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志中的照片是一年前在杭州拍的了城豁。如果不是因為#遇見老建筑#這個話題弄跌,或許都忘了還沒在豆瓣發(fā)過。
之前在杭州生活過幾年虏两,但直到去年年初愧旦,才終于去了一次浙大之江校區(qū)。江浙一帶冬季陰雨的日子格外多定罢,早晨常常霧氣彌漫笤虫,拍下的照片因此也染上了一層幽藍的色調,倒是符合這個季節(jié)安靜的氣氛祖凫。
校園不大琼蚯,只要走過正門開闊的草坪,后半部分就幾乎都隱沒在茂密的樹林里惠况,清幽得讓人不敢高聲說話遭庶,生怕打斷了枝梢的鳥鳴。與名聲在外的廈大或者武大相比稠屠,我反而更喜歡這里峦睡。何況沿著校園后面的小徑還可以直接進山,一路走下去就到了六和塔公園权埠。其實榨了,這里也是從九溪到虎跑一帶登山的入口之一。
冬日里泛黃的草坪也很美
小禮堂攘蔽。原名都克堂阻逮,曾經(jīng)的之江大學基督會禮拜堂。建于1917年秩彤。
圖書館叔扼。建成于1932年,曾被認為是遠東地區(qū)最好的圖書館之一漫雷。其實前面的綠草坡和大樹配合著后面的建筑瓜富,比照片中更有味道,可惜很難完整拍下來降盹。最適合納入取景框的位置与柑,未必是實地面對時最好的位置。很遺憾沒有學生證,沒能進去价捧。
主樓丑念。記不清了,旁邊是早開的似乎是臘梅结蟋。
由圖書館旁走下去脯倚,會經(jīng)過這段通往山坡頂?shù)穆罚瑑蓚葮淞置芮妒海F氣中有種神秘感推正。
坡頂是一座已空置的老建筑(白房),外表有翻修宝惰,但里面其實地板都塌陷了植榕。
門廊是木質的
仍然是白房。這里其實原名卡特樓尼夺,完成于1918年尊残。曾經(jīng)是外籍教授宿舍,現(xiàn)在窗子也破了淤堵,看里面的樣子之前是用作教室夜郁。
同懷堂,也是鐘樓粘勒【憾耍可惜無法把那株巨大的香樟和這幢樓一起拍下來。
上紅房庙睡。原名北太平洋樓事富,建于1909至1910年。仔細看柱子上是有花紋裝飾的乘陪。藤蔓已經(jīng)包裹起了第二層统台。
通往食堂的路。旁邊是學生宿舍啡邑。
后山的小徑贱勃,一直走下去會通到六和塔公園。不過路不太好走谤逼,當時還穿著皮靴和呢大衣贵扰,完全沒考慮到要玩戶外,可一時沖動流部,到底踩著石頭爬到了山頂戚绕,又走到了公園里,最后從虎跑出的門枝冀。
圖書館后面有一個小蓄水庫舞丛。山林中的水匯集于此耘子,很深,墨綠中散發(fā)著幽藍球切。
主樓正面
主樓近景谷誓。上書Severance Hall,“慎思堂”吨凑,1910至1911年建捍歪,是之江校區(qū)的主樓。
從后側看同懷堂怀骤。其實很可惜當時左側在翻修费封,要不可以拍下更完整美觀的照片焕妙。
非常美的一株老香樟蒋伦,從未被環(huán)境束縛過,所以才生長得如此自由舒展焚鹊。據(jù)說這也是之江校區(qū)最常被拍的一株~
想看更多照片痕届,請點擊同名相冊 ,其中還包括了后來在途中和虎跑所見的風景末患。
如果你也對老建筑和傳統(tǒng)手工藝感興趣研叫,可以看一下這篇日志“記得的才是活過” —— 路客中國項目編輯召集,很可能有驚喜~如果想了解更多璧针,這篇 路客中國項目進度報告 No.2 中有我們當前的進展嚷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