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論語八佾篇各章節(jié)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八佾篇主要內(nèi)容是講禮樂,禮樂是實施德政的重要內(nèi)容余蟹,篇名八佾就與禮樂制度有關,是指天子舞樂的一種規(guī)格子刮,古代奏樂舞蹈威酒,每行八人,稱為一佾话告,按禮制規(guī)定兼搏,天子用八佾卵慰,即六十四人沙郭;諸侯用六佾,四十八人裳朋;大夫用四佾病线,三十二人。本篇第一章講季氏違背禮制鲤嫡,用了天子才可以用的八佾在自己庭院中舞蹈送挑,是嚴重的僭越行為,除了季氏外暖眼,把握魯國國政的三桓都是如此惕耕,隨意踐踏禮制,又如接下來的第二章诫肠,說的就是三家在祭祀祖先結(jié)束時唱天子祭祀時才可以唱《雍》的詩句司澎,真的是亂套了,到了禮崩樂壞的時候栋豫。
下來第三章挤安,孔子說,禮樂如果不以仁為本丧鸯,就失去了意義蛤铜,禮就不是禮了,樂就不是樂了。這一章間接指出了禮樂的根本围肥。
緊接第四章剿干,林放向孔子問禮之本,事實上一章第三章已經(jīng)回答這個問題了穆刻,那這一章孔子首先肯定了林放的問題怨愤,問得非常好,然后用禮寧可儉樸勿用奢侈蛹批,喪禮寧可哀戚勿過隆重繁瑣撰洗,引導林放自己去找禮之本的答案,禮的根本當然是要回歸到人真誠的實質(zhì)需要腐芍,即以仁為本差导。
接下來這一章講禮的重要性,是說禮制對于社會的有序與穩(wěn)定有重要作用猪勇,孔子說沒有禮制的外國即使有國君设褐,還不如有禮制的華夏各國沒有國君,也能維持社會的有序運轉(zhuǎn)泣刹。相當于今天說依法治國助析,有無元首不是很重要,只要制度在椅您,國家機器按照法制進行外冀,各就各位,各盡其職掀泳,社會就不會有大亂子雪隧。
那么對于違反禮制的行為,要及時去有效制止员舵,作為下屬應該勸諫阻止居上位者的違禮行為脑沿,所以第六章舉了冉有作為家臣不能阻止季氏去祭拜泰山之神。泰山之神是天子和諸侯王才可以祭拜的马僻,季氏只是大夫庄拇,不夠格【碌耍孔子說難道泰山神不如林放知禮嗎措近?意思是說,季氏這樣做仍秤,也是沒有用的熄诡,泰山神不會接受這種無禮的祭拜。同時這章說的林放知禮與前面第四章林放問禮之本诗力,又呼應聯(lián)系起來凰浮。
那為什么季氏還要這樣做呢我抠?完全是私利熏心,私欲作祟袜茧,或為爭名奪利菜拓。這是有德的正人君子所不為的,那君子會爭什么笛厦?第七章纳鼎,孔子說君子無所爭,如果有爭的話裳凸,也是象射箭比賽贱鄙,友誼第一,互相謙讓姨谷,比完可以一起喝酒逗宁,君子是文明之爭,不會爭那些不屬于自己的東西梦湘,不會象季氏做不該做的禮儀瞎颗,爭那些不合禮的虛名。
那平時所作所為該如何做才合乎禮儀呢捌议?第八章哼拔,子夏與孔子談美人的巧笑與美目,不管如何化妝打扮瓣颅,背后都要符合禮儀規(guī)范倦逐,這樣的美才是真的美,才是有意義弄捕。任何社會人僻孝,包括君臣,也包括美人守谓,大家都要以禮來約束日常行為。同時也是說《詩經(jīng)》里可以找到很多符合禮的情節(jié)實例您单。
除了《詩經(jīng)》有禮之外斋荞,還有傳統(tǒng)留下來的禮儀,如夏朝的禮儀虐秦,殷朝的禮儀平酿,在第九章,孔子說他都能講這些禮儀悦陋,但象杞國蜈彼、宋國有的地方已不能相應證實了,主要是歷史留下來的文獻不足夠俺驶,如果足夠的話幸逆,他相信自己還是能證實與還原的。這一章也說明了孔子是一個禮儀大家,學識淵博还绘,對前朝的禮儀了如指掌楚昭。
下來幾章講具體的一些禮儀,第十章拍顷,先從大的禮儀說起抚太,如禘禮,孔子說禘禮昔案,從開始主祭者獻上第一爵酒后尿贫,就看不下去了,完全不像他所了解的禘禮流程與規(guī)矩踏揣。
孔子說禘禮帅霜,自己目不忍睹,那人家就會以為他很懂啊呼伸,所以第十一章有人就要請教他說說禘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身冀,孔子故意說自己不知道,但說知道禘禮的人治理天下就會易如反掌括享。禘禮屬于是國君禮儀搂根,孔子知道自己不能隨便說,這反映孔子說話是非常謹慎的铃辖,一定是看對象看場合剩愧。
那除了國君的禘禮之外,還有形式很多應用很廣的祭祀之禮娇斩,該怎么做呢仁卷?第十二章,孔子強調(diào)祭祀要真誠犬第,說祭如在锦积,祭神如神在。祭神時一定要想象神靈就在眼前歉嗓,象真實的存在丰介,要虔誠地祭拜。要祭鉴分,就一定要親自參與祭哮幢,否則請人代祭,就不如不祭志珍。
