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做在線問診的時候畴椰,有些患者明明有追問的需求,但是卻不敢點擊追問按鈕鸽粉。我們分析下來斜脂,猜測可能是因為追問這個按鈕特別像是一個表單的提交動作,用戶不知道點完之后會發(fā)生什么触机,有些害怕帚戳,不敢點擊。
于是同事把按鈕改成輸入框的樣式儡首,雖然本質上仍然是一個按鈕點擊后喚起真正的輸入框片任,但用戶會認為這是輸入框不是按鈕,點擊率確實提高了不少蔬胯。
事實上很多社交 App 的評論都是這么設計的对供,雖然在邏輯上并沒用減少點擊次數和頁面跳轉次數,但用戶的心理會認為輸入框比按鈕更輕量氛濒,負擔更小产场,更愿意去點擊。
最近發(fā)現阿里系所有 App 在首頁搜索框右邊特地再加了一個搜索按鈕舞竿。首先這個設計邏輯不對京景,輸入框中占位符有預置的搜索詞。從用戶預期上來說骗奖,點擊之后應該把這個預置的搜索詞的搜索結果給我确徙,但實際上只是打開搜索的界面而已靡菇。
為什么搜索框這么明顯還多此一舉加個邏輯不對的按鈕?有次我無意中觀察一位老人使用豐巢快遞柜時找到了思路米愿。
老人家先是點擊了“取件碼取快遞”文案,發(fā)現無效果后再點擊“確認”按鈕鼻吮,最后才點擊了輸入框育苟。我猜測老人是抱著“用取件碼就能取到快遞”這個想法,視力不佳又沒有對輸入框形成認知椎木,忽略了輸入框的占位符文案“請輸入取件碼”违柏,因此先點擊上方的文案,在沒有奏效后嘗試點擊視覺上最好點擊的按鈕香椎。
之所以阿里特地在搜索框上加按鈕是因為:
- 首頁下半部分內容太多視覺樣式復雜漱竖,加按鈕使得搜索入口更突出更具有指示性,可以第一時間就被用戶發(fā)現畜伐。
- 由于阿里的產品用戶體量太廣馍惹,老年人并不知道輸入框和??放大鏡圖標代表搜索,因此特地加上醒目的按鈕告知玛界。
- 在避免老年用戶點擊搜索按鈕后直接進入預置詞搜索結果頁面万矾,使他們更加困惑:“我只是想要搜索,這些都是什么慎框?”良狈,就沒有直接跳轉到搜索結果頁,而只是打開搜索頁面笨枯。
我?guī)е@個猜想去請教在阿里工作的朋友薪丁,得到的答復非常簡單干脆——加了按鈕點擊率更高。
無獨有偶馅精,前段時間滴滴 App 大改版严嗜,出發(fā)地”由輸入框改為右箭頭,“目的地”的輸入框占位符由傳統(tǒng)淺灰色變成加黑加粗的特大字體洲敢。
這是非常好的改版阻问,因為“出發(fā)地”和“目的地”本質上都不是輸入框。由于滴滴地圖定位技術能力趨近成熟沦疾,很多情況不需要手動輸入称近,“出發(fā)地”由輸入框弱化成右箭頭能給真正要用戶輸入的“目的地”留給更大的空間∠“目的地”占位符加黑加粗能提升用戶的操作效率刨秆。
以上這些案例可能預示著新的設計趨勢,這讓我也陷入沉思忆畅,輸入框和按鈕的邊界到底是什么衡未?
我們是要教育用戶這個輸入框那個是按鈕,還是按著他們的天性不斷模糊兩者的界限,說不定哪天會因此產生一個新的控件來專門代指這種模糊邊界呢缓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