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讓孩子成為自己】
一個18歲臺灣男孩在美國因涉嫌恐怖襲擊被逮捕睦裳,警方在其家里搜到私藏的1600發(fā)子彈和攻擊性手槍批狱,相當于一個小型軍火庫谓娃。
前幾天看到這條新聞,說實話替劈,一開始我沒啥太大感覺寄雀,最多只是驚訝了一下。
當?shù)鼐L說陨献,進警界54年盒犹,從沒見過一個青少年能囤積這么多彈藥,他出國才不到一年的時間啊眨业。
律師預估阿趁,私藏槍支彈藥到這種程度,最少判十年坛猪。
還有新聞爆出脖阵,這孩子曾經(jīng)就有過前科,在初中時就暴打過同學墅茉。
直到爆出這個18歲孩子和他的明星父母狄鶯和孫鵬更多的信息命黔,我震驚了呜呐。
一個高壓管教又溺愛孩子的媽媽,和一個變態(tài)暴力直男癌的爸爸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悍募?
看看這個孩子就知道了蘑辑。
一個控制狂媽媽,到底有多可怕坠宴?
《康熙來了》有一集好友控訴大會洋魂,狄鶯的“結拜妹妹”王彩樺說她對兒子太嚴格了。
擔心孩子營養(yǎng)不夠喜鼓,她要求孩子吃飯達到成人飯量副砍,每天花7個小時盯著孩子吃,一頓飯2小時庄岖,直到孩子吃完為止豁翎。
至于要吃這么多的原因,竟是因為要孩子做以后的棟梁隅忿。
這種極度監(jiān)控心剥,帶給孩子的是一種極大的吞噬感。
連主持人蔡康永都忍不住吐槽說:如果我媽這樣盯著我兩小時吃飯背桐,我會崩潰优烧。
在場嘉賓也說:如果我是這個孩子,我只有兩個念頭链峭,要么快點長大匙隔,要么得抑郁癥。
她對孩子的成績要求也非常嚴格熏版,如果孩子的成績不好纷责,用她朋友的話說是考不好就打死。
強勢管教又配合著物質(zhì)誘惑撼短,她跟兒子說再膳,考到90分以上會給獎金。
最令人震驚地是曲横,她很驕傲地說:“你們都想不到我兒子有多愛我喂柒。”
愛的證據(jù)就是禾嫉,兒子已經(jīng)11歲了灾杰,還一直要跟她一起睡覺。
孩子在五六歲左右就應該要完成分房睡的熙参,馬伊琍的孩子8歲已經(jīng)提出要自己睡了艳吠,狄鶯的孩子11歲了,還無法離開媽媽睡覺孽椰。
而且昭娩,是媽媽脫到只剩內(nèi)衣陪睡的節(jié)奏凛篙。
好友王彩樺則在邊上爆料說,兒子會咬媽媽的屁股栏渺。
更可怕的是呛梆,狄鶯在另一檔節(jié)目里爆料過,兒子睡覺還要摸自己胸部才能睡磕诊。
為什么要縱容這么大的男孩一直抱著自己睡填物?狄鶯解釋,兒子沒有自己就不睡覺霎终。
兒子還抱怨過狄鶯:“你就只跟爸爸睡滞磺!為什么不跟我睡呢!你就只愛爸爸神僵!”
直到兒子開始長腋毛,她才意識到孩子大了要分開睡了覆劈。老公孫鵬還能拿這件事開玩笑保礼,說:“把媽媽還給我吧,你睡很多年了责语!”
她還和兒子一起參加接吻馬拉松大賽炮障。
類似這樣的事兒還有更夸張的,兒子都結婚了坤候,還能和老媽脫了衣服鉆一個被窩胁赢。
求兒媳婦的心理陰影面積。
11歲還跟媽媽睡覺白筹,對孩子傷害有多大智末?