祭神是重要的儀式橙垢,但神靈有很多,該怎么做呢伦糯?下來第十二章王孫賈就問柜某,有人從實用主義出發(fā)嗽元,認為與其獻媚遠的西南方奧神,寧可多拜拜近的灶神莺琳』估猓孔子說這樣做是不對的,因為得罪了天神惭等,還能去哪里祭拜禱告了珍手,天神無所不在啊。不管祭拜哪位神靈或祖先辞做,都是要從真心真誠出發(fā)琳要。
那對于禮制,夏朝就有了秤茅,已經(jīng)有夏商周三代的禮儀了稚补,該用那一代為好呢?第十四章框喳,孔子說课幕,周朝的禮儀是借鑒前面夏商兩個朝代的,有繼承有損益五垮,而且已經(jīng)有了極大發(fā)展乍惊,非常豐富和完備了,孔子說他按照周朝的去做放仗,也是說讓大家遵守周禮就好了润绎。
孔子在當時已經(jīng)名聞天下的禮儀大家了,接下來第十五章诞挨,說他每次去國君的太廟莉撇,每件事都要詳細問,于是有人質(zhì)疑孔子是否知禮惶傻,好像這也不會那也不會似的棍郎。孔子當然知道太廟的禮儀制度达罗,但是以這樣謹慎認真的態(tài)度進入太廟坝撑,對待每個細節(jié),恐怕有錯粮揉,這才是合乎入太廟之禮,如是其他地方就不一定了抚笔。
下來第十六章是說有關君子射禮的一個細節(jié)問題扶认,射禮是看誰能射中箭靶的皮子,而不是看誰能把皮子射穿殊橙,因為大家力量不一樣辐宾。
第十七章是講告朔之禮的一個細節(jié)狱从,子貢想去掉祭獻的活羊,可能是那時大家已不太重視這個禮儀了叠纹,經(jīng)常走過場了季研。但孔子希望保留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這是儀式中重要的一部分誉察,有了這一環(huán)節(jié)与涡,告朔禮還會流傳下去。
第十八章是講為臣之禮持偏,本來事君盡禮驼卖,乃是為臣之道,但那時合禮的行為反而被某些人認為是諂媚鸿秆,說明現(xiàn)實的禮已經(jīng)崩壞了酌畜。當然這主要是那些敢僭越違禮的小人會這樣認為,把自己的無禮當成有禮卿叽,把別人的有禮當成太過桥胞。
那君臣之間的禮是該如何規(guī)范呢?下來第十九章考婴,就有魯定公來問這個問題贩虾,孔子就說,君使臣以禮蕉扮,臣事君以忠整胃。君臣之間是相互的,不是絕對的喳钟。臣子是不必絕對的忠屁使,如果君不對臣以禮相待,臣是可以不忠的奔则。
前面各章講的主要是禮蛮寂。那樂呢?下面有幾章涉及到易茬。禮與樂是相輔相成的酬蹋,關于樂該如何呢?第二十章抽莱,孔子以《詩經(jīng)》第一篇《關雎》為例范抓,說《關雎》這首詩是樂而不淫,哀而不傷食铐。正如學而第一篇中有子講過匕垫,禮之用,和為貴虐呻。樂之用象泵,也是如此寞秃,在于和,以和為貴偶惠。禮樂除了要符合仁道外春寿,還要符合中庸之道。
下來第二十一章講有關社禮的一個細節(jié)忽孽,是魯哀公問孔子的學生宰我绑改,宰我認為周人用栗木做牌位,有讓人戰(zhàn)栗的意圖扒腕,孔子聽了就說已經(jīng)既成事實就不要去追究了绢淀,既往不咎。
接下來第二十二章瘾腰,講齊國一個著名人物管仲皆的,孔子認為他的器量小,不節(jié)儉蹋盆。舉了塞門與反坫兩個例子费薄,批評管仲有違禮出格的地方。
接下來第二十三章講音樂栖雾,是孔子對魯國樂師楞抡,講音樂是可以知道的,一首樂曲是怎樣完成的析藕。
接下來第二十四章是儀地的地方官與孔子見面后召廷,他認為天下無道失禮太久了,天下將以博學多才的禮儀大家孔老夫子為榜樣账胧。真的給他言中了竞慢,孔子還成了萬世師表!本章樹立了一個禮的代表人物——孔子治泥。
第二十五章筹煮,再次提到音樂,舉了兩首非常重要的樂曲居夹,孔子認為《韶》樂是盡美且盡善的败潦,而《武》樂盡美但不夠盡善。這里提出了音樂用形式與內(nèi)容兩個標準來衡量評價准脂,最好的音樂是形式與內(nèi)容的完美結(jié)合劫扒,達到盡善盡美。本章給出了一個樂的完美作品——《韶》狸膏。
本篇最后一章第二十六章粟关,以孔子批評那些居上不寬、為禮不敬环戈、臨喪不哀的無禮的人闷板,實在讓他無法忍受,看不下去了院塞,作為結(jié)尾遮晚,呼應了開頭第一章,讓他無法忍受的季氏僭越的無禮行為拦止。
綜上所述县遣,八佾篇,主題非常明確汹族,始終圍繞禮樂這一中心課題去展開論述萧求,雖然以章節(jié)出現(xiàn),但整體脈絡是清晰有序的顶瞒,前后是注重關聯(lián)性的夸政,最后一章還不忘呼應開頭第一章,總的來說榴徐,八佾篇的文章結(jié)構(gòu)是相當嚴謹?shù)摹?/p>
博雅堂主20201002
附:八佾第三篇
3-1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守问,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坑资?”
