸爸對奶奶的離開有些傷心,媽媽看到爸爸這樣也有些難過座享。下午阿姨幫我給謙謙洗pp時婉商,動情地對謙謙說似忧,等謙謙40歲時渣叛,她都80多了,她應該早該不在了盯捌。我突然意識到對于死亡我們并未有足夠的勇氣淳衙,小時候大人對于死亡是避而不談、那種“永遠離開”的不安全感饺著、恐懼以及悲痛的感受呼之欲出箫攀。
米粒5歲時有過死亡敏感期,會問我會不會死幼衰?不希望我死靴跛,人為什么會死?人死了去哪兒渡嚣?有沒有不會死的辦法梢睛?以及害怕自己變老或死亡的恐懼等等問題接連不斷,因為我太希望和孩子交流彼此對世界的看法识椰,所以我從來不認為有什么是“絕不能和他們談的”绝葡。而我的問題在于,在他們一歲腹鹉、兩歲……十四歲藏畅,這個世界像滿月之前夕對他們隱露真容時,該怎樣和他們談?wù)撌スχ洹⑺劳鲆约氨却丝植狼П兜乃写髳骸绻麄儾辉跐M懷童夢的年代做好準備愉阎,他們就永遠缺乏勇氣。 ?
害怕死亡與離別力奋,是人最自然的情感之一诫硕。如果死亡未曾逼近,人如何知道自己生之為何刊侯?經(jīng)歷至親家人的離開是人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章办,想起曾經(jīng)看過的一個小故事說是老喇嘛對小喇嘛說:當你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你在哭,但別人都很開心藕届;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挪蹭,別人都在哭,你自己很喜悅休偶。所以梁厉,死亡并不可悲、生命亦不可喜踏兜。當家人對死亡有極大的情緒波動和反應時词顾,能做的就是及時給予陪伴,哪怕只是靜默不語地陪伴碱妆,度過內(nèi)心的痛苦肉盹,同時也把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如實的向孩子表達。當悲痛的情緒完全流淌后疹尾,會升起無窮的力量上忍,也許悲傷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現(xiàn),但內(nèi)在會越來越清明纳本,對世界窍蓝、對自我和真我的認識。推薦幾本和生命繁成、生死相關(guān)的繪本吓笙,讓孩子對生命的認識從死亡開始:《再見了,艾瑪奶奶》巾腕、《獾的禮物》面睛、《爺爺變成了幽靈》、《我永遠愛你》祠墅、《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侮穿,還有比較輕松科普類的繪本《死亡是怎么回事》、《生命是怎么回事》毁嗦。愿我們能更真實的照看自己亲茅,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勇敢、坦誠地面對恐懼與失去狗准。
艾米粒
Oct.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