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出口和制造業(yè)總產值已經高居世界榜首工禾,但很多高附加值的關鍵產品和零部件其實仍掌握在外國企業(yè)手中瘫怜。中國每年花費在芯片進口的金額超過萬億更扁,耗費已經超過原油翰铡。"這是最近一則報道<一年進口芯片花費超萬億 中國制造在為美國打工饵溅?>中文字妨退。說實話,看了之后我的內心很受震動蜕企。
曾幾何時咬荷,中國就已成為手機、電腦和電視等許多產品的最大制造國轻掩,但是迄今為止幸乒,在核心技術領域還是受制于人,一個小小芯片唇牧,就死死掐住了很多中國企業(yè)的喉嚨罕扎。從而造成“中國制造”獲利微薄聚唐,讓擁有核心技術的美國企業(yè)成了最大贏家。
涉及到具體數(shù)字腔召,據海關總署統(tǒng)計:截至今年10月底杆查,中國集成電路(也稱芯片)的進口金額高達11908億人民幣,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僅為6078億人民幣宴咧。中國在芯片進口上的花費約為原油的兩倍根灯。這些芯片大都用在了手機、電腦掺栅、汽車烙肺、電視機、空調等電子消費產品上氧卧,雖然我們也有部分自主技術芯片桃笙,但其中絕大部分仍需依賴進口。
目前情況是沙绝,作為世界第一制造大國的中國差不多消耗了全球近一半的芯片搏明。但由于自主芯片無法滿足生產需求,中國不得不花高價大量進口美國芯片闪檬,以至耗費的支出大大高于原油進口星著,即便剔除自2015年以來原油價格走低因素,芯片進口耗費依然一直維持高位粗悯。由此來看大力提倡創(chuàng)新虚循,積極研發(fā)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芯” ,從而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样傍,應是中國當前迫在眉睫的緊要任務横缔。
在這里我們可以用手機為例作個對比,到今年10月底衫哥,中國智能手機產量達12.4億部茎刚,占據了全球產量的近七成。但其中手機自主芯片使用占比不足5%撤逢。(據國家統(tǒng)計局數(shù)據)在世界前二十名芯片廠商中膛锭,美國占據8席、日韓占據5席蚊荣,中國大陸則無一家企業(yè)入圍初狰。
不僅如此,據Strategy Analytics的數(shù)據顯示:2016年三季度妇押,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總利潤為90億美元跷究,蘋果一家就占到了九成以上姓迅。如果再扣除三星和其他外國企業(yè)敲霍,所有中國手機企業(yè)的利潤尚不及蘋果的一個零頭俊马,所以國產手機企業(yè)從某種意義上說就在為美國打工。這樣看來如果不能掌握芯片制造核心技術肩杈,就改變不了中國制造大而不強的現(xiàn)狀柴我。
實際上,近年來在芯片產業(yè)鏈的諸多環(huán)節(jié)也都有中國企業(yè)的身影扩然,比如華為開發(fā)的麒麟960芯片可以算得上當今世界上最好的芯片之一艘儒,華為正在這一領域發(fā)力追趕美國芯片巨頭高通。中國內地規(guī)模最大芯片代工企業(yè)中芯國際夫偶,近日也宣布他們研發(fā)的28納米芯片產品已成功通過驗證界睁,開始準備進入量產階段,很快就能應用于智能手機領域兵拢。相信在不久地將來翻斟,中國芯定能站上科技前沿,風行世界说铃,獨占鰲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