3-2三家者以《雍》徹耗帕。子曰:“‘相維辟公,天子穆穆’袱贮,奚取于三家之堂仿便?”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攒巍?人而不仁嗽仪,如樂何?”
3-4林放問禮之本窑业。子曰:“大哉問钦幔!禮,與其奢也常柄,寧儉鲤氢;喪,與其易也西潘,寧戚卷玉。”
3-5子曰:“夷狄之有君喷市,不如諸夏之亡也相种。”
3-6季氏旅于泰山品姓。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寝并?”對曰:“不能箫措。”子曰:“嗚呼衬潦!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斤蔓?”
3-7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镀岛!揖讓而升弦牡,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漂羊〖菝蹋”
3-8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走越,素以為絢兮椭豫。’何謂也买喧?”子曰:“繪事后素捻悯。”曰:“禮后乎淤毛?”子曰:“起予者商也今缚!始可與言《詩》已矣〉偷”
3-9子曰:“夏禮姓言,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蔗蹋;殷禮何荚,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猪杭。文獻不足故也餐塘。足,則吾能征之矣皂吮〗渖担”
3-10子曰:“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觀之矣蜂筹⌒枘桑”
3-11或問禘之說。子曰:“不知也艺挪,知其說者之于天下也不翩,其如示諸斯乎!”指其掌。
3-12祭如在口蝠,祭神如神在器钟。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亚皂【阆洌”
3-13王孫賈問曰:“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灭必,何謂也?”子曰:“不然乃摹。獲罪于天禁漓,無所禱也》醪牵”
3-14子曰:“周監(jiān)于二代播歼,郁郁乎文哉!吾從周掰读∶啬”
3-15子入太廟,每事問蹈集∷甘裕或曰:“孰謂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拢肆,每事問减响。”子聞之郭怪,曰:“是禮也支示。”
3-16子曰:“射不主皮鄙才,為力不同科颂鸿,古之道也≡茆郑”
3-17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嘴纺。子曰:“賜也!爾愛其羊叙甸,我愛其禮颖医。”
3-18子曰:“事君盡禮裆蒸,人以為諂也熔萧。”
3-19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佛致,如之何贮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俺榆「兄纾”
3-20子曰:“《關雎》,樂而不淫罐脊,哀而不傷定嗓。”
3-21哀公問社于宰我萍桌。宰我對曰:“夏后氏以松宵溅,殷人以柏,周人以栗上炎,曰恃逻,使民戰(zhàn)栗∨菏”子聞之寇损,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裳食,既往不咎矛市。”
3-22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胞谈!”或曰:“管仲儉乎尘盼?”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烦绳,焉得儉卿捎?”“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径密,管氏亦樹塞門午阵。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享扔,管氏亦有反坫底桂。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惧眠?”
3-23子語魯大師樂籽懦,曰:“樂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氛魁;從之暮顺,純?nèi)缫蔡ǎ壢缫玻[如也捶码,以成羽氮。”
3-24儀封人請見惫恼,曰:“君子之至于斯也档押,吾未嘗不得見也∑泶浚”從者見之令宿。出曰:“二三子何患于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矣盆繁,天將以夫子為木鐸掀淘。”
3-25子謂《韶》:“盡美矣油昂,又盡善也∏惴。”謂《武》:“盡美矣冕碟,未盡善也〈艺悖”
3-26子曰:“居上不寬安寺,為禮不敬,臨喪不哀首尼,吾何以觀之哉挑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