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說他只讀用血和淚寫成的的書,而對尼采震撼最大的三本書分別是:《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紅與黑》《罪與罰》。一個面對世界感到無力、迷茫的青年匕垫,很容易在《罪與罰》主人公拉斯柯爾尼科夫那里找到共鳴。倒是不一定找到答案虐呻、出路象泵,但一定會在這種共鳴中開始思考。尤其對“是金子總要發(fā)光的”這句話有所不解的人斟叼,看完這本書之后偶惠,相信不管對“金子”、“自己”或者“世界”朗涩,都會有更深入的思考忽孽。偉大之處一般從兩方面說,一個是寫作手法,另一個是作品深度兄一。寫作手法上厘线,我看題主有疑問,覺得稍顯啰嗦瘾腰、拖拖拉拉皆的。你說的沒有錯……陀氏確實有這個問題覆履。40萬字的一本大書蹋盆,時間跨度卻很小,其間摻雜大量心理描寫硝全、人物對話栖雾,還有夢境。有些地方看起來就確實顯得拖沓伟众,這是因為陀氏的沖動型寫法析藕,不加修飾,順著一股激情往下寫凳厢,導致對整個情節(jié)的節(jié)奏把控有所影響账胧。這個問題在《卡拉馬佐夫兄弟》里就好很多了,同樣的激情寫作先紫,大量對話治泥,但讀起來更為通暢。那么遮精,這種寫法的正面意義是啥呢居夹?就是評論家一直談的“復調(diào)結(jié)構(gòu)”。借助一本書本冲,以人物沉思准脂、對話的形式來談論諸多母題,而且并沒有正確答案檬洞。主要人物立場都有復雜的“因”狸膏,甚至同一個人物擁有完全相反的立場,并都有其道理添怔。而如果沒有看似拖沓的描寫湾戳,那些母題也就沒法深入探討了。
而且陀氏試圖用潛意識或夢境來表達人物澎灸,這在當時是很特別的院塞。要知道,關(guān)于潛意識的理論是弗洛伊德在《罪與罰》出版三十多年后提出的性昭。弗洛伊德還借陀氏寫過一篇論文拦止,名為《陀思妥耶夫斯基與弒父者》。經(jīng)典小說的主要目的通常是講一個完整的故事,突出某些人物的善或惡汹族、美或丑萧求,以此在小說的形式下達到作者目的,也就是達到作者最初定下的基調(diào)顶瞒。而陀氏的“復調(diào)”則沒有那樣明確的目的夸政,只有一些需要深入談論的母題,由陀氏用其特殊的寫作手法一一深入探究榴徐。也許談不上偉大守问,但一定是特別的了。另一方面作品深度坑资『呐粒《罪與罰》中主要談論的母題是超人理論,由拉斯柯爾尼科夫之口多次探討袱贮。這本書1866年出版仿便,《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885年創(chuàng)作完畢≡芪。可見嗽仪,尼采的超人理論在一定程度上受陀氏影響。拉斯柯爾尼科夫崇尚拿破侖式的人物柒莉,也就是“超人”闻坚。由此衍生出一個問題:“超人”能不能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強力意志,突破理智與道德常柄,成為真正的生活的主人鲤氢。因為他意識到:許許多多偉大人物,就是以這樣突破的方式西潘、犧牲無數(shù)平庸的人卷玉,而實現(xiàn)自己的抱負,為其他人類造福喷市。于是主人公拿一個放高利貸的老太太試了手相种,而后深深的陷入自我懷疑中,即:我到底是不是“超人”品姓。
最終寝并,拉斯柯爾尼科夫自首,投身宗教腹备。尼采進一步發(fā)展超人理論衬潦。“上帝已死”植酥,未來的人們再也沒有外界的精神寄托镀岛,如果人們不發(fā)揮自己的意志力量弦牡,而只會哀求寬恕和憐憫,那就活該滅亡漂羊。稍微交代一下驾锰,尼采這里所說的強力意志本質(zhì)是創(chuàng)造。平庸的意志則只是生存繁衍走越,而受制于平庸意志椭豫,就會影響強力意志的沖撞和爆發(fā),使本是“超人”的人受到壓抑旨指。這種唯意志的吶喊赏酥,對當時的宗教和理性主義帶來很大震動。而陀氏這本《罪與罰》早在其二十年前淤毛,就以感性形式為“超人哲學”建立了根基今缚。直到今天算柳,道德限制與強力意志之間的關(guān)系低淡,還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綜上瞬项,寫作手法與作品深度總結(jié)起來看蔗蹋,《罪與罰》無疑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