心理學家科胡特曾說,對孩子來說徒河,父母是什么人系馆,比父母做什么要重要。
如果父母本身人格有問題顽照,過度依賴或是過度控制由蘑,那么他們怎么做都可能會散發(fā)出不健康的味道。孩子如果在這種不健康的味道中長大代兵,他們也會出現(xiàn)同樣的問題尼酿。
這位媽媽在親子教育上的無知,至少造成三個嚴重的問題:
1.孩子性心理發(fā)展紊亂
孩子11歲還賴著要跟媽媽睡覺植影,狄鶯認為裳擎,這是孩子對自己的愛,還覺得是孩子離不開她思币。
其實句惯,不是孩子離不開她土辩,是她自己離不開孩子。
這種完全錯誤的教養(yǎng)方式抢野,讓孩子提前中斷了性心理發(fā)展的潛伏期階段拷淘,直接跳到了青春期,有了性早熟指孤,對媽媽產(chǎn)生了性沖動启涯。
可是,一個孩子怎么能對媽媽有這樣的想法呢恃轩,這不是亂倫嗎结洼?孩子在潛意識是羞恥的,由此會壓抑自己的性沖動叉跛。
而槍支彈藥松忍,是對自己的憤怒和羞愧,無法發(fā)泄的性沖動筷厘,一個很明顯的攻擊出口鸣峭。
在這樣的關系里,媽媽覺得很舒服酥艳,覺得是孩子愛他摊溶,可是她忽略了孩子已經(jīng)是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充石。
2.孩子的人格無法得到正常發(fā)展
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在從男孩向男人的過程發(fā)展莫换,而她把孩子緊緊當成自己的私有物品,牢牢控制著孩子骤铃,讓孩子依戀在自己身上拉岁。
而孩子為了滿足媽媽,可以忽略自己所有的想法和感受惰爬,由此產(chǎn)生了巨大的壓抑感膛薛。
哪里有壓抑,哪里就有反抗补鼻,這種由壓抑轉向的攻擊性沒有辦法指向媽媽哄啄,就只能指向自己,或者外在风范。
而他如果足夠善良咨跌,就沒辦法攻擊外在,只能朝自己“開炮”了硼婿,那意味著一種自我毀滅锌半。
這個自我的媽媽完全沒有意識到,孩子的內(nèi)心已經(jīng)處于非常崩潰的邊緣寇漫,他對父母的憤怒沒有辦法表達出來刊殉,又壓制不了自己的憤怒和攻擊殉摔。
對孩子私藏眾多槍支彈藥的行為,她無知地表示:他只是個孩子记焊,干嘛那么認真逸月。
過度控制的媽媽對孩子來說,他失去的不僅僅是自由和自主遍膜,更是作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權利碗硬。這種極度控制和與孩子強烈的相融,也會讓孩子失去成長的空間瓢颅。
成長恩尾,在任何意義上都意味著一個人內(nèi)心的發(fā)育程度跟媽媽的距離。只要是跟媽媽關系過近挽懦,就會導致孩子的成長的不充分翰意。
而狄鶯顯然不明白這個道理,她曾對孩子說信柿,18歲以前冀偶,你都要聽我的;18歲以后角塑,你要怎樣都可以蔫磨。
于是18歲之前淘讥,孩子吃多少飯圃伶,睡多久覺,交什么朋友蒲列,玩什么游戲窒朋,所有時間花在哪里,她通通嚴格管控蝗岖。
18歲之后侥猩,她的孩子終于被放飛,差點干出昏天黑地的大事來抵赢。
3.孩子會成為一個媽寶男
這樣的孩子欺劳,對媽媽是既愛又恨。
媽媽全然包辦铅鲤,讓他缺少獨自生活實踐的能力划提,孩子會恨媽媽;但是媽媽又給了他了所有的愛邢享,讓孩子離不開她鹏往,在精神上斷不了奶,無比依賴骇塘。
等他長大后伊履,他可能會像對媽媽那樣對女朋友呵護有加韩容,但也會像對媽媽一樣,對另一半又愛又恨唐瀑。
即使在意識上群凶,他并沒有這種感覺。
更嚴重的是介褥,他無法成為一個精神成熟的成年男性座掘,和婚姻中的伴侶共同承擔生活中的責任。
他被養(yǎng)成了一個媽寶男柔滔,任何事都要問媽媽溢陪。
孩子霸占媽媽直到青春期,爸爸無奈:把媽媽還給我吧睛廊,你睡很多年了形真。
其實,壓根不是孩子還不還媽媽的問題超全,而是媽媽愿不愿意離開孩子的問題咆霜。
媽媽如此不愿意離開這個孩子,說明媽媽在情感上是有缺失的嘶朱。
當夫妻情感不和蛾坯,爸爸位置缺失,媽媽把所有情感投注在孩子身上疏遏,兒子填補了媽媽的情感缺失脉课,就會形成畸形的母子關系。
慢慢的财异,整個家庭關系也變得畸形:缺位的爸爸倘零,控制的媽媽,壓抑的孩子戳寸。
那爸爸去了哪呈驶?
