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201天均芽,我是EVA丘逸,2寶媽,自主學習的踐行者和分享者掀宋。
昨天悠悠的老師發(fā)布了一個通告深纲,說男孩子在課間很容易引起沖突,會在學校引導劲妙,也請家長相信老師湃鹊,孩子有時候會自我保護,不是孩子愿意說謊镣奋,而是孩子的自動防御模式啟動了币呵。
小學生的家長倒是大多可以接受,6-7 歲的孩子打打鬧鬧是正常的侨颈,有沖突也是正常的余赢,不打不相識。關(guān)鍵是如何引導孩子發(fā)生沖突了如何處理肛搬。
有些家長比較擔心說要是有傷害怎么辦没佑,要是有鈍器怎么辦等等毕贼。這些也都可以理解温赔。
巧合的是昨天還遇到了幼兒園老師也在處理孩子沖突的事情。
昨天帶天天去他原來的幼兒園鬼癣,這學期換了一個幼兒園陶贼,他經(jīng)常念叨想去看看老師和小朋友。
幼兒園正值放學時段待秃,有兩個小朋友發(fā)生了沖突拜秧,老師要給家長解釋一下。我們和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聽見小朋友的奶奶對老師突然斥責起來章郁,大意是孩子不能被碰到枉氮,要保證孩子安全等等,老師花了近一個小時解釋暖庄。最后那個老人還是氣呼呼的離開了聊替。
隨后也和老師一起討論孩子在學校發(fā)生沖突了,家長該怎么辦培廓。老師說她遇到一位家長孩子在小學總是被欺負惹悄,媽媽和老師溝通了也沒辦法,直接給孩子說肩钠,你打回去泣港,隨便打暂殖,打壞了媽會賠償他們等等。
借由這兩個話題我們簡單討論下当纱,孩子在學校發(fā)生沖突了怎么辦呢 呛每?
對于小學生來說可以講道理了,還可以家長通過界限和道理來給孩子解釋坡氯。
小學生:可以了解實情的經(jīng)過莉给,問問孩子今天在學校發(fā)生的事情,引導孩子自己說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廉沮,孩子說出來后颓遏,家長不要著急評判,這是孩子社會能力培養(yǎng)的必要過程滞时。
聽聽孩子自己的看法叁幢,看看能不能讓孩子找到除了沖突之外的辦法。
如果沒有就用頭腦風暴的形式坪稽,一起和孩子想辦法曼玩,凡事都有三種以上的辦法,教會孩子更多的可能性窒百。
讓孩子在面對問題的時候有獨立思考的能力黍判,盡量和平解決。
必要的時候請老師幫助篙梢,不是遇到問題第一時間都是報告老師顷帖,孩子自己想辦法,嘗試渤滞,實在解決不了再找老師贬墩。
另外告訴孩子在課間的時候可以做哪些事情,比如課堂規(guī)則的時候講的妄呕,下課第一時間上廁所陶舞,喝水,準備下一節(jié)課的內(nèi)容绪励,課堂的時候甚至可以在操場或者器械區(qū)做一些簡單的運動肿孵,教孩子課間用運動來做一些壓力的放松和舒緩,也活動下身體疏魏。為接下來的 45 分鐘的專注力和強度做好準備
如果孩子遇見欺凌的時候停做,需要另行處理,我們也會另外討論蠢护。
幼兒園的小朋友引起沖突怎么辦呢雅宾?
幼兒園的孩子一般自主行為能力還比較弱,很多時候界限不清,習慣沒有養(yǎng)成眉抬,每個家庭的教養(yǎng)方式不一樣贯吓,有些孩子比較早開竅,物權(quán)意識比較明確蜀变。自己正在玩的東西別人打亂悄谐,這些都是正常的。
孩子引起沖突也是社會化的必要過程库北,有解決能力的孩子到了 3-4 歲就已經(jīng)體現(xiàn)出來他的處理問題的能力了爬舰。而家長保護過度的家庭一般都是孩子沒有能力自己解決,他們想不到辦法寒瓦,唯一的辦法就是搶和打 情屹,這是他們自我防御的最直接的模式,實在打不過就哭杂腰。這種效果一般都可以吸引到家人的關(guān)注垃你,并且得到家長的保護,這種方法奏效后喂很,他們就沒有界限惜颇,反正遇到問題有人幫忙解決。行為做事就隨心所欲少辣。
在幼兒園階段就要有意識的培養(yǎng)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凌摄,有這樣一個培養(yǎng)解決問題的案例孩子的玩具在幼兒園被搶了,媽媽怎么解決呢漓帅。
媽媽:飛飛锨亏,老師告訴我你今天搶玩具了,告訴我怎么回事煎殷?
飛飛:小雨拿了我的小汽車屯伞,不肯還給我?
媽媽:你當時為什么一定要拿回來
飛飛:因為他已經(jīng)玩了很長時間了
媽媽了解到了一些情況,如果她只是要求兒子分享,是了解不到這些的。她了解到,從兒子的觀點來看,他已經(jīng)分享了自己的玩具『乐保現(xiàn)在,問題的性質(zhì)似乎變了。對話繼續(xù)
媽媽:你那樣搶玩具,你覺得小雨會有什么感覺?
(媽媽幫助孩子考虎其他孩子的感受珠移。)
飛飛:很生氣,但我不在乎,因為小汽車是我的弓乙。
媽媽:你搶小汽車的時候,小雨做什么了?
(媽媽幫助孩子思考行為的后果。)
飛飛:他打我钧惧。
媽媽:那你有什么感覺?
(媽媽幫助孩子思考自己的感受暇韧。)
飛飛:生氣。
媽媽:你生氣,你的朋友也生氣,并且他打了你浓瞪。你能想個你們倆都不生氣,而小雨也不會打你的方法拿回玩具嗎?
飛飛:我可以請他給我懈玻。
媽媽:那樣的話可能會發(fā)生什么呢?
(媽媽也指導孩子思考正面的解決辦法舍產(chǎn)生的后果。)
飛飛:他會說不乾颁。
媽:他可能會說不涂乌。你還能想到什么別的辦法拿回玩具呢?
(繼續(xù)把重點放在孩子的問題上,媽媽鼓勵他想出更多解決辦法艺栈。)
飛飛:我可以給他找一個玩具手槍
媽媽:好主意,你想到了兩種不同的解決方法湾盒。
作為父母的我們不要用我們認為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湿右,也不要用我們的價值觀來告訴孩子什么是對錯,而是關(guān)注到孩子的情緒罚勾,教會孩子同理別人毅人,最后聚焦解決問題的點上。
教會孩子如何思考尖殃,而不是思考什么丈莺。當孩子養(yǎng)成了這種思考的習慣后,就能養(yǎng)成獨立自主的解決問題的能力送丰,就不會第一反應(yīng)就選擇本能反應(yīng)场刑。孩子需要更多的辦法。極度防御的家長也是因為自己沒有辦法蚪战,不能做到有效的引導孩子牵现。
孩子其實就是我們成長的持續(xù)動力,在他們成長的每個階段都會遇到問題邀桑,而這個問題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我們自己來說都是很好的成長機會瞎疼,也是讓孩子逐步走向社會的原始動力。我們要珍惜這一個個機會壁畸,孩子才會在成長的路上走得越來越踏實贼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