可能投身于事業(yè),也可能疫鹊,有了另外的情感寄托袖瞻。
而媽媽由于無法面對或者結束這樣的夫妻關系,完全逃避到了充滿愛的親子關系中拆吆,由失衡的夫妻關系擴大到了整個家庭關系聋迎。
妻子狄鶯一心照顧老公孩子,丈夫孫鵬卻屢屢傳出桃色新聞锈拨。
什么樣的媽媽會教育出這樣的孩子砌庄?
從側面也能了解到,這個媽媽的個性非常強勢,非常自我娄昆。一個家庭里佩微,一山不容二虎,如果兩人都強勢萌焰,肯定過不到一起去哺眯。
可以想到,在她的原生家庭中扒俯,她的媽媽也可能是強勢的奶卓,沒有教會她如何好好跟孩子相處。
她表現(xiàn)的狀態(tài)必須是做到最好撼玄,孩子也必須做到最好夺姑,要按她的要求來。她喜歡的不是孩子的本身掌猛,而是孩子成績好盏浙,才能得到喜歡;不斷變得優(yōu)秀荔茬,才能被喜歡废膘,否則就不被喜歡。
想必慕蔚,她可能也是在家教嚴苛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丐黄,曾經(jīng)她的媽媽也是喜歡懂事優(yōu)秀的她,而那個看起來任性的孔飒,不聽話的灌闺,有需求的她,是不值得被愛的十偶。
沒有學會好好對待孩子的父母菩鲜,往往也未曾被父母溫柔相待過园细。缺少自我覺察惦积,就會沿用父母曾經(jīng)的教養(yǎng)方式。
因此猛频,她沿用了這個“傳家寶”給孩子狮崩,更控制他,溺愛他鹿寻,又沒有讓孩子學會釋放壓力的能力睦柴,人際交往能力。
一方面讓孩子沒有能力在社會生活毡熏,不會緩解壓力和情緒坦敌,另一方面又無法離開媽媽,和媽媽良好溝通,沖破媽媽對自己的控制狱窘。
這樣既專權又溺愛的教養(yǎng)風格杜顺,形成了矛盾沖突型親子關系。
這種模式下養(yǎng)大的孩子糾結又矛盾蘸炸,既被高要求躬络,又沒有辦法緩解自己的情緒,無法穩(wěn)定地生存在這個社會上搭儒,最后的做法就是毀滅自己穷当。
讓孩子成為自己,是父母最大的愛
18歲淹禾,最美好的年紀馁菜,卻因私藏槍支彈藥被捕×宀恚或許他最美好的青春就要在監(jiān)獄中度過火邓,是讓人很悲痛的事情。
之所以產(chǎn)生這樣的悲劇德撬,一方面铲咨,是父母無法處理好夫妻之間的關系,又影響了親子關系蜓洪。
好的家庭關系纤勒,一定是夫妻關系大于親子關系。家庭關系中的錯位和失衡隆檀,一定會給每一個人帶來傷害摇天。
另一方面,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恐仑,父母是否能順應孩子的心理成長發(fā)展泉坐,退出孩子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意義裳仆。
如果我們能做到腕让,愛孩子本來的樣子,孩子一定會成長得比我們想象的還好歧斟。而這就要求纯丸,我們自己先要接納自己本來的樣子。
當我們既不影響他人静袖,又能做自己本來的樣子觉鼻,孩子才能夠被我們影響,真正的做他自己队橙。
兒童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曾提出坠陈,足夠好的媽媽萨惑,能夠傾盡全力在生命的最初滿足孩子的全方位需求,也能坦然地接受孩子逐漸長大仇矾、逐漸從自己的生活中退出咒钟。
我相信,每一個母親若未,在迎接自己的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朱嘴,都是無法形容的欣喜和激動。
她既渴望永遠停留在孩子的當下,又盼著他成長,無比期待他未來的樣子揽乱,孩子一點一滴的變化都會讓她激動落淚。
然而壤追,發(fā)生了今天這樣的悲劇,評判對錯沒有意義供屉,畢竟行冰,每一位父母都有自己的人生局限。
更重要的是伶丐,從這樣的悲劇里悼做,我們更應該學會,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哗魂,如何處理好夫妻關系肛走。
旭日東升
2018年4月9日